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如何让学生在美术学科中尽快提高欣赏探究能力截止时间:2016-09-08
  2. 作业要求:
    要求图文并茂!
  3. 发布者:张凤娟

如何让学生在美术学科中尽快提高欣赏探究能力

张凤娟 已推荐!

提交者:赵敬     所属单位:召陵区万金镇鞠庄小学     提交时间:2016-08-26    浏览数:1     



如何让学生在美术学科中尽快提高欣赏探究能力



【作业】--赵敬/小学美术2/召陵区



 美术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任务之一,二十一世纪美术新教材实验给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现自身素质的机遇,也更深刻地体会到创新式教育的理念。在美术课程改革过程中,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和认识大大提高,小学美术教育也呈现了一个崭新的局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直觉性,挖掘艺术灵感。



  直觉性是艺术灵感的重要特征之一,儿童绘画是最为典型的直觉反映。例如: 在教学《春天的色彩》一课时,先让学生欣赏有关春天的图片,除了让学生直观感受春天美丽的色彩,同时也让学生想象身临其境时所能听到的声音。学生想象力非常丰富,有的说:"我听到了河里流水哗哗地响",有的说:"我听到树上的小鸟在叫",有的还说:"我听到草原上的羊在咩咩地叫"。我还引导学生观察大地上有哪些美丽的花草树木?孩子们又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有的说:"嫩嫩的小树芽",有的说:"青青的小草",有的说:"黄黄的小花"。这样,通过学生直觉感受和丰富的想象,挖掘他们的艺术灵感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另外,我认为儿童对色彩的认知主要也是靠直觉,特别是生活中那些色彩鲜艳,对比强烈的事物最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儿童都喜欢色彩丰富鲜艳的物象。但是,有的儿童性格内向,喜欢简单、朴素的色彩,他的心灵世界是宁静淡雅的,表现在画面上的色彩就单纯朴素;同是一个儿童,也许他昨天情绪悲观,今天情绪舒畅,那么,他在这两种情绪下表现出的作品色彩也就截然不同。所以,儿童画作品色彩鲜艳杂乱未必好,而色彩简单杂乱未必就不好。



  二、尊重学生感受和体验的自主性



  要表现作品的独特性,先要保证感受和体验的自主性,这是培养学生个性的重要方面。在教《捏泥巴》一课时,我利用陶泥让学生尽情的用手去做自己想做的东西,用心追寻自己的梦想。课前我是这样考虑的:在儿童所喜爱的各种游戏中,玩泥巴大概算得上是最受欢迎的游戏。而且看他们玩泥巴,你能感觉到孩子们心灵的快乐。泥巴到了他们手里,一开始并不去想做什么器物,而是先尽情地游戏一番。他们将泥巴拍一拍又搓一搓,压一压又团一团,刚要捏出个像样的东西他又一顿团拢重新开始,总之他是在用手也是用心来体验泥巴带给他那份软软、湿湿、凉凉的感觉,只有在这种感觉得到完全满足后,他才会考虑用泥巴干什么。我想如果能将他们的作品烧制成型,使其成为快乐童年成长的见证和永久的纪念,那该多好呀。



  三、着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所谓审美能力,就是对艺术作品进行审美判断和评价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遵循审美规律,不能替代学生来感悟和认识,而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开展讨论,让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我宁愿把教学速度放慢,也要多给学生设计一些感受审美对象的活动。因为,审美能力是美术课上的一个重要培养目标。它的完成有赖于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我在教《滚动乐园》这一课时,课前让学生事先带一个苹果或橘子,也可以是自己的玩具篮球或排球。让他们触摸和感知,等他们再作画时就不是那种只是从结构上理解的了。对于一年级小同学来说首先是感情的培养,其次才是知识和技能的训练,这样做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作业质量也提高了许多。这说明学生有了审美能力,作业反而更生动。然而,学生仅有审美能力是不够的,还应该鼓励他们说出来。有了语言的表达,就会强化他们的审美主见。所以我就让他们充分的发表看法。学生在这样的交流中吸取营养,相互启示,进一步强化自己的审美能力。有了审美能力的提高,才谈得上为知觉、情感、理解、想象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在上美术课时,要注意学生创作潜能的开发,真正给学生探寻知识、探究问题的空间,要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实践,在探索中取得经验、提高认识、体现个人价值。因为学生在美术活动中,表现技能始终在探索中不断变化和创新。学生在活动前并没有预想的结果,在探索中不断调整、变化,直至达到创造性的、个性化的、不断发展的目的。而教师在此过程中就应该不断针对产生的问题,因材施教,给予具体指导,当好学生的参谋,并不断给予鼓励。我相信学生在探索中增长才干,发展自己。学生自身接受锻炼,他们在自信心、创造意识、独立思考能力,与人合作能力方面取得的体验和进步。



  总之,儿童的绘画辅导是一项特殊的工作,它既不强行指令儿童"画什么"也不能"越俎代庖",教儿童怎么画。在新的教育形式下,教师应该像阿里巴巴那样,用"芝麻开门"的咒语,把"山门"打开,开启孩子们的心灵,去游览大千世界,然后给他们提供"车辆""舟楫";介绍各种可尝试的材料、工具和手法,以"装载"孩子们头脑中的"珍宝"。这种帮助孩子们发现世界、帮助孩子们找到某种语汇,并给予诚挚的鼓励,才是教师的主要任务。当孩子们信心十足地制作时,教师已经退居到观赏者的位置。教师的主导作用及学生的主体位置,应该在这样的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