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怎样有效的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截止时间:2016-08-28
  2. 作业要求:
     

        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点。而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对学生而言,写作文难,写一篇好的作文更难。他们面对作文题目不知从何下笔,无话可说,即便是写出来,也是内容空洞,言之无物,没有真情实感。师生都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甚微。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呢?

  3. 发布者:祁会杰

怎样有效的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

提交者:王丽娜     所属单位:巨陵镇孟庄小学     提交时间:2016-08-16    浏览数:0     

引导学生有感而发是写好作文的关键。作文,除了要把句子写完整外,还要注意把句子写通顺。写通顺,就是写的句子要合乎语法规则、合乎事理,合乎人们的语言习惯。如果句子写出来词序颠倒、不合事理,不合语言习惯,别人就难理解句子的意思,甚至闹出错误和笑话来。小学生的思维水平处于初级阶段,对生活中的事无意识观察占主要地位。写的文章只要句子通顺、意思表达清楚,无错别字就行,不一定非“新颖、生动”才算是一篇好文章。

如果老师要求写作高于学生生活、远离学生生活实际,就会挫伤学生学习作文的积极性。小学生作文,就应该是童言、童意写出情意自然的文章来。如何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把习作训练渗透到教学中。

有些教师只在上习作课上讲习作方法和选材,而在平时讲课中把习作扔在一边,把习作训练与平时的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很明显地割裂开,这样是很不好的。我认为,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方法有很多,但有一条最重要,就是要以教材为本,抓住每篇课文表达的特点,加强仿写练习,把习作教学同平时所讲课文有机的结合起来。

由于“作文来源于生活”,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尝试跳出当堂完成或今天布置、明天完成的传统格局。教师可以借鉴西方小学生的一些做法,让学生跨出教室、跨出校园,跨入社会,在充分接触各种人和事之中进行有感而发的写作,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美国一位女教师微笑着给同学布置了一道作文题“我们要找出自己希望从事的职业。针对未来的职业写一份报告,而且每个人都要访问一个真正从事那行业的人,做一个口头报告。”这道作文题使十三四岁的孩子感到惊讶,但是,他们还是遵照老师的要求去努力完成。此种作文可以培养人的五种表达能力:抉择能力、思维能力、写作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和口头表达的能力。这样一来,做、写、说、思便有机地结合起来了。有了那么多的实践经验,学生也就不会胡编乱造、生搬硬抄,而会把实践中的真实感受融入到作文中去,使作文为生活服务。

  二、鼓励学生表达真情实感。

写作文就是写生活,既然生活是真实的,作文也就应该是真实情感的体现。我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指导学生即兴作文时,让学生站在教室前的阳台上凝视着花坛中的梅花,观察了五六分钟,然后让学生以《梅花》为题写一篇短文,描写雪中的梅花,还要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有的学生写梅花凌寒独放、不畏困难,希望自己也能像梅花那样不惧怕任何困难,勇往直前;有的学生由梅花发出的淡淡的清香,联想到那些默默奉献的人;还有的学生写梅花报春而不居功自傲的谦虚态度……

同样的时间、同样的景物,观后却有着不同的感受。由于这些都是学生内心的真实体验,而每篇文章都真实感人。

   三、重抓基本功训练。

我认为,习作的基本功是把句子写通顺,使人读了明白你所表达的内容。不追求形式的写作技巧、写作方法,让学生煞费苦心、矫揉造作,只要基本功打好,写作技巧方法也就脱胎而出了。因此,我训练学生的方法是:每天每人至少要写三句话。内容不限,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可以,然后抽出一节课集体评议,这种自由表达的方法使学生克服了对命题作文的畏惧,调动了他们动手动脑的积极性。这种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实现了从“不想写”到“想写”、从“不会写”到“会写”的转变。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