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有效提问的概念界定

发布者:杜小东     所属单位:华育中学     发布时间:2016-05-26    浏览数:0

有效提问的概念界定

   在传统观念中,课堂有效提问的概念是较为狭隘的,大致指可以激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取得进步的提问。若要真正了解何为有效问题,可以先从“有效教学”这一概念入手。

    余文森教授曾从专业的角度解释有效教学,他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首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就这个角度而言,有效教学即是指使学生获得进步与发展,达成预设目标的教学。然而提问不同于教学,提问是教学的一种手段。提问固然应当紧跟有效教学的初衷,为了实现有效教学而服务。但就“提问”本身而言,也应当有适切于其独特性质的概念界定。

    因此我认为有效提问的概念是独立的、多元化的。有效提问不仅针对学生个体,也针对整体教学过程以及整个课堂。对于学生个体而言,有效提问应当激发其深入、主动思考。对于教学而言,提问若起到承上启下、调节进度的作用便是有效的。对于课堂而言,能够吸引注意、活跃气氛的提问也可称为有效。就这个角度而言,有效提问便是丰富多面的了。本文认为有效提问的概念界定可分为以下三个层面:

 

(一)教师与学生之间实现互动

    本文研究的课堂提问中有提问者(即教师)与被提问者(即学生)两种角色。实现两者互动是提问的重点。这里的互动不单指一问一答的形式,而是指教师的提问对学生思绪、课堂氛围等产生切实影响。如果教师的提问仅从自身角度出发,忽视了学生角度的接受与回应,则往往是无效的。就如同打乒乓,只有发球一个动作无法达到击球过程中的平衡状态。教师的提问必须与获得的反馈紧密相连。

(二)实现教师提问目的与初衷

    Marylou Dantonio曾说过“有效提问要求我们(教师)认识问题的性质与功能,认识有效提问对学习者和所学课程的影响。”这便要求教师在提问前充分认识问题,设立明确的目的,即希望这个问题的抛出达到怎样的效果。例如教师希望A问题能获得课堂中多数同学的准确回答;B问题能将教学内容从第一部分自然地过渡到第二部分;C问题能活跃课堂的消沉气氛,使课堂转入愉悦轻松的氛围。如果提问最终达到的效果符合该教师的设立初衷,则提问是切实取得效果的。

 

(三)对课堂教学具有积极意义

    回归到提问与教学的关系这一命题上来看,有效提问应当为了实现有效教学而服务。所以,提问并不是只要符合教师单方面初衷便有效。提问必须是符合教学目的,对课堂教学存在积极意义的。提问太难,学生理解产生障碍;提问过易,学生无需进行思考;提问偏离课堂主题,涣散学生思维等,都是对课堂教学产生负面效应的例子,是不可取的。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