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总结】漯河初中语文17班彭美娟

发布者:彭美娟     所属单位:舞阳县舞泉镇初级中学     发布时间:2016-09-29    浏览数:0

 

培训总结

一、     班级学员培训概况

参训教师133人,实际学习人数133人,学习率100%,合格人数132人,合格率99%,成绩未合格人数1人。

刘小丽

100

张凤霞

79.9

赵红霞

79.9

董秀欣

78.22

朱艳蕾

98

蔡惠敏

82.32

林军华

89

陈向涛

70.5

党俊范

96

赵喜阳

83.7

王书勤

98

黄小会

88

杜晨迪

64

关素丽

72.73

刘秋霞

92.52

杨建武

88.23

朱永华

95.45

屠建伟

80

郑凤霞

98

连俊丽

88.45

蔡红波

63.45

张继红

98

臧旭晓

96

宋丽

90.68

刘俊玲

86

潘铁聚

90

王云

80

杨素

98

孙梅玲

98

马瑞雨

76.38

李建新

96

陈新云

90

任丽娟

98

孟元

100

付会艳

96

陈晓霞

98

刘培

100

赵新庆

96

马姗姗

96

杨华

90.25

曹卫娜

90.77

胡丽平

98

岳凯红

94.07

周宏民

70

魏欢欢

90.68

郭民生

84.1

袁素琴

100

朱海涛

87.65

蔡素霞

86.52

刘丽

96

 

 

周志彦

100

二、          优秀成果展示

(1)       优秀研修日志

优化课堂教学

发布者:闫红丽     所属单位:舞阳县文峰乡第一初级中学     发布时间:2016-09-27    浏览数:0

      新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创新的能力,合作的能力,生存的能力,要在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上下功夫,改变过去直线交流的教学结构,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建立学生与老师共同参与的多向互动的网络式教学结构,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关键在于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而这个教学过程是教师帮助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年级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以及查字典理解文章词句的意思。高年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语文学习都要注意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老师决不能越俎代疱,把教学参考书以及教师自己的认识强灌给学生,而是要让学生扎扎实实地读书,读好教材,深入到课文中。在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把读书体会品味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语文学科有很强的人文性,应该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有所感悟,但不一定有多深刻的体会,也不一定要求他们立刻用语言表达出来。思想教育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渐进的,思想教育要定好位,不要随意拔高,不要搞成贴政治标签,特别反对搞微言大义式的架空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鼓励那些与众不同的见解。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设计一些有利于学生多角度思考的问题。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因势利导,学习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像这样的教学设计,有利于开拓学生思维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创新意识的培养也就蕴含其中了。

  语文课必须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要让学生学会查工具书、查资料,从最基础的字词句入手,然后到篇章。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要坚决反对死记硬背,特别是摒弃背词语解释、中心思想、段落大意的做法。教师对教材要烂熟于心,要钻研教材,要通过自己对教材的把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教材教活,让学生把教材学活。

推荐理由:"中学生学习知识的场合主要在课堂上,学生抓住了课堂,就抓住了关键的知识。而要想让学生抓住课堂,就要求老师优化课堂教学,采用多种灵活机动的教法,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

(2)       优秀资源分享

睁大眼睛发现学生的优点

彭美娟 已在 2016-09-29 15:47 推荐!

发布者:任风景     所属单位:舞阳县马村乡第一初级中学     发布时间:2016-09-24    浏览数:2

 

产生背景:

选择自己做班主任以来最成功或最失败、感受最深的一次处理学生旷课的经历,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当时自己的思路和处理措施。在学习本专题的相关材料后,你对自己当初的处理有什么新的认识,有哪些新的处理措施的思考?字数要求:600-1500字。

这是一篇在班主任培训中探讨“问题”学生的作业,在实际教学中很普遍,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的后进生转化就不成问题了。

一个班级俨然就是一个“独立王国”,班主任的任务是把这个“独立王国”建设成为一个健康、进取、发展、有序的生机勃勃的集体,而德育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则是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创新点:关注后进生的成长是一项艰难而繁琐的工作,欲速则不达,怎样一个度很难把握,不把问题学生当“问题” 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主要做法:利用作文、日记批改的机会鼓励后进生积极进取。  

看了王老师对张雷同学“逃学/旷课”处理的案例,我心里异常复杂。每一个学生的情况是千差万别的,学生犯错误的原因也是各各不同,因此,我们在处理每一个具体的个案时,都不能简单的指责学生,抓住学生的“小辫子”不放,而是应该调查清楚,寻根究源,再斟酌教育良方。

我平时不盯学生的缺点错误,而善于挖掘学生身上闪光的一面。学生犯错,是很正常的事情,发现学生有错误了,就及时用绳索把它们困扎住,放到角落里;对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却大力彰显。
  比如我班的陈阳同学,以前纪律松懈,总是惹是生非,还经常逃课、打架、上网,心思根本不在学习上,是一个令学校老师家长十分头疼的“浪子”。新学期开学,没有人肯接收这个“浪子”,都不愿意为自己找麻烦,最后我接收了他。有人说,不用两周,就让你无法收拾,不用说考上什么学校了,陈阳能顺利地坚持到期末就是奇迹啦。我晓得“浪子”沉睡的力量无穷,我也相信“赤子”觉醒的潜力无限。接收陈阳后,我既没有找他谈话,也没有特别关照他,就是把他作为了班上一名普通的学生来对待,别人怎样他也怎样,怎么要求别人也怎么要求他。一个月来,他倒也老老实实的,虽然还有爱说话的小毛病,却也不值得大惊小怪。不过,在每次的作文评语上,我都给他多写了几句话:

  “老师当年也曾是个学习不好的学生,也曾遭遇过异样的目光,但老师当年顶着异样的目光辗转求学时,心中就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十年河东,十年河西,我默默苦读,用自己的努力和行动证明,我不会让别人小看我的;路是靠自己走出来的,我的明天有我自己来开创!”
  有一次,陈阳和另一位同学上街,那名学生去网吧了,陈阳一个人回来了,我了解情况后,在一次作文评语中写道:
  “陈阳同学,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你能在上课前摆脱网吧的诱惑回到课堂上,足以说明你有多么坚定的意志,老师真心希望你的聪明才智全都用到学业上,真正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在《这个故事的主角是我》的作文中,陈阳写到了他的一次生日宴会,他作为了主角玩的很开心,作文很扣题,写得很动情,我又一次借机鼓励他:
  “在你的生日宴会上,主角真是你,看得出那天你非常兴奋,那么多人围着你,心里一定很惬意啦。老师和你来一个约定好不好,十年后,或者更长的一些时间,老师、你的亲人、同学、朋友、同事,我们再为你过一个生日宴会,等到那一天你会有什么不一样的心情呢?老师渴望你能在某个大城市的N星级宾馆宴请大家。”
  陈阳有了进步,我也及时的鼓励他: 
  “老师是看着你一点一滴的进步的,你的学习态度,你的行为表现,老师由衷的满意;进步不容易,收回玩心更不容易,老师从你身上感受到了你坚定的信心和坚强的毅力,坚持下去,一年之后让人刮目相看,十年之后让人瞠目结舌,最重要的是,你是凭着自己的努力

成就了你自己。”

    班主任老把问题学生看成了“问题”,他就老“问题”不断;当你不把他当“问题”看待时,他也许就没有什么问题了。陈阳是步入了正道,将近两个月没有出什么大乱子,我会继续观察他,继续关注他的成长,但愿他一直进步下去。

(3)       优秀作业

研修作业(二):设计一篇优秀教案。

提交者:王伟新     所属单位:舞阳县马村乡湾王小学     提交时间:2016-08-30    浏览数:2    

《春》 教案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1、一年四季中的春天让你们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参考:春天万物生机勃勃;春天的雨;春天的花……

2、想一想以前是否学过有关“春”的句子。

参考:《春夜喜雨》(杜甫)、《春晓》(孟浩然)、《清明》

3、春,会在我们的心灵中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春天是美丽的,当我们带着对美好景物的热爱、赞美之情的时候,我们思想的河流会跳动出充满对生命热爱的美妙无比的浪花;我们感情的波澜也会在秀美迤逦的景色的云海中起伏飘荡。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现代散文《春》。(展示课件)

二、作者介绍:

1、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呢?——朱自清

2、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3、(展示课件)补充介绍。

三、初步感知课文:

1、课件展示:生字词。(要求学生找写在作业本上)

2、听朗读(配画配乐)

要求:对照课文,找找看是不是有不一样的地方;注意停顿;给生字词注音,解释。

3、解决生字词。(请学生到黑板上写出来,教师利用课件订正)

4、文章的题目是“春”,那么作者写了春天中哪些东西?分别是在课文的第几段?

参考:春天的草(3);春天的花(4);春天的风(5);春天的雨(6);春天中的人们(7)。

四、具体分析:

1、春天的草。

⑴“偷偷的”,“钻”——写出小草破土而出的挤劲,顽强的生命力,写出不经意间,春草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这样使无意识的、无情感的小草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修辞:拟人)。

⑵“嫩嫩的,绿绿的”——写出了春草嫩绿的特点。

⑶哪一句可以看出小草的生长的状态?——第二句——长势喜人,面积大。

⑷除了写这些,还写了在草地上玩耍的人们,为什么要写呢?

参考:写人是为了衬托草,因为春天的草太可爱了,软绵绵的,所以有许多人想亲近它。(间接描写)

▼⑸小结:(展示课件,全班齐读后提醒停顿,再读)

⑹拓展:你能给这幅春草图配一句古诗吗?

参考:“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浅草才能没马蹄”

2、春天的花。

⑴齐读(要求:思考“写春天的草作者用了拟人,那么写春天的花作者又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呢?)

⑵评价朗读。

⑶写了哪些地方的花?可以看出作者是怎样观察的?

参考:树上的桃花、杏花、梨花,地上的小野花。作者的视线是从上往下的。

⑷写树上的花,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呢?

参考:先写树上的花竞相开放。再写花的颜色多种多样(从视觉)。接着写花的香(从嗅觉、味觉)。

⑸写春草用了实写与虚写相结合的方法,写花用没用这种方法呢?

参考:用了,用想象中秋天果实的丰收,和现实中花下成千上百的蜜蜂、蝴蝶的多来衬托花多、花艳、花香。

⑹这段里面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找出例子。

参考:拟人、排比、比喻、衬托等修辞手法。

▼⑺小结:课件展示。

⑻拓展:你也来给这幅春花图配一句古诗。

参考:“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乱花渐欲迷人眼”、“红杏枝头春意闹”。

五、作业设计:

我们今天学了如何写春天的草和花,作者用了许多修辞的手法,现在已经是秋天了,秋天果实最多,你们试着来写写秋天的果实,要求用上两到三种的修辞手法;字数不少于50个字。

第二课时

一、认知性朗读,读准字音,疏通字词,朗读中教师正音,学生圈点。

二、潜心精读:

1、春天的风。

1)、春天的风有什么样的特点?——柔和(触觉)

2)、作者除了用到了触觉,还从哪些方面不定期写春天的风?——嗅觉、听觉。

3)、这一段中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引用

2、春天的雨。

1)、春雨有什么特点呢?——像牛毛(密)、像花针(亮)、像细丝(细)、薄烟(轻)

2)、作者在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比喻、排比

3)、作者还写了雨中的什么景物?是用了什么方法、顺序?——写了雨中的树、草、灯、人的活动。从静写到了动,从近写到了远。

4)写春天的雨,作者一方面从正面写春雨的特点,另一方面用雨中的景物和人的活动从侧面来衬托春雨的可爱。

3、春天的人们。

1)、以上几幅图都是写景,那么春天的人们又是怎样的呢?——欢天喜地的出来迎春,感受春的美丽。

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起的?——从“风筝”,引到了孩子,扩展到“家家户户、老老小小”。

3)表现了人们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春天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写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三、小结:文章一共写了五幅图: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四、作业设计:

思考:

1、 为什么人们要迎春呢?除了迎春图写了人们对春天的感受,文章哪里还写到了?作者对春天是什么样的感觉?

2、 文章最后的三句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

3、 背诵课文。

第三课时

一、 齐读课文。

二、 抽查背诵。

三、 精读前后两部分。

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这一句用了两种修辞方法,能找出来吗?能讲讲它们的作用吗?——叠用:把作者“盼春”的急切心情表现了出来;拟人:形象,准确地表达出了春天还未到来。

◆“盼望着,盼望着”——期待春天的心情多么殷切。东风来了——报告春天的消息。春天的脚步近了——赋予春以人的动作,表现了作者殷切而又喜悦的心情。

2、课文的最后三句“赞春”如何“赞”的呢?

◆课文最后三段的三个比喻句,总写春天的新(娃娃)、美(小姑娘)、力(青年)。春天是新的,她有旺盛的生命力;春天是美的,她活泼生动;春天是健壮的,她充满了力量。

四、教师小结

在理清了文章的思路之后,同学们针对自己喜爱的图画,抓住重点的字词句,仔细品味、赏析,真正体味到了《春》一文准确生动、朴实鲜活、异常精美的语言。文章开头写盼春,以“脚步近了”始,以“领着我们上前去”终,起于拟人,终于拟人,体现了结构的美妙和严谨。作者用心灵去感受春天的景物,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其中,表现出作者向往春天、热爱生活、充满希望的真情实感,是不可多得的美文。让我们追随着作者的思路,感受作者的感情脉搏,调集起我们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去朗读全文。

五、声情并茂地朗读,体会作品的意境、风格,读出对春天的由衷的赞美,可以小组展开朗读竞赛,学生可以互评。看画面朗读,背诵。

六、体验与反思

①质疑交流

阅读了本文,你的感受是什么?

面对着这大好春色,你准备做些什么?

你还有哪些问题没解决?

学生讨论后,可以向老师质疑,可以向同学提问,以形成对文章的进一步学习与探讨。

[明确]作者笔下的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如同一幅幅细致的工笔画,侧重描绘的是自然界之春;而迎春图则是集中笔墨描绘了人勤春早之春。作者像是一位丹青高手,通过细致观察,用心灵,通过含情的画笔,描绘了春天的各种景物,赋予各种景物以鲜明的感情色彩。结尾以三个形象的比喻,进一步揭示了春天有不可遏制的创造力和无限美好的希望。

②拓展延伸

有人说:“春天是插花的能手”“春天是一位伟大的画家”“春天是个美丽活泼的仙子”……古今中外写春的作品很多,同学们可将自己搜集的关于春的诗文互相交流。

七、作业设计:

《我看冬天》,仿照《春》写一篇文章,字数不限。

(4)       优秀研修活动

   活动主题:研修活动

已结束状态

地区:舞阳县舞泉镇初级中学     学科:初中语文     所属班级:初中语文17 402回复 105

活动时间:2016-07-13 2016-09-15

   人:彭美娟

活动描述:常言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我们更清楚教育要面向全体。无论优秀生,还是潜能生,都需要爱的甘霖滋养他们茁壮成长。那么,你认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怎样做到“凝聚点滴爱,点亮颗颗心”,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发展?(请用两三句话发表观点,浅谈体会。)

活动小结:活动小结:每一位老师都从不同的角度,运用真切感人的语言,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浅谈了讨论的主要观点。对于许多老师鲜明的、有见地观点与做法从心灵深处也引起了同仁们的共鸣。我们都知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们要把爱平等的播撒,无论是白天鹅还是丑小鸭,我们都要蹲下身来,与其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相信在爱的阳光普照下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但本次活动也有遗憾之处:全班133位老师竟有28位未参与讨论,参与率不足80%。但令人欣慰的是许多老师多次发表不同的观点。希望在今后的活动中人人都能积极参与,我们共同提高。

该组活动步骤

1 线上讨论怎样“...

1步:线上讨论怎样“凝聚点滴爱,点亮颗颗心”,让每个孩子健康发展。

1.                               开始时间:2016-07-13    结束时间:2016-08-30

2.                               步骤描述:用两三句话讨论:“凝聚点滴爱,点亮颗颗心”,让每个孩子健康发展。

三、          推荐优秀学员

   任丽娟  孟元  陈晓霞   周志彦   王书芹   刘培

四、          培训小结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