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因材施教截止时间:2016-09-03
  2. 作业要求:
        在班级授课制下,你如何面对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3. 发布者:潘和平

因材施教

提交者:高广勋     所属单位:漯河市郾城区裴城镇第二中心小学     提交时间:2016-08-29    浏览数:0     

                                       因材施教

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遗传因素、家庭教育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必然存在各种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理解能力、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及学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方面。面对个体差异,要提高教育效果,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教学中有必要实施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常用有效途径:

1、走班分层,动态教学。分层教学模式是根据学生的成绩、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能力去评判,根据学生不同时期所处的状况,以动态发展的观点确定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的难易层次。在实施中,可以打破常规班级建制,根据学生在不同学科的基础,按照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并结合学生个人意愿,把学生分成ABC三个不同层次,组成新的教学集体。“走班”教学并不打破原有的行政班,只是在学习这些文化课的时候,按各自所在层次到不同的“临时班”去上课。“走班”实际上是一种运动式的、大范围的分层。它的特点是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重新组织教学内容,确定与其基础相适应又可以达到的教学目标,从而降低了“后进生”的学习难度,又满足了“优等生”扩大知识面的需求。因“分层走班”教学内容难易程度接近学生的接受能力水平,学生学习起来就会觉得比较轻松,兴趣浓厚,从而使每位学生都能保持最好的学习状态,都能学有所获。

“走班分层”教学对于中学阶段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有很强的推动作用。学生在经历了小学阶段的学习,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的差异已呈现出来,另外同一年级不同班级学生的智力水平也参差不齐,分层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操作时,可先对同一年级的学生进行一次综合调研摸底测试,根据综合测试结果在全年级范围内把学生分别从不同的学科(尤其是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学科)分为ABC(即差、中、好)三个层次。教学时,同一时间由不同的教师分别讲述ABC三种不同难度的内容,学生根据自己所在的层次到不同班级听课,挑选最适合自己接受能力的教学内容。这样,就充分利用了教学资源,让“后进生学得好,优等生吃得饱”,为每个学生提供最适合其特点的教育。

2、同一班级,内容分步。即使实行“分层走班”教学后,在一个层次里面的学生,仍有差别。为确保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学中既要有统一的要求,也要不同深度的分步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备教材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备学生。要分析每一个学生的不同特点,设计出不同的教学任务和目标。对学有余力的同学进行快节奏,大容量的拔高训练;对于基础较薄弱的学生,让其重点掌握基础的内容,教学中采用慢节奏,降低难度,增加坡度,最终让学生顺利达到目标。此外,教师还要运用练习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矫正。设计练习或布置作业时要设计“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必做题”是基础练习,让全体学生的必做;“选做题”是综合题或探索性问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

“同一班级,内容分步”的教学方法实用于基础教育的不同阶段,在小学、初中、高中各科教学中都有很强的操作性。例如,在语文教学中,同一班级的分层教学具体实施:1)根据学生基础知识和能力,确立学生所在的ABC(即好、中、差)三个层次。(2)备课分层。因学生彼此在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距,为了达到普遍提高,全面培养的教学效果,在备课过程中,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步骤、教学方式到教具准备都坚持分别要与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相适应,既保证“面向全体”,又兼顾“两头”,使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能满足这三类学生需求。(3)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强化目标意识,做到课前提出各层次的学习目标,课后进行目标检测。另一方面又要把握课堂提问策略,让各类学生有表现机会。通常在讲授新知识时提问中等生,利用中等生认识上的不完善,把问题展开,进行知识的研究;在突破重点、难点或概括知识时,发挥优生的优势,启发全体学生的深刻理解;在巩固练习时,检查差生的理解程度,便于及时查漏补缺,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和巩固知识。(4)作业分层。作业可分为由浅入深的三个层次,即基础题、提高题、拨尖题。在分层练习中,积极鼓励低层次的学生向高层次突破,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5)考核分层。考核分层考核包括单元检测和阶段性检测。注重信息反馈和检测分析,确保各类学生都达到预定的阶段目标。

学生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总是随着学法的掌握、知识的积累而呈现出动态变化。一段时间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综合智能状况,调整学生所在的学习层次。这样循环往复,学生永远处在一个“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有激励性的目标”刺激下,学习的积极性也时刻处在一个最高点,有利于最大限度挖掘学生的潜力。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