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研修作业】 作业周期 : 2020-09-21 2020-11-15

发布范围:全员

作业要求:

面对新高考的形势变化,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谈一谈教学实施策略。


【作业要求】

●字数不少于300字,满分20分。

●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请在截止日期之前提交,逾期无法提交

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得5分,被坊主批阅为“优秀”+15分,“良好”+10分,“合格”+7分。


发布者:辅导老师

【研修作业】

提交者:学员弯恺顺    所属单位:青海省三江源民族中学    提交时间: 2020-11-11 12:46:53    浏览数( 0 ) 【推荐】 【举报】

  学习青海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师新课标教材培训中单课程后,作为中学生物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新课程实施与新高考模式下的教学有机的结合,将新高考方案的实施作为进一步落实新课程理念、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契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改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基于生物学的特点,凝练出了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这四个要素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教学中,笔者通过创设情境,营造学习环境,围绕学科核心素养设计学习活动,让教学情境化、学习活动化和实验探究化成为常态。


一、教学情境化


  教学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的带有具体问题的情感氛围的学习环境,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求知心理,在情境中感受学习的乐趣,领悟并活用所学知识,激发和培养创新思维,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借助具体的教学情境开展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方式。


  例如在学习“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时,笔者通过生物模型比赛的图片导入,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自然引出问题:①在制作细胞模型时选什么材料做的细胞膜;②生物膜的结构到底是怎样的,从而进入本节主题。在学习“细胞呼吸”时,让学生联系生活,开展小组探究活动。他们带来了各种水果和自制米酒、果酒。学生通过闻气味,尝味道等方式,感受到生活中的“细胞呼吸”无处不在,由此进一步思考这里面涉及的生物学原理。随后展示学生在运动会上长跑的图片,让学生自由发言,回忆其剧烈运动后会产生什么感觉,从而引导大家思考这里面又涉及什么生物学原理。在学习“内环境稳态”一节时,笔者提供了一张自己体检的血清标本化验单,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每种成分的参考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同时让学生分析教师的健康状况,提出合理化的建议。这样设计教学,既让课本知识贴近了生活,又让学生有了学以致用的成就感。在学生进行 “质壁分离和复原” 实验时,当学生观察到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理解了渗透作用的原理之后,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其进一步探究:①为什么要选用紫色的洋葱表皮细胞?用白色的洋葱可以吗?用洋葱的根尖分生区细胞做材料行吗?②当把蔗糖溶液的浓度提高到50%时,放入清水中是否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③如果把洋葱表皮浸入到50%KNO3溶液中,会发生什么现象?


  学生在层层设问中,不断突破思维定式,感受了科学探究的神奇与乐趣。好的情境不仅具有趣味性,还应该源于生活,这样才能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通过紧密联系知识内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学习活动化


  尽可能利用众多机会让学生参与各种活动,借助各种实践活动和选修课程等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与能力,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


  笔者所在学校萌芽生物学社开展了多次野外考察活动,社员对各种植物进行认真地观察,在了解植物生长习性后,还为校园植物制作“身份证”。大家紧张而有序地开始了校园植物标识牌设计及安装标识牌的工作。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了劳动的智慧与快乐,感受自然之美,生发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在学习DNA结构时,学校举行了全年级的DNA模型制作大赛。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制作出了色彩鲜艳、形态各异的作品。有些作品是由彩纸做成,普通的彩纸被学生赋予了生命,制作出来的DNA模型既符合科学事实,又给人以美的享受。模型制作使抽象的生物知识变得直观,在此过程中,学生既加深了对DNA结构的理解,表现出了各自的创造性,又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减数分裂的动态过程较难理解,特别是染色体的形态和数量变化、DNA和染色单体数量变化,笔者在上课前利用软磁铁制作出简易的“减数分裂”模型,课堂上让学生在黑板上构建了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动态变化的模型,从而使复杂的生命现象简化为具体直观的过程,利于学生理解。


  学习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兴味盎然地参与到知识的探究过程中去,并使学生养成了科学探究的习惯。

 

三、实验探究化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生物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支撑。而培养学生开展探究性自主学习则是落实核心素养的关键。


  因此,教学中,笔者尝试着将验证性实验转变为探究实验,让学生开展探究性自主学习。如《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这节课原本为验证性实验,验证绿叶中色素的种类、组成和含量。学生通过新课的学习已经掌握了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原理、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及科学实验的基本原则。在复习课时,就可将该验证变成探究实验,课前设置导学案,征集探究课题。然后,从导学案中挑选出可操作性强的方案,主要应包含如下内容:①探究碳酸钙是否有保护叶绿素的作用;②探究温度对绿叶中色素含量的影响;③探究不同画线方法对层析的影响;④探究用有机溶剂和蒸馏水提取绿叶中的色素的差异;⑤探究绿叶中的色素的功能。最后根据学生提出的课題对学生进行分组,题目相近的分成一个小组,小组合作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学生对此很感兴趣,积极参与探究学习,并形成了文字材料。


  教学中,我还尝试着拓展课本实验。在学习了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探究实验后,学生提出能否设计一个实验说明离子也能跨膜运输呢?通过查阅资料我们发现植物体内常见的花青素是一种天然的酸碱指示剂,当细胞液呈酸性则偏红,当细胞液呈碱性则偏蓝。钼酸钠是MS培养基营养成分之一,钼酸钠是强碱弱酸盐,水溶液无色透明,细胞吸收钼酸根离子会使细胞液PH升高,于是师生用钼酸钠溶液来探究离子的跨膜运输,加深了学生对课本实验的理解。


  同时,师生在教学中还注重生成性问题的再探究。例如,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探究实验中出现了以下问题:取样处为什么仍留有1条色素带?层析后出现5条色素带,是发现了一种新的色素吗?为什么取样处有其他非绿色的色素带?猕猴桃中叶黄素的含量较多,能用本实验提取出来吗?又如,在果酒的制作过程中,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葡萄不榨汁或者不去籽会有什么影响?阳光会影响发酵进程吗?梨去皮榨汁发酵不加酵母行不行?加了酵母之后的发酵和天然发酵的葡萄酒口感有差异吗?


  针对这些生成性问题,笔者常常会引导学生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索奥秘。虽然有时他们的结论还欠考量,但是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所感知的探究精神弥足珍贵。再结合学生完成的实验报告和研究性学习论文情况对每个小组和各成员做出综合性评价,同时利用生物社团活动对一些有价值且可行性高的研究课题开展深入探究。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20-11-12 16:24:40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