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初中英语教学如何防止学生两极分化,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截止时间:2016-08-31
  2. 作业要求:
    文章不少于1800字,条理清楚,内容丰富,并能有效解决问题。
  3. 发布者:尹中英

初中英语教学如何防止学生两极分化,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提交者:方勤英     所属单位:召陵区青年镇初级中学     提交时间:2016-08-25    浏览数:1     

执教初中英语多年,我对两级分化现象深有体会,曾经听到有人这样总结:初一朵朵鲜花,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天上地下。这句话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初中学生学习英语的现状:初一学生刚开始学英语时热情高涨,内容也比较浅,因此学习成绩普遍好;初二时就有一些学生落后掉队,考试不及格者增多;进入初三后,成绩好的学生越学越有干劲,基础不牢固者学习上困难重重,上英语课味同嚼蜡,有的同学干脆就放弃了英语这门学科。每当看到这种现象,我的心情就非常沉重。我在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我们的教学到底怎么了? 
    经过认真反思,我发现大多数同学掉队都是从单词不会读、记不住单词开始的。鉴于此,从上一届新生入学后,我们就认认真真地进行了入门教学。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我做了如下几方面的尝试: 
    一、树立整体观念,以帮助每个学生学好英语为目标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不能因为偏爱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忽略了后进生,更不能只把学习看成学生自己的事情,谁想学就教谁。可以说,新接的每个班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差生。他们在进入了一个新的学习环境,都渴望在老师的教育和帮助下,将自己的成绩赶上去。事实上,没有任何一个学生不渴望在学习上体会到成功。正是由于老师的放弃,课堂上老师的眼里不再有他们,他们才会自暴自弃。进而成为课堂纪律的破坏者,最终沦为双差生。这种教训是刻骨铭心的,因此作为起始年级的一名教师,我们一定要珍惜我们手中的每一棵幼苗,力争让每一个孩子都爱上英语。 
    二、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 
    方法对头,则事半功倍;方法不对,则寸步难行。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它完全不同于我们的母语。作为农村学生,又缺少一定的英语语言学习氛围,要学好它,确实不易。英语学科,从单词、短语到句型、语法,要记忆和掌握的东西太多。另外,听力、阅读、写作能力的提高也决非一日之功,非下苦功夫不可。但光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还不够,还必须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就以英语单词的学习为例,经过多年观察,我发现不少英语初学者采用死记硬背、数字母的个数记单词,而不是把它当作一个整体来记忆,如记dictionary这个词,就把它分解成d- i- c-t-i-o-n-a-r-y来记忆。这样记单词既费时又费力,在初一刚开始时词汇量少,还可勉强应付。但随着课程的不断深入,词汇量不断增加,负担越来越大,许多学生由于不堪重负而放弃了对英语的学习。由于英语学科成绩太差,每年中、考失利的学生不在少数。可见,正确的学习方法有何等重要。在入门教学时,我是这样做的: 
    (一)在教单词、句型之前,先进行音素、音标教学。不仅教会学生根据所教音标拼读单词,还要按拼读规则拼写、记忆单词(因为学生在小学阶段已学会汉语拼音,音标的作用相当于汉语拼音。而且英语又是拼音文字,音标与单词的写法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只要教会音标,拼读单词对他们来说已不是难事)。如果语音教学的基础没打好,就会形成不按照读音规则记单词的发音,而是借助汉字或想象出来的符号帮助记忆,完全脱离了单词音与形的内在联系。语音是语言的基础,学不好语音,英语学习就全处于被动的地位。怎能学好英语呢? 
实践证明,提前教音标的班级到了初一下学期大多已会拼读单词。这就有效地避免了机械记忆“积重难返”的弊端,学生易于学,也为教师节省了大量用于教单词的宝贵时间(因为教师只注意检查、纠正学生的读音错误即可)。 
    (二)通过句型、课文(短文)去理解、记忆单词,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即英语教学法中的意义识记法。 
    (三)倡导学生间的相互帮助。老师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可以利用学生间的互助。例如,让学生相互纠正单词的发音、互相检查背诵、讲练习过程中相互找错等。为此,在安排同桌时,我都有意识的让优秀生和一个成绩差一点的学生同桌。前后桌也都是成绩好点的同学和差一点的同学相互搭配。实践证明,小组合作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在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前提下的学生互助,被帮助学生是喜欢的、乐于接受的。学生间的互帮互学,应该是教师个别化教学的补充,也应该是教师要充分利用好的一种教育资源。作为教师,我们应当指导和运用好这种教学方式。 转贴于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http://www.hi138.com    (四)教会学生学英语的方法。教师不仅会教,还要善于教学生会学。我们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只有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了,才能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减少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再以学习单词为例,一味地教读是难以学好的,只有教其会学才能学得好。 
记得一位同事对我说过这样一件事,他为了让部分初二年级差生读好一篇课文,他连续教了几十遍,学生还是读不下去。可见,教会学生自己学习的重要性。 
    三、采取各种方法,提高学生学英语的兴趣 
  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十分重要的。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需要兴趣,因此对于学生,首先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兴趣成为学习的动力。《基础英语》的作者埃克斯利说:“凡是能激发学生喜爱英语的方法则是最好的方法。”心理学有一条原则,学生感兴趣的东西最容易记牢。一个学生对一门学科有了兴趣之后,他就会知难而进,孜孜以求。但如果学生在一开始就失去了兴趣,就会缺乏学习热情,就会造成大面积的英语教学质量下降,导致两极分化现象的产生。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我主要采取了如下做法: 
    (一)上好第一节英语课,唤起学生学习英语的欲望。 
    英语有一则谚语:Well begun is half done.(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当课堂上放起Good morning to you!这首英文歌曲的时候,学生听着耳熟的曲调,脸上洋溢着骄傲的神情,然后竟大声跟着唱起来。唱过几遍后,学生们情绪非常高涨,个个跃跃欲试。这时我又趁热打铁向他们用英汉对照的方式讲了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及要求,课快要结束时,又学习了How are you ? I’m fine , thank you. And you? Nice to meet you.等几句日常用语,学生的兴趣第一堂课便得到了激发。 
    (二)努力创设活跃的课堂气氛。 
    一节课四十五分钟,学生能否一直保持注意力而不感到疲劳,就要看教师的课堂设计是否合理。课要上得有新鲜感,教师就要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充分利用多媒体、录音机等多种教具教学,学唱适合他们的年龄特点的英语歌曲活跃气氛。此外,课堂上应安排一些符合初中生心理特点,又与课本有关的比赛,如男女生PK记单词、短语及句子,这种方式能充分激发学生的荣誉感及学好英语的强烈愿望。 
    (三)广泛开展课外活动,加大语言实践量。 
    外语教学应主要放在课内,向四十分钟要质量。但要学好英语光靠每周几节英语课是不够的。所以,我们还要大力开展课外活动,加大语言实践量。众所周知,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根据这一原则,我们经常开展单词拼写、朗读、听力等竞赛,组织学生唱英语歌曲、办英语墙报、用英语讲故事、开展英语诗歌朗诵会等活动。另外,给他们讲一些英语国家的文化、风俗、语言习惯、礼节和其他一些趣闻等。 
    课堂上,我们还根据实际做部分英语游戏。英语游戏是训练口语技巧和巩固词汇、语法、发音的有效手段,做英语游戏可以增进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通过游戏,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还能增进师生间的情感,它是课堂教学的延续,也是学生对所学知识具体的运用。 
    (四)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使之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念。 
    众所周知,学生在开始学习英语时都有满腔的学习热情和极大的兴趣。随着难度加大,很多同学感到英语越学越难,越学情绪越低,甚至失去学习信心,这是造成两极分化的又 
    一原因。所以,在英语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首先要注意目的性教育,有追求才有动力。其次是对学生要热情,时时处处关心学生。学生好比一棵幼苗,要想让他们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教师应该使他们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及时给予帮助。对于成绩差的学生,采取宽容态度,对于初学英语的学生来说,由于受母语等其他因素的干扰,不可避免地会犯下这样那样的错误。如果学生一出错就指责,那么只会使他们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而成为学困生。但体谅学生学习的难处并不是撒手不管,而是要满腔热情地关怀他们,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对于他们学习中所有存在的问题进行热心的帮助。学生才会迎难而上,进而喜欢上这门学科。 
    以上是我们的一些粗浅的看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也一直在尝试和努力着。防止两极分化的任务非常艰巨,可能不是我们一时的努力就能杜绝的。但我相信,只要我们一直去努力和尝试,就可能使更少的孩子沦为差生。这样看来,我们现在的努力不就非常有意义了吗?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