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日志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和谐课堂的涵义

发布者:武永亚     所属单位:召陵实验高中     发布时间:2016-09-26    浏览数:0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和谐课堂的涵义

课堂的和谐是教育教学追求的理想境界。和谐课堂就是和睦、协调、融洽的课堂,是课堂各要素在教学过程中发生的相辅相成、互促互向、共生共长的课堂生成状态。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是我国在高中阶段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思想政治课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弘扬民族精神,扩展国际视野,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的基础。因此,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既是学生对政治理论的认知过程,又是学生接受思想政治品德教育的过程,是引导学生对理论由知到信再转化为行的过程。由此可见,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和谐课堂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这一过程是教师在教学中追求的教与学、师与生、生与生等多对多样性矛盾之间的整体动态平衡。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和谐课堂是以民主、平等、开放和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基础,使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实现知识习得、情感交流、思想碰撞及精神愉悦、审美享受和潜能开发的过程。

二、构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和谐课堂的策略

1、确立和谐思想,真正以生为本

和谐的本质在于个体性和多样性的统一,而“以生为本”则要求教育要尊重学生差异,发展学生的个性潜能。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差异,学校教育要培养“和”而不“同”的学生。因此,要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构建和谐的课堂必须确立和谐思想,真正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坚持和谐思想,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不“惟书”,不“唯师”,在课堂上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张扬个性,这是构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和谐课堂所追求的。但是,由于高中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对问题分析认识时,往往会以点带面,以偏概全,比较偏激。如果政治教师一味地迁就学生的个性,而对学生存在的模糊或不正确的思想认识听之任之,不加引导,那就不但不是和谐的课堂,恰恰相反,而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不和谐因素了。因此,这种表面上的“个性发展”,“一团和气”并不是和谐的表现。只有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对学生中存在的模糊的不正确的看法观点进行及时的正确引导,进而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有提升,使其思想经过冲突碰撞而得到净化和升华,这样的课堂才是师生互动、思想交流、情感融洽的和谐课堂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