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标题 :作业二:教学设计截止日期 : 2016-12-30
作业要求 :
要求:
下载附件《教学设计模板》模板填写内容, 围绕“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设置教学设计内容。要求每个栏目必须填写完整,字数不少于500字,内容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截止提交时间为12月30日,逾期不能提交。
为方便坊主审阅,上传的内容如果不含格式、图片、公式请直接复制粘贴至文本编辑框中发布,不能直接发布的请以附件的形式上传,文件名称以“单位+姓名+教学设计”命名,比如:河源第一中学张三教学设计。
【仅为建议,不做考核】按照教学设计方案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请同校老师帮忙借助手机、DV将上课的内容录制成“课堂教学视频“上传至本栏目下,录制时间控制在10-40分钟,内容可以是整个教学过程也可以是其中某一个指定的教学环节。
发布者 :项目管理员
提交者:学员曾益泉 所属单位:龙川县第一中学社区 提交时间: 2016-09-26 浏览数( 1 )
教学设计方案 |
|||||||
题目 |
离子反应(第1课)时) |
年级学科 |
高一级 |
课型 |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 |
||
授课教师 |
殷秀红 |
工作单位 |
和平中学 |
||||
教学目标 |
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引导学生从电离角度探究酸、碱与盐的定义。 (3)培养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分析、探究化学反应实质的能力 |
||||||
教学重难点 关键 |
电解质的概念,电解质导电条件。 |
||||||
教学方法 |
讲练结合
硬件:实验器材 软件:课件PPT
|
||||||
运用的 信息技术工具 |
硬件:相关的实验器材 软件:PPT课件 |
||||||
教学设计思路 |
通过对比实验“几组物质的导电实验”,初步形成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电离的角度得出酸、碱、盐定义→对应习题巩固。
|
||||||
教学过程 |
|||||||
教学阶段及时间安排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
||||
引入新课 |
[投影]几组物质的导电实验器材 |
学生跃跃欲试实验 |
为介绍电解质及电离概念埋下伏笔 |
||||
分析实验结果 |
让学生通过图片或录像,实验,从实体中抽象出概念。 |
通过对比实验“几组物质的导电实验”,初步学会形成概念的分析方法; |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让学生通过图片或录像和实验,抽象出电解质及电离概念。 |
||||
电解质导电的条件 |
引发学生讨论电解质导电的条件,加深对电离的理解。 |
总结电解质导电的条件。 |
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
||||
从电离角度探究酸、碱与盐的定义 |
从电离的角度得出酸定义。与盐的定义。 |
通过独立思考探究碱与盐的定义。 |
培养学生探究化学实质的能力。 |
||||
板书设计 |
|||||||
第二节 离子反应 一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1、酸、碱、盐导电的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 2、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如酸、碱、盐等。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如蔗糖、酒精等。 3、电离方程式: KCl == K+ + Cl― Na2SO4 == 2 Na+ +SO42― AgNO3 ==Ag+ + NO3― BaCl2 == Ba2+ + 2Cl―
NaHSO4 == Na+ + H+ +SO42― NaHCO3 == Na+ + 4、酸碱盐的定义。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