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描写一组——临死前的严监生》教学设计

发布者:姜陈敏     所属单位:漯河市第二实验小学     发布时间:2016-07-03    浏览数:0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诸亲六眷、一声不倒一声”等词,并理解它们的意思。

2、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受人物形象。

3、体会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的作用,初步学习通过动作、神态的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4、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受人物形象。

2、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的描写,走进人物内心,品悟人物性格特点。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猜谜,激趣导课

 1、猜谜语,激发兴趣。

 课前老师请大家猜一猜他是谁?

1)、手拿金箍棒,火眼金星—— 孙悟空

2)、手拿羽毛扇,稳坐中军帐,足智多谋——诸葛亮

3)、他率直豪爽,三碗不过岗,赤手空拳打死老虎——武松

 2、解读人物,了解严监生,揭示课题。

    以上大家猜的都是名著中 有着鲜明个性的人物,今天我们要走进《儒林外史》去认识其中一个特别的人物,他叫(板书)“严监生”

1)、因为监生是对读书人的一种称号,相当于古代的秀才举人,所以应该读作第四声。

2)、这严监生的称号可是花了大笔银子买回来的,他究竟是何许人物呢

3)、出示资料,介绍严监生

4)、听了介绍,严监生给大家留下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小结:这样一个有钱人,大富翁在临死前会是怎样的情形呢?这节课就然我们走进课文(出示课题)

二、初读,扫除字词障碍,了解课文内容

 1、出示学习提示,自由学习课文。

 2、学生学习,汇报交流。

1)、齐读字词,解释词语(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品读,感悟人物性格

过渡:严监生在临死前有着怎样特别的举动?

 1、学生汇报,感受严监生的“病重”

 师:严监生在 临死前有着怎样的举动?(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两个指头”)

 出示句子“严监生喉咙里的痰……指着两个指头。”

1)、抓住重点的词语“一声不倒一声”理解病重,指导朗读。

2)、文中还有哪些句子也能看出他病重得快死了?(相机指导朗读)

3)、在读这个句子,体会他病重。

 2、学生汇报,感受严监生的“吝啬”

 师:这样一个病重的奄奄一息,都快死得人,他为什么还从被单里拿出手来,伸着两个指头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灯草”)

1)、你从哪儿知道是因为灯草?

2)、看图,在这个挤满了一屋子人的小 ,只点着一盏小油灯,严监生却瞪着那灯盏里的灯草,他心里想的是什么?

小结: 是呀,两个指头道出 就是他的心声呀!

 3、亲人们能猜透他的心思吗?他们是如何猜测他的心思?(学生回答)

 4、亲人们猜透他的心思了吗?你从哪儿看出?

1)、根据学生的汇报 相机出示句子(见幻灯片 9 )指导体会严监生内心的着急——又急又气——绝望 的心里变化,相应指导朗读。

2)、创设情境朗读

 A、大侄子不能猜透他的心思哟,他心里非常的着急,他——

 B、他多么希望二侄子能猜透他的心思呀,可是二侄子也没能明白他的意思,他心里是又气又急哦,读 他——

 C、就连在他家二十多年的奶妈也不能明白他的意思,他彻底绝望了,他——

 D、还好,他的小老婆赵氏能明白他的意思,走上前挑掉一茎灯草,他——

 5、走进人物内心训练说话。

 (抓住关键词,走进人物内心,展开想象,说话练习。)

1)、假如严监生会说话,此刻他最想对谁说什么?(选择一个人物联系说话)

2)、此时你就是严监生,你最想对谁说?

 6、刚才我们通过严监生的动作、神态走进了他的内心,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个怎样的严监生?(出示补充资料)

  小结:这就是,被人戏称为(板书)“一茎灯草不挑,两个指头不倒“的吝啬鬼——严监生。

7、小结写法

   今天我们不但认识了一个十足的吝啬鬼,还学习了一种写作的方法,课件出示(细节描写)像这样为了突出人物的个性,紧扣人物的动作、神态展开细致 描写,就叫做细节描写,如果拍成电影的话就是特写镜头,像这样的文字读一遍两遍是不够的,要反复的读才能读出其中的味道。

1)、选择自己喜欢的片段联系朗读

2)、将自己喜欢的片段展现给大家

四、总结,激发阅读兴趣

 严监生,一毛不拔的铁公鸡,似钱如命的吝啬鬼,仅仅是《儒林外史》中众多读书人中的一个人物形象,书中还有许多的鲜活的人物和生动的故事等着我们,课后请大家走进它去感受经典名著的魅力!

 

 

板书设计:

22、临死前的严监生

一茎灯草不挑

两个指头不倒

 

吝啬鬼

守财奴

推荐理由:"本课在教学中抓住人物的动作描写的句段,让孩子品读感悟,通过小组表演,讨论交流,理解课文内容。"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