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锻炼与情绪调控

发布者:吴鹤敏     发布时间:2016-07-06     浏览数:0

       情绪是指伴随着认知和意识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是对客观事物和主体需求之间关系的反

应,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情绪包含情绪体验、情绪行为、情绪唤醒和对刺激物

的认知等复杂成分。情绪在生理反应上的评价和体验,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行为在身

体动作上表现的越强就说明其情绪越强,如喜会是手舞足蹈、怒会是咬牙切齿、忧会是茶饭不思、悲会是

痛心疾首等等就是情绪在身体动作上的反应。好的情绪对心理活动起推动作用,对思维活动起促进作用。

调控情绪的方法有很多,如何通过体育锻炼来调控情绪?
    一、体育锻炼应该是长期的 消极的情绪就像一根弹簧,而体育锻炼就像是一个 力。力一按,弹簧就

会收缩,但一旦撤掉这个力,弹簧又会弹回来。这样,即使暂时抑制住消极情绪,一旦不能坚持下去,消

极情绪就会回返如初。所以,只有一直用力按住弹簧,才能使弹簧没有回返的机会。只有长期坚持进行体

育锻炼,消极情绪才能得到长期的遏制。很多人认为体育锻炼不能调控一个人的情绪,就是因为不能长期

坚持下去。
    二、要重视运动项目的选择 很多人不能把体育锻炼长期坚持下去,有一部分因素就是对体育锻炼没

有兴趣,而体育锻炼项目的选择才是关键。我们认为体育锻炼项目的选择应是以一种为主,即就是应当选

择自己喜爱的一种运动作为经常锻炼的项目,使自己永远保持对体育锻炼的喜爱,更好地发挥体育锻炼在

调控情绪方面的作用。
     三、体育锻炼的时间应该是灵活多样的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的,体育锻炼时间固定,不仅自己操作起来

难度大,而且也大大削弱了体育锻炼在调控情绪方面的作用。因此,我们应当在自己感觉情绪不佳时,及

时进行体育锻炼。这样才能得到好的效果,使消极情绪及时得到遏制,从而使自己保持一种较为轻松愉快

的心情。体育锻炼时应全身心地投入,一心一意地锻炼,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体育锻炼的时间不宜

过长,物极必反,任何事情都应该把握一个度,体育锻炼时间过长,可能导致过于疲劳,影响正常的生活

、学习,所以体育锻炼也要注意坚持适度原则。
         调控情绪的方法不只有体育锻炼一种方法,我们还可以通过培养幽默的性格品质、找到适合自己的情

绪发泄方式、树立自信等方法来调控情绪。拥有一个良好的情绪状态和一个健康的身体对每个人的一生来

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