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优秀的学生,不尊重老师? 原文地址: http://www.bzrw

发布者:何文杰     所属单位:琼中中学     发布时间:2016-08-22    浏览数:0

很多老师都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越是那些成绩好的学生,越不搭理老师,越是那些班上的差生,对老师越热情。原因何在?                 

 
1.老师自身的素质问题
 
我一个同学说过:“全校的老师,我敬佩的,也不会超过五个”。他们学校是北京的一所不错的学校。我确实也深有感触,原来我们系的老师,课讲得不错的,只有几个。有一个老师,基本上不下课去,听课的人寥寥无几。因为她根本讲不清楚,很多学生都找系主任反应不要她上课。我们高中有一个化学老师,完全管不住学生,一节课只讲一道题还讲不清楚。上课都是在吵架,很多学生联名上书给校长,要求换掉他。大意是:高中很重要,不能误了我们的前途。再看看山区的小学老师,有很多都是民办教师,水平最多也就是个初中生。
 
在这种情况下,也还是不愿意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很多时候,连最简单的题都要讲错,被聪明的学生看出破绽。有时候学生提问,解答不出来。这样,就容易被学生看轻。
 
初级阶段的学习,老师很重要,学生基本上都是跟着老师的方向走。所以一个年级的很多平行班,成绩最好的和成绩最差的平均分可能相差20分以上,可是到了高级阶段的学习,平均分就不会拉那么远。因为到了高级阶段,老师的作用逐渐削弱,很多学生都有了自学的能力。很多优秀的学生,大部分的知识都不是从
 
老师那里学来的,而是自己摸索出来的。甚至,很多时候还会推翻老师的观点和理念,所以,优秀的学生更容易发现问题。发现了,对老师就不再仰望。                   
 
 2.老师角色的变化
 
老师从来都是一个清贫的角色,古时候一些老师甚至都不能养活自己。有少部分老师,借用购买复习资料的机会,或者是额外开小灶,或者是逢年过节的机会从学生那里获得收益和礼物。对于送礼或是请吃饭的学生就格外关照,对于没有表示的学生就冷淡。在一些落后地区,还有一些老师,整天浑浑噩噩,得过且过,不负责任,上课让学生自习,自己却在打牌打麻将。不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学生的成绩一塌糊涂,一个班能考及格的都寥寥无几。这样的老师,怎么会得到学生的尊重?
 
 3.心胸狭窄,嫉妒学生
 
有一个老师,应该也能算是B的老师。原来在一个学校工作,后来B被调到政府部门,貌似是比这个老师日子清闲一点。其实,那也只是表面现象。后来,B再见到那个
 
老师,那个老师就不理她。B
 
想,毕竟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自己还是晚辈,于是就主动跟那个
老师套近乎,那个老师终于理她了。可是,每次说话都泛着酸味,像祥林嫂一样说着同样的内容。看到B
 
加班晚回家,就显得幸灾乐祸的样子。看见
B迟一点去上班,就开始各种询问。这样的老师,不理也罢!
 
4.家长的原因
 
学生的家长是各种各样,参差不齐的。有部分家长,当着孩子的面数落老师术业不精水平不高,不断指出老师的错误,把老师贬的一文不值的。不配合老师的工作,专门护着自己的孩子,把孩子成绩不好的责任全部推到老师身上。对孩子拳打脚踢,却让
 
老师跟他讲道理;听任孩子在家骂娘,却让老师教他知书达理;在家里搓麻打牌不管不教,却让老师叫他天天向上;跟孩子炫耀家财万贯,却让老师教他发奋图强。
 
5.社会变化的冲击
 
在以分数来衡量一个老师或一个学生的前提下,老师和学生为了分数都不可能过得轻松。所以,老师总是板着一张脸,开始上政治课。有一部电视剧里的班主任,为了学生的成绩,什么方法都用上,活脱脱成了压榨工人的周扒皮。学生们当然不喜欢,背后都给他起绰号。从80后开始,受到先进思想“民主、平等”的影响,很多年轻的学生,开始质疑和挑战权威。80后质疑权威,90后挑战权威,00后无视权威。这就是为什么人越来越难管的原因。
 
老师,是权威的代表,在思想越来越解放的今天,权威随时可能被推翻。人们追求的是平等,固守权威,高高在上,没有真才实学,不会俯下身来倾听学生内心的声音,容易用分数来给学生贴上好学生和差学生的标签。
 
老师苦大仇深的样子,满满的负能量,学生也会避之而不及。有很多老师还会使用暴力,被打过的学生,如果不作心理疏导,永远都会记得,也许也会怨恨。还有一些是语言的暴力,年少的学生总是很脆弱,也许一句无心的讽刺打击责骂的话,就会给学生带来伤害。因为,小时候,老师的话,就是金科玉律。网上经常有报导某某学生因为受了老师的打骂而自杀的,现在的学生确实脆弱。
 
美国社会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在《文化与承诺》一书中,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三个时代。在“前喻文化”中,晚辈主要向长辈学习;“并喻文化”中晚辈和长辈的学习都发生在同辈人之间。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技革命的蓬勃发展使整个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社会由此进入了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的“后喻文化”时期。“如果说过去存在若干长者,凭着在特定的文化系统中日积月累的经验而比青年们知道得多些。那今天却不再如此”。米德在文章中如是总结道。
 
 在“后喻时代”,学生通过网络或其他手段会比家长、老师更早、更多地获得信息,当学生对事物的感知与教师所教知识发生冲突时,学生会大胆或无情地对教师的“教育”进行评价或批判。   
 
后喻时代教师观念的转变更是教学观的转变。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学不再是输与吸的活动,而是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动机,让学生挖掘自身潜力而实现掌握知识的目标的双边活动。教师也应当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网络时代,教师的角色会被学生自己、学生父母、因特网等所取代。
 
学生需要的不再是灌输知识的教师,而是引导者,即告诉学生应该学什么,往哪儿发展,剩下的就靠学生自己创造性地发挥了。任何枯燥的说教都是事倍功半的。后喻时代教师的知识观转变也不可或缺。知识就是真理的时代已经远去。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知识急剧更新,很多从前的观点都被推翻。作为老师,应该站在时代的前沿,做时代的弄潮儿。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自古以来,老师都应该受到尊重,不能否认,老师为整个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成就了很多优秀的人。可是,在社会日益发展的今天,老师的地位逐渐下降,甚至出现学生和家长打老师的情况。很多大学毕业的人,都不愿意当老师。即使当了老师的,也拼命想跳槽。
 
自古文人多落魄,可是,古时候的文人能得到很多人的景仰。现在,一个教授还不如一个镇长吃香,造成这个局面的原因很多。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除了老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以外,也需要全社会营造一个尊师重教的氛围,路漫漫其修远兮!


原文地址: http://www.bzrw.net/fansi/6149.html#ixzz4I33eu2rw

推荐理由:"可能我们很多老师都有此感触啊!很多老师都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越是那些成绩好的学生,越不搭理老师,越是那些班上的差生,对老师越热情。原因何在?"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