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分钟》教学反思

发布者:王占民     所属单位:舞阳县章化乡第一初级中学     发布时间:2016-09-03    浏览数:0

《最后一分钟》这篇略读课文是以一首诗歌的形式出现。这是一首充满激情的诗,作者倾述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思绪,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积蓄心中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整首诗语言精练,富有感染力,感情真挚强烈。作者把他那沸腾的热血与奔涌的豪情都融入在诗句的每一个词句之中。我让学生领悟“三分诗,七分读”的读书之法:
一、听读
我在揭题后就播放了当年香港回归时的一段视频,接着我声情并茂地诵读全诗,让学生感受当时的情景,课堂上创设的情景让学生不由得沉浸在这种气氛之中,我对课文的理解、感悟都放在了范读之中。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对课文有了初步的认识,另外,对朗读的技巧也学习了一些,为后边自己的朗读打下了基础。
二、自由读
这个环节是要解决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诗歌,我要求学生自己朗读。学生在观看了视频之后或许受到了感染,自己读得时候不由得也能把感情带进课文中,读得很有滋味。在学生自己读过之后,我进行了检查,检查的时候,学生能够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看来学生刚才是认真读了。
三、指导读
课文是否读懂,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感情,特别是对于这样一篇诗歌,又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师的讲解多了会变得乏味,这远远不及把学生带进情境之中,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了香港回归交接仪式,还给学生补充了香港百年屈辱史等材料。给学生在感官上以刺激,激发学生深入诗歌,把感情投入到诗歌中,从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有感情的齐声朗读
 这个放在这节课的结束,既是对课文的一个总结,也是让学生的感情得以升华。我还播放了开头的视频,不同的是,我这次把音频调得很小很小,只让图片在运转。学生看着图片进行朗读。效果还是不错的,学生读得有模有样,读出了自豪感和人民心中涌出的爱国之情。
“三分诗,七分读”,说的真好,只要让学生充分读了,把感情投入进诗歌,学生就会不自觉的理解了课文内容,从而取代了一遍又一遍的枯燥无味的讲解,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