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幼儿认识活动和认识能力发展的因素是什么?

发布者:黑丹丹     发布时间:2016-08-24     浏览数:0

      ()活动

      幼儿的认识能力是在活动中逐渐发展的。在接触物体的过程中,他们通过看、听、嗅、触摸等活动认识事物的形状、大小、颜色、声音、味道、温度、光洁度等感性特征,通过压、拉、折等动作发现事物的弹性等隐蔽特征,也通过搭、拼、拆等组合活动感知事物的结构、性能和其中蕴涵的关系、原理。实际的操作、观察、解决问题的活动不仅使幼儿获得了对客观世界的认识JP知识,也锻炼和发展了他们的认识能力。

(二)语言

语言的掌握大大扩展了幼儿认识的范围,使他们不仅可以通过直接接触认识周围的事物,也可以通过与其他人的交往,间接了解那些自己直接经验之外的世界,从而使自己的认识不再局限在个人直接经验的狭小空间,而成为个体经验和群体经验的总和。

更为重要的是,由于语言具有高度的抽象概括性,使得幼儿的认识能力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1.语言使幼儿的感性认识开始向概念水平过渡。

2.语言为幼儿的思维提供了更适宜的工具,促进了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

上述两个因素一幼儿的活动和语言是影响幼儿认识能力发展的根本性的因素,幼儿园可以通过为幼儿提供多种活动和交往的机会,发展幼儿的语言来促进其认识能力的提高。

(三)注意

注意是一种非智力因素,即非认识能力,但它却直接影响着幼儿认识活动的效果和认识能力的发展。大量调查表明,婴幼儿乃至小学阶段,在学习以及其他一些活动中,经常取得成功的,不见得都是智商很高的孩子,而往往是注意力发展水平较好的孩子。

对少年大学生的追踪研究也发现,这些“超常”少年的超人之处,也往往在于他们从小就有超常的注意力。影响幼儿注意分散的主要因素有:

1.无关刺激的干扰

幼儿以无意注意为主。一切新奇、多变的事物都能吸引他们,干扰他们正在进行的活动。

2.疲劳

幼儿神经系统的耐受力较差,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从事单调的活动或处于无聊的等待状况,便会引起疲劳,从而涣散注意力。

3.缺乏兴趣和必要的情感支持

兴趣、成功感以及他人的关注等因素可以构成活动的动机。对幼儿来讲,这些因素更会直接影响活动时的注意状况:活动内容过难,会使他们因缺乏理解的基础和获得成功的可能而丧失兴趣和积极性;过易,也可能会因缺乏新异性、挑战性而减少对他们的吸引力。教师对教育过程控制得过多、过死;儿童积极参与和创造性发挥的机会;缺少实际操作的机会;教育过程呆板少变化;活动要求不明确等,都可能涣散幼儿的注意力。

为了防止幼儿注意分散,幼儿园教师和保育员应该注意:

1.尽量排除干扰因素。幼儿学习时,周围的环境尽量保持安静;教室布置最好让幼儿参与,使之对变化了的环境感到熟悉;教师和保育员应该配合默契,减少幼儿的等待时间;教师的衣着应朴素大方;个别儿童注意力不集中时,不要大声点名批评,最好稍作暗示,以免干扰全班儿童的活动。

2.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组织教育活动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符合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要。活动内容应贴近儿童的生活,是他们关注和感兴趣的事物;活动方式应尽量“游戏化”,使其在活动过程中有愉快的体验;组织形式应有利于师生之间、儿童伙伴之间的交往;活动过程中要使幼儿有一种“主人翁”的自主感:主动活动、动手动脑、积极参与。

3.活动安排要动静结合,合理变化活动内容和形式,使幼儿保持旺盛的精力。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