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发布者:李学蓉     所属单位:建始县附属学校     发布时间:2016-08-26    浏览数:0

    

       小组合作学习并非简单的小组讨论。它是一种有组织的、系统的、有结构的教学组织形式。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首先,根据教学班级情况划分小组,一般810人一组,小组成员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学生个性尽量平均分配,不能出现高智商组,也不能出现低能力组;其次,赋予每个小组成员固定的职责。组长和副组长负责全组的总体安排,,掌握小组学习的进程;每个小组成员都要有自己的责任区,有自己必须做的必不可少的工作。再次为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可定期交换分工,也有得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要通过适时地点拨和引导,使学生意识到,一个小组就是一个独立的群体,每一个小组成员都是这个小组的一分子,小组的健康成长要每一个成员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小组成员之间相互的帮助、提携、合作、促进。小组的点滴进步意味着小组成员每个人的努力,也意味着大家共同的荣誉。


      我觉得,当教师的引导语经常关注到群体的活动时,学生的合作意识就会慢慢产生;当教育评价也经常关注到小组的发展时,学生的团队精神就会逐渐得到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需要教师不断的引导和培植才能逐步形成,要使学生在小组的成长中逐步感受到在集体中生活和学习的愉悦,会客观的看待个体与集体的关系,产生集体的荣誉感。


       总之,学会合作交流是新课程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如何组织有效的合作学习,是广大教师都在积极探索的课题,我们要积极思考、敢于实践,致力于合作学习的潜心研究和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良好学习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要通过不断的指导,长期的熏陶,通过相互探讨,不断反思、校正,才能逐步走向成熟。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