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研修作业要求截止时间:2016-10-24
  2. 作业要求:

    题目: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已经将信息技术手段结合到自己的实际课堂环节中,请根据以往经验,联系本次培训的课程内容,分享在培训课程中您认为值得大家学习和推广的知识点及应用,并简要叙述这样的信息技术手段与传统教学相比有哪些优势?您又是如何应用的?

    作业要求:1、 认真阅读作业内容,分享有价值的信息技术知识点或应用技巧,优秀作品将在项目主页获得展示机会
                   2、 字数不少于500字,要求格式清晰,页面整洁
                   3、 作品必须为原创,且与本次培训课程内容相关,发现抄袭一律视为0分,且直接取消项目最终评优机会
                   4、 请务必于截止日期前提交作业,过期将无法补交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研修作业要求

提交者:孙艳     所属单位:谷城县粉阳路小学     提交时间:2016-09-20    浏览数:3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妙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新颖、先进的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在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的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优化课堂结构,改革旧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显著提高学习效率。它不仅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独有的、开阔的学习和活动环境,又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观察、思维和实践的机会,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

       一、创设意境,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信息技术集“声、色、画、乐”于一体,色彩丰富的画面, 生动可感的声音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意境,学生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触手可及,引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唤起强烈的探索欲望。学习便成了一种轻松愉快、主动求索的过程。

        二、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积极性起决定作用。一旦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就能唤起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而计算机集文字、图形、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体,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之感,使表现的内容更充实,更形象生动,更具吸引力。形象逼真的屏幕图像和动画能将教师用语言和教具演示难以解决的问题进行形象化处理,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从而使学生更易体会到事物的本质。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图文并茂、动静相融的教学情景,促使学生脑、眼、耳、手、口等多种器官同时接受刺激,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交互式的计算机技术为学生的主动参与提供了条件,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可以说,直观性教学是学生产生创造性思维的源泉。

        三、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觉得运用信息技术网络环境下的人机交互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建立起学习者和认知材料之间的直接联系,是开展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方式。它的优势在于能够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满足不同学生认知水平和认知风格的需要,促进智力和思维的发展。

       信息技术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方式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与计算机之间的相互对话完成的。学生获取知识,包括新概念的提出、知识重点的展开和难点的化解以及知识的巩固应用,都需要亲自动手操作。这种方式符合儿童喜欢的自主参与、探索、创新的心理特征。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调动学生积极性。由于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自然就形成了确认自己的学习成果的心理定势。加上多媒体网络所提供的生动活泼的多媒体信息,又不断刺激学生对新信息的探索与提取,使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的创造活动中。

       总之,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有助于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