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总结 > 正文

作业标题:研修总结 作业周期 : 2020-11-25 2020-12-31

发布范围:全员

作业要求:

根据网络课程学习及实践教学内容,写一篇研修培训总结,不少于500字,有具体案例,严禁抄袭

发布者:管理员王老师

研修总结

提交者:学员冯丹    所属单位:长郡雨外洪塘    提交时间: 2020-12-31 05:13:04    浏览数( 0 ) 【举报】

 研修心得

                                                                                                 长郡雨花外国语洪塘学校  冯丹

在此次的网络课程学习就像一次教育远征的修行。在信息技术日益革新的时代背景下,网络研修让我从宏观和微观,理论和实践的角度重新认识了英语教育教学应该如何更好地走下去。作为一名一线的英语教师,落实到自己现阶段的具体任务,就是如何以英语核心素养为基本指导思想,在听、说、读、写各个阶段整体贯穿而实施。如梅德明教授所说,“随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的正式颁布,我国英语教育进入了一个以学生为中心、以德育为魂,以核心素养发展为目标的新时代。”

许多专家都做了系列讲座,特别是听了刘小红老师关于《基于英语核心素养的文本解读方法》和《文本解读案例分析》后,加深了我对阅读文本解读的整体性和延伸性的理解。刘老师以人教版《新目标》中的许多案例为支撑,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如七下Unit6的阅读文章为例,对比了3位老师的设计内容,2位老师是阅读课,采用导入,读中,读后,作业环节的模式,另1位是阅读写作课,采用导入,读后,写作,作业环节的读后拓展模式。前2位老师的教学设计在快速阅读和精读环节都侧重从语言点的角度进行解读,问题重细节的查询。细读每一个段落完成when,where,who,what,why的细节问题。这种重语言、轻能力的提问方式与从前的我惊人一致,这样的阅读课堂既没有培养学生思维品格的训练,也没有关注到文章作者的写作意图。而第3篇的设计关注到了教材中文本的题材,设计了一个报道,假如你是一名记者,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人是如何庆祝端午节的,要求学生写一篇报道。该教师有别于前两个案例,关注到了教材中文本的体裁,设计了新的情景,设计了一篇有关端午节的报道,这样的文本解读既有的放矢,又让人耳目一新。通过案例的对比,刘老师引出了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文本解读方法:1.细读文本,在语篇中认识语言知识传递的意义;2.创设真实语境,建立文本和生活的练习,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3.关注文本的体裁与体裁,把握文本的语言和结构特点,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4.关注文本作者的写作意图,把握其意义,提升学习能力;5.精心设问,挖掘文本的主体意义,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6.多解读文本不盲从,多一点质疑精神,多一些创新想法;7.探索文本文化价值,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这7点紧紧问绕英语学科素养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与文化意识展开。她例举了很多案例来充分说明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指导的文本解读,是以单元为整体的主题设计,课时之间都是围绕统一主题,环环相扣,密不可分的。

基于教材中文本解读的方式,我在学习过程当中不断思考,在平时以单元为主题的话题阅读训练当中,是否也可以用刘老师提到的这7点文本解读方法进行渗透。以课外练习中,八上单元话题阅读“The Giving Tree”这篇阅读表达进行了一下尝试。

1. 根据单元话题和主题来确定重点词汇和句型。这个练习单元是围绕文化意识-价值取向展开的。读前展示两张图片,年轻的树和小孩,年老的树和老人,比较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 在进行文本解读的时候,发现随着小男孩不断长大,他对待树的态度也在慢慢发生了变化。据此,可以创设一个情景,假如你是小男孩,你可以向你的朋友诉说为什么由刚开始喜欢树到后来一步步远离它?

3. 带学生读文本中树与小孩的对话,引导学生把握文体特点和风格。文本体裁为故事,设计可以围绕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展开。

4. 解读文本时,要把握作者的动机和目的。作者的写作意图由男孩和苹果树折射出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给予与索取的不平等关系。可以是亲情、友情、职业中的人际关系等。

5. 授课时,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The boy picked all the apples on the tree and left happily. Why was he happy?  If you were the boy,Will you come back to see the tree when he was sad? If you were the tree, will you be sad?通过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换位思考,站在人际关系不同的角度如何体会别人的情绪,沟通与理解?是无视它,还是积极去解决?

6. 文章最后提到In our real world, many parents are like the tree, and their children are just like the boy.”你认同这个观点吗?这里忽略了一个国别差异,中西文化中,亲子关系有不同的内涵和表现形式。通过质疑,可以让学生进行中西文化差异对比。

7. 阅读完整篇文章后,问问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学生有可能答是父母的原因,有可能是孩子的原因?有可能是社会的风气?可以继续延伸到当今社会的一些类似现象,如“啃老族”等等。那遇到这样的问题,应该怎样做?学生答案是不能只求索取,不讲奉献。还有同学说要孝敬父母,学会独立。这就是我们常讲的发扬优良文化传统。

    在实践当中,理论和现实的落地还是有落差的。但通过网络研修,专家们优秀的案例支撑给了我很大帮助,让我可以进行对比训练。正如大咖们说的,基于核心素养的文本解读和英语教学给老师们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新时代的英语老师,那就好好学习,多实践,多反思,使英语学科真正服务于学生发展和学习的需要。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20-12-31 09:12:46

研修总结

最新研修总结

推荐研修总结

热门研修总结

热评研修总结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