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教案及课件

发布者:蔡宗学     所属单位:谷城县紫金镇中心学校     发布时间:2016-10-31    浏览数:0

教学目的:

1.抓住菲利普夫妇态度变化,理解小说表现的主题思想;认识社会现象 

2.培养学生比较思维的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3.理解人物形象培养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人生观。 

教学重点:

抓住菲利普夫妇态度变化,理解小说表现的主题思想;认识社会现象 

教学难点:

理解人物形象培养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人生观。 

教具准备:幻灯片、幻灯投影仪、电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课前评测: 

①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最主要的是什么?人物、情节、环境   人物是小说的灵魂。 ②小说的情节由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构成。 

③描写人物的方法有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和神态。 2、导语:  

马克思、恩格斯说:“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别的联系了。” 马克思说:“货币能使各种冰炭难容的人亲密起来,迫使势不两立的人互相亲吻。” 

由这段可看出,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什么关系呢? 

生答:纯粹的金钱关系。金钱能使水火难容、势不两立的人亲密起来,同样,也能使亲密无间的人如同陌路。这节课我们就来看一个“嫌贫爱富”的故事。 

二、作者作品及相关知识简介: 

莫泊桑:19世纪法国著名的小说家。他出身于没落的贵族家庭,当过兵,做过小公务员,目睹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人物,所以他有深厚的创作基础。他写过几部有名的长篇小说,但成就大的还是短篇小说,特别善于写揭露资产阶级社会道德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就是其中的一篇。 

背景资料:1880年短篇小说《羊脂球》问世,轰动法国文坛,是作者的最佳作。长篇小说中最出色的是《一生》和《俊友》。短篇小说《家人》、《两个朋友》、《项链》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有短篇小说约300篇、长篇小说6部、游记3部和其他一些作品。 

三、检查预习: 

1、自读课文后,把文中不认识的字写在黑板的左边,认识的同学就把拼音注上去。  

       拮据  栈桥   煞白   撬开   诧异   牡蛎   褴褛   衣冠   手帕   哲尔塞岛 

2、积累下列词语: 

①糟蹋②褴褛③拮据④衣冠整齐⑤郑重其事⑥与日俱增⑦迟疑不决⑧十拿九稳⑨莫名其妙⑩为期不远 

四、感知内容: 

分段提示:可以按照本文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或按“盼”、“赞”、“见”、“躲”,将课文分为四大部分。  

  讨论明确:第一部分(1——4),盼。  第二部分(5——19),赞。第三部分(20——47),见。第四部分(48——49),躲 

①浏览全文,找出全家人对于勒的不同评价。 

按顺序排列好 

贫:坏蛋、流氓、无赖、分文不值 

富:正直、有良心、好心、有办法的人、救星 贫:小子、家伙、老流氓、贼、讨饭的 

②小说前前后后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对于勒不同的称呼

因为于勒当初花了菲利普夫妇的钱——于勒到美洲赚了钱,不仅愿意还他们钱,而且还可以多给他们钱——破产又失去了钱,又可能要回来花他们的钱。 

③当他有钱时家人的心情如何?——盼 当他无钱时家人的行为如何?——避 

五、讨论: 小组合作探究 

过程:学生先独立选择探究品味点,思考批注,然后在小组内探究、讨论、交流。 

1、菲利普一家如此盼望于勒归来,那么,于勒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为什么要这样焦急的盼望他归来?小说在此设下悬念。请大家速读第二部分(4——19),分析思考:在菲利普夫妇心目中于勒是个怎样的人。 

于勒    行为不当   坏蛋 流氓 无赖 (从前)分文不值   打发他到美洲去 (现在)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 

“于勒一回来„„境况就不同 

2.引起菲利普夫妇“恐怖”的最根本原因是? 

“于勒叔叔把自己应得的部分遗产吃得一干二净之后,还大大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 

3. 为什么要这样焦急的盼望他归来? 

于勒成为全家唯一的希望,是因为:于勒来信表示“希望能够赔偿„„损失”,从而“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 

4、同样是“于勒”,为何菲利普夫妇对他的评价先后不相同,亲疏前后不一致?判断的标准是什么? 金钱。 

小结:第二部分是故事的发展,写菲利普夫妇夸赞于勒。作者用对比手法,概括介绍了于勒去美洲前后不同的情况和菲利普夫妇对他由“恐怖”转为“希望”的心理变化。 

.分析人物形象 

1指定五位学生分角色朗读22——47段;角色:叙述者(我);父亲;母亲;船长;于勒。其他同学圈出写菲利普夫妇语言、动作、神情等的语句,仔细揣摩体会。  2 教师讲析并板书:  

1 这几段的情节可概括为这样一个过程:猜疑——肯定——恐怖——愤怒——躲避  

2 关于菲利普: 动作、语言的描写揭示人物心理、刻画人物性格,使我们看到菲利普是个虚伪、势利、自私、冷酷、只认金钱不认人的势利者。  3 关于菲利普之妻克拉丽丝:  

 和菲利普一样,美梦刚破灭时,她内心惊恐,神态异常,语无伦次。正是人物自己的语言,使读者看出了她唯利是图、自私、冷酷的性格特征。  

4 关于于勒:  

于勒成为穷水手,不外乎挥霍无度或竞争失败,既出乎人们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他从小“行为不正,糟蹋钱”,沾染了资产阶级的恶习,很容易挥霍浪费、入不敷出;而竞争失败,也是资本主义社会中司空见惯的事情。他的一生,可以概括为:年轻时浪荡,中年时得意,老年时沦落。  

(5 关于“我”  

与菲利普夫妇认出于勒后的“恐怖”、“愤怒”相比,“我”的同情,体现出青年人的善良、纯真。  

3 小结:这是故事的高潮,写菲利普夫妇看见于勒。面对已沦为穷水手的弟弟于勒,菲利普夫妇的态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创造性思维 

1如果菲利普夫妇在船上发现一位百万富翁像于勒,他们的表情将会怎样?他们夫妇之间将进行怎样的对话?请你抓住人物特征,写一段文字,再来一次出人意料的结局。 

2.假设破了产,又重新穷困潦倒的于勒找到菲利普一家的门上,将是怎样一种情景。口头叙述,适当描绘。

推荐理由:"1.抓住菲利普夫妇态度变化,理解小说表现的主题思想;认识社会现象 2.培养学生比较思维的能力、分析概括能力;3.理解人物形象培养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人生观。"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