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讨交流

如何设计历史教学问题

发布者:马一淼     发布时间:2020-11-15 浏览数( 0) 【举报】

历史课是一个“讲理”的课,之所以有的学生喜欢历史但是不喜欢历史课,那是因为很多时候历史课不讲理,我们讲知识点,讲考点,不讲其中的理。这个理是什么呢?逻辑。 我在一次调研中,听了一堂高中历史课,讲的是“二战”。老师讲完原因之后,接着是过程:1939年9月1日德国挑起战争,1940年4月发起北欧战役,5月西方战役,6月法国投降,然后不列颠空战,然后海狮计划……教师很清晰地把战争的过程,在黑板上梳理了出来。这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因为记不住。梳理的目的是让学生有条理地把这些知识点记住。如果你是学生,坐在下面听到老师这样讲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呢?感觉就是填鸭。不管你喜不喜欢,我都帮你填。对于学生来说,这些事件与事件之间没有联系,只有孤立的一个一个的知识点,怎么记得住呢?人类善于记那些有意义的、有联系的东西,没有意义的事物很难被记住。如果历史教学中制造出了太多没有意义的知识点,学生当然不容易记住。那么正确的打开方式是怎么样呢?我们要把整个二战的过程变成“讲理”的过程,把战争进程的逻辑揭示出来。 1939年9月1日,德国为什么攻打波兰?是因为德国不能够接受波兰走廊把东普鲁士和德国分割开,这是希特勒最不能接受的。所以他最先要消灭的就是波兰。我们要把背后的逻辑揭示出来,要站在德国统帅部的立场思考问题。对德国来说,打仗最大的风险是两线作战。施里芬计划破产是因为他没有迅速结束西线的战役,结果导致西线与东线同时开打,所以德国人要避免两线作战。打波兰是打德国的东边,这个时候德国面临着被西边的英法进攻,同时被东边的苏联干预,所以要离间其对手。德国要和一方媾和以避免两线作战。同谁媾和呢?讲理的话,同谁媾和的可能性最大呢?显然是苏联。因为英法和波兰是军事同盟,他们的关系更牢固,如若波兰挨打,没有办法做到让英法公开说不管此事。然而苏联没有和波兰结盟,而且苏联和波兰有世仇,曾三次瓜分波兰,所以离间苏联、把苏联拉拢过来是最可行的,因此有了之前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我们要把这个逻辑捋出来。 打完波兰,照理来说,德国就应该打西线了,英法已经宣战并且事实上与德国处于战争状态。但是,德国统帅部又面临一个什么问题呢?还是要讲道理。如果进攻西线,德国可能会陷入如“一战”般的持久战争,因此必须要有足够的资源来支撑战争,而战争中德国最迫切、也最缺乏的资源就是铁矿石。所以要解决铁矿石运输通道的安全。德国的铁矿石运输主要来自于瑞典。学生都学过地理,瑞典有许多很好的富铁矿。要保证德国与瑞典之间的铁矿石通道,必须解决北欧一些“摇摆不定”的国家。所以德国要占领挪威,所以在打法国之前要先解除后顾之忧。 这样学生才能理解,德国为什么在4月先打北欧战役,再打西线,再打法国。打法国之前为什么先打比利时?因为有马其诺防线,德军无法直接通过德法边界,所以绕过马其诺防线,从法国人认为不可能的比利时森林出兵,然后绕到法国后面进攻法国。把这个过程、道理梳理出来,比单纯地要求学生记住1939年9月1日、1940年4月、1940年5月、1940年6月、1940年9月、1941年6月22日要好。 听课的过程当中我发现,我们的老师讲课时往往没有把历史逻辑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从而让学生感觉到一个又一个的知识点是孤立的。如果有了历史逻辑,学生记忆的负担大大减轻,而且他会对历史感兴趣。我们赋予了那些知识点意义,所以就把历史课堂中的逻辑揭示了出来。 注意单元与单元之间、每课与每课之间的因果逻辑性,不但有利于学生平时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也有利于高考。高考常常考转承起合的内在关系,而这常常是学生的痛点,因为很多时候教科书没有把这些揭示出来,只是讲这个事件的发生。比如说不列颠空战,德军第一阶段首先是炸飞机场、雷达等军事目标,第二阶段炸城市,但是教材里没讲为什么有这种转变。如果不把这些教材里没讲的东西揭示出来,学生就觉得讲不通。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应该是一个统帅作决策的首要目标。那为什么希特勒不明白呢?原来,英国夜间轰炸的时候,有一次误投了一两颗炸弹,炸了德国的首都柏林,这不是皇家空军有意的,但惹恼了希特勒,他谴责了戈林。戈林保证绝不让德国的领空受到侵犯,所以要报复,你扔我一颗,我在伦敦要扔一百颗,于是德国改变了作战目标,从而改变了不列颠空战的局面。教材里面没有解释的时候,我们自己就要把它补足,这样的话学生的脑袋里面才有画面感,历史知识和信息才因为具体而容易被记住。 如果我们带班,从高一带到高三,就会发现,当讲逻辑、讲道理、追求历史真相的时候,你的课一定是学生喜欢的。学生不但喜欢你的课,也喜欢历史。喜欢历史、喜欢你的课就具备了考高分的一个重要前提——“亲其师,信其道。”当学生喜欢你上课的时候,你传播信息的效率就高,他接收信息的效率也高。因为他信你,他会感觉到听你的话成绩就会有提升。如果他不喜欢你的课、不喜欢你这个人,你的应试教育搞得再好,效果都会大打折扣。高一和高二上学期完全没有必要把课当成高三来上。我们高一、高二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对于历史、对于历史课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缜密思维。当在这方面有收获的时候,学生感觉到有提高,他会喜欢自己的历史老师。在高三的时候,再进行地毯式的复习,这种组合拳的效果比单打要好得多。单一地把高一、高二当做高三来抓,肯定没有上面的方法好,这是在分数上说,更不要说对一个孩子未来成长空间的影响。我们需要呵护孩子的读书兴趣,呵护其探求历史真相的好奇心。没有好奇心的世界是不可想象的,如果我们的教育在追求分数的时候,不那么极端,不以牺牲学生的好奇心、泯灭学生的求知欲为代价,那么我觉得学生会感谢老师一辈子,而且你追求的分数不会受到损失,甚至比很多把高一就当高三抓的老师成绩更好。因为你的孩子更加广博,做主观题的时候更有优势。教过很多年高三的老师都明白这个道理。每一年都有学生意外地考差了,也有学生意外地考好了。什么样的学生会意外地考差?什么样的学生会意外地考好?我教了十届高三,发现有个大致的规律:常常是非常踏实、死读书的学生意外地考差,没有阅读兴趣,他的高考成绩很可能比平时要差一大截。知识面广的,平时经常被老师批评不踏实的,高考可能成为他所有的考试中考得最好的那一次。所谓的“不踏实”,是因为他花了很多时间关注考试以外的历史或者文学。其实他在积累,为高考的材料阅读题做积累,于是他平常的细节知识点没有其他同学掌握得扎实。所以在高一、高二的时候,课堂上能够放开一些,高三的时候再按照应试来做,这样一个组合拳,是目前我们这个体制下面我所能想到的最不错的选择。 怎么激发学生学习历史、探求历史的兴趣呢?每个老师都有各自的招儿,但是不容否定的是,在一堂课中设计出一个好的、抓人的问题,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像主持人采访嘉宾,主持人会提问,那么嘉宾往往发挥得就好。好的课堂也如此,在学生还没有学会自己提出高质量的问题之前,他需要模仿老师的思维方式去学习如何提问。如果学生已经比较会提问了,那就可以完全放开让学生提问。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学生是需要老师带着引领的。因此,历史课中设计出好的问题,就显得格外重要,对于年轻教师参加公开课比赛也特别重要,好的问题就是你这堂公开课的“课眼”,好的问题就能让评委眼前一亮,看到你的灵动,整个课的设计就会变得非常有组织、有条理、非常的聚焦。 好的问题是什么样子呢? 一、好的问题具有挑战性 有挑战性才抓眼球,学生才感兴趣。比如说《辛亥革命》一课,要提出一个问题,能够上课伊始就抓住学生的眼球。辛亥革命的背景、原因、过程、结果、伟大历史功绩,这些常规的知识点,难道我们要一一提出来吗?这些学生没有兴趣。这需要我们老师的设计。需要说明一点,这里我们讨论的是技术,但是真正的、好的教学决不能降低到技术的层面。技术不是没有用,技术是基础,也有用。辛亥革命怎么提问?我对应之前学过的太平天国内容,设计了一张表。对比的目的是什么?太平天国几十万人起义,14年的时间,波及全国尤其是整个长江以南,中国损失了上亿的人口,结果没有推翻清朝。辛亥革命,几千新军,在武昌闹事,结果4个月左右就推翻了清朝。14年没有完成的事儿,为什么几千人几个月就完成了?提出这个问题要让学生产生好奇心:辛亥革命是怎么回事儿呢?它怎么有这么大的能量?来龙去脉是什么呢?就此也顺便复习一下,太平天国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儿。这样新课导入了,知识点是围绕着主题任务而展开,不再没有意义。学生在学习辛亥革命的来龙去脉、发展影响、历史功绩这些知识点的时候,就有了一个抓手,那就是解释辛亥革命为什么能量这么大,就像核爆炸一样,很小的一个物体却产生很大的能量。带着这么一个解释性的任务在里面,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点的时候,就会产生兴趣。 又比如,讲法国大革命,同样是背景、原因、过程、影响,怎么提出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呢?托克维尔认为,法国大革命爆发不是因为贫穷,不是因为人民受压迫深重,恰恰是繁荣加速了革命,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反而惹恼了人民。在《旧制度与大革命》第四章里,托克维尔这样解释:“经验告诉我们,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人们耐心忍受着苦难,以为这是不可避免的,但一旦有人出主意想消除苦难时,它就变得无法忍受了。当时被消除的所有流弊似乎更容易使人觉察到尚有其他流弊存在,于是人们的情绪便更激烈:痛苦的确已经减轻,但是感觉却更加敏锐。”看过这本书的人都知道,这就是著名的“托克维尔悖论”。不改革是等死,改革是找死。我们把这一段设计进法国大革命一课的开头,学生就会感兴趣,因为在学生的观念世界中,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革命和反抗,于是,他们认为,只存在压迫导致反抗这种模式的革命,没有改革导致革命这种模式的革命。当然,教科书不是这样写的,设计了这个问题,就要补充相关的史料。革命在哪里爆发的?巴黎是法国贫穷落后的地方吗?不是,它是法国最发达、人民生活水平最好的地方。法国大革命不是爆发在穷乡僻壤、不是在大泽乡、不是在外省,是在法国整个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最发达的地方——巴黎。可见法国大革命和中国革命的模式不一样。我们还要进一步给学生提供一些这方面的资料,为什么托克维尔会有这样的看法?他的相关阐述我们可以引用,也可以找一些别的资料,比如BBC关于路易十六的纪录片,名字叫《凡尔赛宫》。其实,路易十六是一个仁慈的君主,是一个改革派,不过,在保守派的压迫之下迈不开步伐,没有达到人们对改革的期许。那么学生就要思考一下,一个仁慈、有改革想法的君主为什么会被推上断头台呢?如果我们有足够的史料支撑来讨论这个问题,那么这一节课就不用担心学生不够活跃,他们一定会活跃,一定会有思想的火花在碰撞。

研讨交流

最新研讨交流

置顶研讨交流

精华研讨交流

热门研讨交流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