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发布者:何显敏     所属单位:建始县茅田民族初级中学     发布时间:2016-09-11    浏览数:0


现阶段课程改革的实践证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英语教学有着明显的优势,它不仅能够创设直观形象的语言交际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促进学生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培养;还可以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拓展知识视野和信息容量,明确教学任务,优化教学过程,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也有助于让学生掌握和运用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营造一种轻松、愉快、适度紧张的课堂气氛,教学相长,师生互动,既密切师生的关系,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然而,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应该始终仍处于辅助的地位,它不能代替教师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的作用,在如何进行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合理运用、怎样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如何通过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等诸多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在教学实践探索和创新。

一、转变教学观念,克服不良倾向。   

就现阶段英语教学的实际而言,应该避免以下几种不良现象:一、不能及时更新观念,信息技术的事业多停留在偶然性尝试阶段。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先进性关键在于运用,但目前由于学校教学实施的滞后和教学观念的落后,相当部分的教师仍存在固守着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做法,备课授课中缺乏探新意识,舍不得花时间,花精力,不求无功,但求无过,以图省事,致使相当多的可利用资源闲置,学生只能在公开课、观摩课、竞赛课中感受信息技术的奥妙乐趣,电化教学演变成点缀赛课的亮点。二、机械性重复使用媒体,喧宾夺主,削弱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媒体设置取决于具体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只有讲信息技术于课程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才能真正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然而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往往简单地认为选用媒体愈多就愈受欢迎,效果就会愈好,为电教而电教,在备课时,制作教学课件的时间往往远远大于钻研教材的时间,片面地追求教学课件的豪华精美,甚至把各种媒体罗到叠加一起,应有尽有统统搬运到课堂上使用,在组织教学时,教师往往只顾点击鼠标,却忽视了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学生一会儿看视频,一会儿听录音,一会儿又浏览网页图片和文字信息,盲目随从于课件内容的欣赏,场面看似热闹,情感体验充分,但学生的主体地位却受到严重削弱,语言技能训练却没有真正地道锻炼和提高,课堂教学最终成了教师精心设计的表演秀,而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指导作用却因此大大削弱。  

二、把握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原则,构建师生互动的高效课堂。   

在目前初中英语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教师应遵循有效性、实用性、启发性的原则,紧扣课程标准,立足学情实际,将课程资源的开发、信息技术的运用与课程内容、教学目标进行有效整合,以发挥重要的辅助作用,促进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图文结合,拓展知识视野,创设直观情境。搜集整理教材、图书和互联网上有关图片、视频、音频资料,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帮助学生在众多的资料积累中直观地提取有效信息,更好理解课程内容,为语言交际、问题探究和综合实践活动做好铺垫。在课程资源的选择和运用上,教师还可以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实际,将学生的主体性和生活实际作为重要课程资源引入课堂教学,比如可以利用数码相机、手机等拍摄学生的英语会话与交际情境,制作成视频在课堂上展示,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同时,还应注意对图片和影视资料进行精选和编辑,注意控制视频的时间长度和有效信息容量,以适应课件的实用性要求。任务展示,方法引领,组织语言交际。结合教学重点合难点,明确学习目标任务,展示问题情境,组织读、说、听、写等方面的语言训练,将知识学习转变为能力培养,让学生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学习的过程,同时给予学习方法的引导,对学生的学习和交流活动进行激励性的评价,培养学生在语言交际中的合作意识和探究思维。知识梳理,归纳总结,揭示结构线索。教学总结时,通过比较、联系、归类等形式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加深学生的词汇、语法、句型等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运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总的来说,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的重要教学支撑手段,在多媒体环境在组织英语教学,如果运用得当,实现与课程内容有效整合,不仅可以实现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也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作用紧密结合起来,同时提高师生信息技术的素养,最终实现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运用的双赢,这也恰恰是评价信息技术与课程是否实现了有效整合的重要标准。  

三、优化英语学习环境,拓展课堂教学,促进综合素质发展    

从电化教学的角度来说,课堂教学之外,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教学延伸,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拓展学习的视野,提升学生在读、说、听、写各方面的能力:1、利用复读机、学习机等学习工具,进行语言的模拟和听说训练,通过模仿和纠错,强化语言的记忆和运用;2、利用电视媒介扩大知识视野和学习情境。教师可以推荐学生观看央视希望英语、英语新闻播报、英语歌曲MTV、原版外语影片等各类节目,将知识积累、兴趣爱与好英语学习紧密结合,拓展英语学习的途径。3、把握时代脉搏,充分运用现代网络资源,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师生互动交流。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网站和网页供学生浏览和搜集资料(由于网络信息良莠不齐而搜集和辨别信息往往费时过多使得教师的推荐和引导必不可少),还可以利用校园网、BBS论坛、远程视频音频对话、电子邮件等网络互动平台,通过英语留言、信件、会话等形式实现师生之间语言和情感沟通,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师生之间的了解,又能强化教师在学生学习中的指导作用,锻炼学生语言运用能力。4、根据教学内容组织专项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综合运用能力。比如制作幻灯片,组织开展好书推荐、明星档案、图片(照片)解说、短剧表演、演讲比赛等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语言环境,创造让学生积极参与和展示自我的机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创新思维和合作意识,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训练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总之,掌握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新时期教师的基本素养,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合理有效渗透,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语言交际有良好辅助作用,充分展现了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有效整合在现代课程改革实践中的优势。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当新课程改革实践由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突破与创新向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时,英语教师应该与时俱进,深入学习和运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立足课堂教学实践,不断探索和创新,提升专业素养和现代教学技能,充分展现英语教师的教育敏感、教育机智和教育艺术。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