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提交一节地理课时教学计划截止时间:2016-09-11
  2. 作业要求:

    要求:

         1.教学目标具体明确,重点突出;2.能够利用多媒体有效辅助教学;3.教学过程祥实,实用。4.教学板书设计,布局美观,合理。5.不准抄袭,是自己的原创作品。

  3. 发布者:李新伟

提交一节地理课时教学计划

提交者:李海涛     所属单位:舞阳县保和乡第二初级中学     提交时间:2016-08-03    浏览数:2     

 

七年级地理下册《西亚》教学计划

 舞阳县保和二中李海涛

教材分析

    本教材是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二章第三节《西亚》,属于世界地理中的区域地理。教材内容上包括“五海三洲之地” “干旱环境中的农牧业”“ 阿拉伯国家”“世界石油宝库”四部分。西亚在世界上具有独特的地位,主要表现在:一是干旱环境十分典型。西亚典型的干旱环境,农业发展、中的节水具有很大的特色,其做法很值得我们国家借鉴。二是西亚的丰富的石油资源。西亚的石油在世界的能源构成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影响较大。三是西亚的战略地位,西亚一直是某些大国的争夺目标,所以纷争不断,由此影响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本节教材人地环境联系紧密,教学中只要紧扣这些联系加以施教,对学生掌握本节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辩证唯物主义观都不无裨益。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通过上一学期和本学期前一阶段的学习,对世界地理已有大致的了解,教材的编排按照由整体到局部的设置,使学生学习这一部分知识并不会感到有多大的困难。只是在探究人地环境内在联系上,能力还有所欠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西亚的国家及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掌握西亚石油资源在世界上的地位 、分布特点和主要产油国以及主要的输出路线;

    3.了解西亚的自然环境以及农牧业的发展;

    4了解西亚的人种和宗教特色。

()能力目标

    1.学会运用地图分析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当今的热点问题;

    3.从西亚最具特色的节水农业中获取适宜发展我国农业的经验。

()情感目标

    1.由我国的“丝绸之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努力建设祖国的热情;

    2.联系当前西亚动荡不安的世界局势,分析战乱频繁的原因,培养学生珍爱和平、反对战争的情感。

 教学重点

    1.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西亚丰富的石油资源及西亚石油对国际市场的影响。

 教学难点

    1.西亚石油对国际市场的影响,西亚重要的石油运输线;

    2.西亚的主要农业区和畜牧业区及农牧业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3.西亚地区的动荡不安与本地区的资源的关系。

 教学准备

()知识储备

    l.引导学生收看新闻节目,了解当今的世界局势变化,收集有关西亚局势的资料;

    2.了解西亚石油对世界各国尤其对部分发达国家的经济影响状况。

()教学准备

    1.收集有关西亚石油资源的资料;

    2.节水农业的影视图片和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课题导入

  课前用多媒体放映一段视频材料--伊朗军演

    指出:这是一个充满硝烟和血腥的地区,从古至今发生了多次战争,很多强国都想控制这个地区,以便从中获利。你知道这是什么地区? 外部国家为什么要想控制这个地区?控制了这个地区,会获取哪些好处?

  学生活动:探究讨论,各抒己见。

   说明:联系当前世界上的重大事件,从学生爱关注的战争问题入手,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注意力集中。

   (板书:西亚)

  、讲授新课

    (一)五海三洲之地

    教师导入:认识西亚的地理位置。(板书:地理位置)

    学生读图2-17,确认西亚的范围:1.西亚的纬度位置。

                                  2.西亚的海陆位置。

                                  3.本区主要的海峡。

    师生共同小结:西亚位置极其特殊,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五海三洲之地”。(板书:五海三洲之地) 教师让学生结合地图说出“五海” 、“三洲”的名称 ,并着重指出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海。

    学生活动:在图2-17上找出西亚一些主要的国家和它们的首都(阿富汗、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以色列、土耳其等国)

    分析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1插入古代丝绸之路的故事,指出西亚在古代就是东西方交通要道。

  结合2-18图,请同学们说一说丝绸之路东起哪里,西到哪里?是否通过西亚?

    2西亚是现代海陆空交通要冲。

  海运方面,结合地图说一说苏伊士运河,土耳其海峡的重要性;陆运方面,有铁路和公路连接亚非欧;空运方面;德黑兰是重要的国际航空中心。

    小结西亚被称为“连接三大洲,沟通两大洋、五海之地”

   ( 说明:这是本区的一个优势,也是本节的一个重难点。在引导学生认真读图分析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西亚重要的战略地位,从而突破重难点。)

  教师转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除了看中西亚重要的地理位置外,他们把自己的势力扩张到这里还有什么企图呢?

  (二) 世界石油宝库

    阅读教材“世界石油宝库”部分

    教师提问:西亚最著名的矿产资源是什么?

    丰富的石油资源(板书:石油丰富)

    西亚的石油在世界上有什么地位?

   (提示:从储量、产量、出口量等几方面回答)

    根据课后阅读材料,总结西亚石油的特点。

    教师点拨、归纳:西亚石油资源的特点:储量大,埋藏浅,油质好,出油多。

    西亚石油的这些特点,使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垂涎不已,因此西方国家就加紧了对该地区石油的掠夺,使该地区成为世界的热点地区,那么西亚地区的石油主要集中分布在哪里呢?主要产油国有哪些国家?又分别运往哪里?

    学生活动:结合《西亚石油海上运输线路图》,讨论、分析。

    师生互动:教师结合挂图讲解,学生结合挂图归纳。互动中间注意渗透霍尔木兹海峡以及苏伊士运河的重要作用。同时指出石油贸易对象(板书:美国、日本、西欧)

    教师点拨:除了上述几点外,西亚石油成本低,易于开采,运输方便。由于这些特点,西亚石油所取得的经济效益是世界上任何一个产油区所无法比拟的。西亚丰富的石油资源使得这个地区成为一个敏感的地区,谁控制了这个地区就意味着控制了这个地区的石油。石油资源可以说是西亚人民的命根子。西亚产油国为保护石油资源、维护石油权益的做了哪些斗争斗争?

    学生活动:自由阅读书上的“石油输出国组织”,明确它在国际上发挥的重要作用。

 

  

    教师转接:石油资源是大自然西亚人民的赠与一份厚礼,但西亚地区在自然环境方面也有着明显劣势,接下来我们分析一下。

  (三)干旱环境中的农牧业

    多媒体出示一段材料《浪费水者须坐牢》: 众所周知,西亚是世界上最缺水的地区之一,特别是海湾国家缺水尤为严重。据统计,海湾国家人均年拥水量不足500立方米,有的甚至不到80立方米。 严重缺水迫使一些海湾国家斥巨资搞海水淡化,并采取严厉措施保护和限制地下水的开发利用。最近,巴林埃米尔伊萨·本-萨勒曼-阿勒哈利法签发新法律,对挥霍浪费地下水者处以监禁一年的处罚,对未经批准使用地下水者处以5300美元的罚款。

   看后同学们有何感想?

   这一现象充分体现拉西亚又一地域特色“水比油贵”

   在西亚地图上找出北回归线,说出西亚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热带沙漠气候,特点--终年炎热干燥,降水稀少   (板书:热带沙漠气候)

   师生互动:观看西亚的民族风情、地貌水文、气候植被等情况的影视图片。(画外音:看:一望无际的沙漠、新月形的沙丘;地面上河流很少,有一些地下泉水;气候干热、居民全用肥大的衣服把身体包起来;树木很少……

   在西亚地图上找出北回归线,说出西亚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热带沙漠气候,特点--终年炎热干燥,降水稀少  提问:西亚人民是如何进行农业生产的?(板书:干旱农牧业) 

   学生活动:读书上的阅读内容“以色列的节水农业”回答:

  1.以色列为什么要发展节水农业?

    2.以色列是怎样发展节水农业的?我国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时,可以向以色列人借鉴些什么?

   阅读教材,了解西亚的农牧业特产。

   (板书:灌溉农业 节水农业)

   归纳小结:西亚的自然条件比较恶劣,气候干燥、炎热,沙漠广布,高原为主。艰苦的自然条件给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但西亚人民敢于同恶劣的环境作斗争,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并取得了杰出的成就,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 说明:简要小结点明西亚人民与自然作斗争的精神,激发学生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意志,树立了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正确的资源利用观。)

(四)阿拉伯国家

    一方水土养育了一方人,西亚是一个弥漫着浓郁的宗教色彩的地方。

    回顾世界人种世界语言世界宗教相关知识,回答:1西亚主要人种是什么人?讲哪种语言?(讨论后板书:阿拉伯国家----白种人)

                                                2西亚是那些宗教的发源地?(讨论后板书:伊斯兰教  基督教  犹太教)

                                                             

    在地图上找出:圣地------麦加和耶路撒冷。

    出示朝觐画面,让学生感受圣城朝觐的盛况,加深对西亚的印象。

 

  、课堂小结

    “我眼中的西亚”

    引导学生结合本节所学内容从西亚的地理位置、矿产资源、农牧业特色、宗教信仰等方面归纳:

    西亚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 ,西亚人民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发展着自己的经济。但是,自然条件也有着相对的恶劣气候干燥水,资源匮乏,西亚人民顽强的同大自然进行着斗争,农牧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由此也让学生明白西亚地区战事频发的原因。

 四、 延伸与拓展

    西亚的发展给我们的启示近在身边,我国的大西北与西亚在自然条件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如或气候干燥,或沙漠广布,或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西北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现在,党和国家把经济发展放在重要位置,随着大西北的进一步开发,我们都面临着一次千古难逢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实施西部大开发,请谈谈你的看法。

 五、作业设置

绘制一幅西亚地图,并标出五大产油国的位置

(说明:通过动手把地理事物在地图上定位,培养学生的空间感,掌握本节的重点内容)

六、板书设计                                    西亚

                    位置----五海三洲之地            重要性----海陆空交通要冲

                    石油丰富----储量

                            ----产量  }世界第一     贸易对象---美国 日本 西欧

                            ----出口量

                    干旱农牧业----热带沙漠气候 

                                  畜牧业是传统经济部门

                                  灌溉农业节水农业

                    阿拉伯国家----白种人            主要宗教  伊斯兰教

                                                           { 基督教

                                                              犹太教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