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初中思想政治教师,我一直在思索如何能够上好这门课程,使师生都能够在教与学中得到快乐,使学生真正将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实践中。思想政治课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品德课的兴趣,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达到教学目的?为此浅谈点滴体会,与大家分享。
1 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鼓励学生自觉“明理”
以往的政治课要使学生明理,教师大多都是照本宣读,或是居高临下地灌输说教,或是罗列大量的事例,教师只是强调自身的说教,而对学生学习内驱力的大小关注甚少,对学生的情感体验较为漠然。这不可避免的造成了政治课的枯燥、乏味,缺乏吸引力,也就无从谈及学生的主动自主学习。要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必须切实改变师生间的互动模式,把握好如下几个方面:
1.1 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在课堂上,对学科学习的态度是更加积极还是消极?对学科学习的自信心是更加强烈还是弱化?这些必须引起教师的高度关注,教师必须用“心”去与学生交流。教师必须以自己满腔的热情、乐向上的精神状态投身在课堂教学中,感染学生、激励学生激情满怀地参与课堂教学,成为学习的主人。
1.2 遵循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引导学生自主“论证”。我们要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见解,强调借助事实依据,尤其是要让学生将课前自己收集的相关材料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做到“言之有据”。我们不能教条地将结论先于学生的自主论证出现,我们也不该要求学生“迷信”教师或书本内容,要允许和鼓励学生敢于提出不同的观点,寻找、收集论证自己观点的材料。
1.3 选取指导学生明理的正确方法。在师生学习共同体中,教师既是学习者,同时也要担当好引导者的色。在指导学生明理方法的选择上,要尊重初中生身心的特点。对于初中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可多引导他们采用直观形象的方法。
例如讲述初三第三课《综合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改善》前,可让学生对本社区居民或自己的亲戚的物质生活或精神生活的变化进行调查,让他们在鲜活的事实面前,切身体会到改革开放的巨大作用,从而激发他们的爱意识,自觉参与各种爱国行动。也可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选用有关改革开放成就的资料片,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同样可以收到不错的效果。
2 重视案例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政治课程的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法律、政治、经济常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特别注意对案例的分析。案例的作用在于可以将枯燥的理论生动化,有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例如,在讲授《感受责任》时,笔者运用了毒奶粉的案例,展示了很多受害婴儿和受害家长的图片,学生受到了很大的震撼。然后,笔者引出责任问题:责任包括哪些?有的学生说:等我们长大了,我们有责任让父母过上更好的生活。有的说:作为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我们有责任保护祖国。有的说:当在街上遇到有困难的人们时,我们有责任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有的说:当好朋友犯了错误时,我们有责任去了解和宽容他们。通过启发式的教学,更容易让学生从身边的事例中了解什么是责任。对话式的交流方式,让学生和教师处于平等的对话地位,使学生愿意主动地认识和接受事情的本质。
3 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科学地评价每一个学生新课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身心健康,有知识、有能力、有纪律的创新型人才。
3.1 评价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发展。淡化考试的功能,淡化分数的概念,使“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句流行了多少年的话成为历史。
3.2 评价学生应该多几把尺子。尺子是什么呢?就是评价的标准,评价的工具。如果用一把尺子来衡量学生,肯定会把一部分有个性发展的学生评下去。
3.3 评价中应遵循“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学生在这种只有更好的评价激励下,才会不断追求,不断探索和攀登。这才是评价的真正目的。
以上几点是我在这一学期教学实践和学习时的心得。新课程改革已全面展开,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们应该尽快成长起来,不要怕摔跤,不要怕挫折和困难,要不断学习、反思,不断充实自己,积累经验,在实践中去感悟新课程理念,让实践之树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