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作业二:教学设计截止日期 : 2016-12-30

作业要求 :

要求:

下载附件《教学设计模板》模板填写内容, 围绕“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设置教学设计内容。要求每个栏目必须填写完整,字数不少于500字,内容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截止提交时间为12月30日,逾期不能提交。

为方便坊主审阅,上传的内容如果不含格式、图片、公式请直接复制粘贴至文本编辑框中发布,不能直接发布的请以附件的形式上传,文件名称以单位+姓名+教学设计”命名,比如:河源第一中学张三教学设计。

【仅为建议,不做考核】按照教学设计方案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请同校老师帮忙借助手机、DV将上课的内容录制成“课堂教学视频“上传至本栏目下,录制时间控制在10-40分钟,内容可以是整个教学过程也可以是其中某一个指定的教学环节。

发布者 :项目管理员

作业二:教学设计

提交者:学员王孟    所属单位:东江中学社区    提交时间: 2016-09-26    浏览数( 0 )

教学设计方案

题目

乙酸

年级学科

高二级

课型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

授课教师

王孟

工作单位

东江中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乙酸的物理性质和乙酸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掌握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理解酯化反应的概念。

  

教学重难点

关键

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

教学方法

1.运用实验探究法学习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的特性;

2.引导学生探究酯化反应的机理;

3.通过对乙酸性质的探究,能解释生活中的相关问题,形成学以致用的思想。

运用的

信息技术工具

硬件:电脑、投影仪、多媒体、电子白板

软件:PPT、视频播放软件、FLASH

教学设计思路

新课程强调从生活中学化学,从化学回到生活实际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来解决新问题,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让学生以发现者和求知者的身份出现,以实验和客观事实作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基础,以实验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问题,把课堂交给学生,使之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学生设计实验、实物感知、图表数据分析和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共同讨论。最后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性质解答相关问题和日常生活中的有关现象,学以致用,从而深化对知识的理解运用。

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及时间安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情境创设

请一位学生上讲台表演哑剧,剧情是吃鱼不小心误将鱼刺卡在喉部,喝一口醋,鱼刺变软变脆,顺利咽下。设问】  

 吃鱼的时候不小心误将鱼刺卡在喉部,为什么喝一口醋可使鱼刺变软变

学生们觉得很新鲜,争先举手,(1)一位学生上讲台表演

   (2)其他学生观看表演

从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入手,凸显乙酸是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并为“乙酸的性质”内容埋下伏笔。

学生觉得能说出问题的所以然,开口说又说不上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2.感受乙酸

【讲评】酯在我国历史悠久,2000多年来,作为烹调无味之首,丰富着食物的色、香、味,将我们的生活调理得有滋有味。而这其中功劳最大的成分就是乙酸,普通食醋中含有3%-5%的乙酸,所以乙酸俗称醋酸,乙酸分布在动物组织内、血液和排泄物中。许多微生物可以将有机物通过发酵转化为乙酸,下面就来认识一下乙酸。

学生听讲,在意识里将乙酸与食醋联系在一起。

联系生活实际,揭示本课学习内容

【展示】

展示一杯乙酸溶液、一杯提前在冰箱里冻好的冰醋酸,及乙酸分子的球棍模型(表明C、H、O,学生传阅后大约5分钟后请同学举手回答乙酸的物理性质、分子式、结构式。

【板书】 一、物理性质

无色透明、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低温下可凝固成冰。(后补)沸点117.9℃ ,熔点16.6℃,易溶于水和乙醇。

二、分子式  C2H4O2

 三、结构式 CH3COOH

 (后补)官能团:―COOH 羧基

【总结】大家刚才通过近距离的接触乙酸,对乙酸有了初步的了解,乙酸是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沸点117.9℃ ,熔点16.6

学生近距离“感受”乙酸,

将球棍模型传入学生中间,要求学生能认识乙酸分子,知道其官能团。

3科学探究:乙酸的酸性

既然乙酸具备这样的结构和特殊的羧基官能团,那它会有怎样的性质呢?通过前面学习烃的化学性质,我们知道连接在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是不能电离的,由此类推,乙酸分子中连接在碳原子上的三个氢原子时不能电离的,但乙酸分子中连接在氧原子的那个氢原子能发生电离吗?乙酸是酸吗?我们又如何通过实验验证?请同学们提出合理的实验方案

【演示实验】

根据同学们设计出的实验方案,选一个最简单方便也是最多人想到的实验方案(如果能电离出H+,那溶液能试石蕊试液变色,说明显酸性)进行演示:

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盛有约2ml稀醋酸的试管中,观察现象。

【提问】

观察到了什么现象?通过现象能得到什么样的结论?

【板书】 四、乙酸化学性质

酸的酸性

【过渡】

    通过实验验证乙酸具有酸性。至此,哪位同学能解释上课开始提出的“吃鱼不小心误将鱼刺卡在喉部,为什么喝一口醋可使鱼刺变软变脆”的科学道理吗?(提示:鱼刺主要成分是CaCO3)

【板书】

CH3COOH+CaCO3CO2+ H2O+(CH3COO)2Ca

【探究】

1.以上反应事实你能比较出乙酸与碳酸的酸性强弱吗?

计一个实验,验证乙酸酸性比碳酸强。

课堂小练如果误服了碱性毒物,及时喝什么?

2.家中暖瓶或水壶的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用什么浸泡来清除?

学生对酸的通性了然于胸,同学们“照方抓药”,很快设计出实验方案

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回答:看到紫色石蕊试液滴入后变为红色,说明乙酸分子中连接在氧原子上氢原子能发生电离,乙酸具有酸性

学生回答:乙酸具有酸性,能与鱼刺主要成分CaCO3反应生成可溶性钙盐,致使鱼刺变软变脆。

学生回答:根据复分解反应“强酸可以制取弱酸“的规律,比较得出乙酸酸性比碳酸强。

同学们在老师尽可能多地提供试剂和用品下,分成4人一组,每人一份学案,实验后完成学案2。

锻炼学生动手能力,放大微观粒子,让学生直观感受,化抽象为形象,加深学生理解

构成悬念,引发思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突出结构对性质的决定作用

前后呼应,同学们在上课一开始形成的悬念得到实质性的解决

难点突破

【设问】乙酸在生活中用途这么广泛,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这么一个常识:炒菜或煮鱼时加点醋再加点酒,就会使得菜更香,鱼无腥。这其中又有什么奥【讲评】

 那是因为醋中的乙酸和酒中的乙醇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一种有水果香味的有机物乙酸乙酯,这个反应叫酯化反应。可是,常温下,乙酸与乙醇反应极为缓慢,据研究文献记载,要达到反应平衡约需19年。

【板书】2. 酯化反应

CH3COOH+HOC2H5  H3COOC2H5+H2O

    (后补)

【过渡】

下面我讲给大家演示乙酸与乙醇反应生成乙酸乙酯的实验,大家认真观察,实验后完成学案3。

【实验】 在一直试管中加入3ml乙醇,然后边振荡试管边加入2ml浓H2SO4和2ml乙酸,按图3—17

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缓缓加热,讲产生的蒸汽经导管通到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后提问学生:添加试剂顺序

实验中加热和加浓H2SO4作用

实验现象

 为什么要将蒸汽通到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

乙酸分子与乙醇分子式以什么方式结合成乙酸乙酯分子的?

【讲评】

 这五个问题大家都回答得很好,老师想补充两点: 一、浓H2SO4的作用是吸收反应中生成的水,促进反应平衡右移。

二、乙酸分子与乙醇分子的结合方式可以用同位素原子示踪法展示给大家看

【多媒体展示】模拟演示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CH3CO18OH和CH3CH2OH),注意键断裂和形成的位置

【总结】

师生互动,教师以酯化反应的部分“酸失羟基醇失氢”出对子上联,请同学们对出下联和横批,以此总结酯化反应的部位、速率和酯名称、分布等。

学生听讲

     图3-17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回答:

先加乙醇,再加浓H2SO4最后加乙酸

提高反应速率(脱水和吸水作用)

看到液体分层,上层呈油状,并闻到香味

乙醇和乙酸溶于Na2CO3溶液中,乙酸乙酯在饱和Na2CO3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利于分层

脱水结合

学生听讲

学生看多媒体播放

同学对此饶有兴趣,很快议论开

联系生活实际,让同学们从乙酸的用途引出酯化反应

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增强对乙酸进行酯化反应的认识,以事实为依据认识新物质。

以动画的形式,让同学们在脑海里形成酸失羟基醇失氢的思维。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从宏观到微观的自然科学思维方法

5.课堂反馈

【课后练习】

   酯化反应的产物是酯,很多鲜花和水果的香味都来自酯的混合物,上网查找生活中有哪些是用酯来作香料的。并且完成学案4

课堂最后以轻松、活泼的气氛结束

板书设计

  乙酸

一、物理性质

无色透明、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低温下可凝固成冰。沸点117.9℃ ,熔点16.6℃,易溶于水和乙醇。

二、结构

1.分子式  C2H4O2

2、结构式 CH3COOH

(后补)官能团:―COOH 羧基

三、化学性质

1.酸性⑴遇紫色石蕊变红

⑵与碱反应

⑶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⑷与活泼金属反应

⑸与部分盐反应

2.酯化反应

老师评语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