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讲评中的“八到位”

发布者:郭自朝     发布时间:2016-09-20     浏览数:2 置顶 精华

   试卷讲评是数学课中的一种重要课型,通过试卷讲评能快速完成查漏补缺工作,巩固和提高所学内容;通过试卷讲评能提高解题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复习效率.因此试卷讲评是一个重要的不可忽视的教学环节.传统的讲评课,老师往往采用从试卷第一题开始逐题讲解,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不分轻重,费时费力;有的老师把试卷中出错率高、得分低的问题一一细讲 ,这种方式看似有效,但容易形成满堂灌一言堂,并且存在以下误区:(1)就题论题,重结论轻过程;(2)重应试技巧轻思维方法;(3)重教师主导,轻学生主体;(4)重解题模式,轻创新思维.再加上讲解形式单一、缺乏趣味性,学生听讲时很难保证都做到全神贯注,效果自然是事倍功半,因此,常常有老师发出这样的题目我都已经讲评过了,学生怎么还不会做啊?的感慨,把责任推给学生.其实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想一想谁在考场考试?这个问题,然后思考讲评什么?如何讲评?.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笔者从下面几个方面谈谈对试卷讲评的看法.

一、批改统计到位

   教师首先自己要对试卷进行独立限时的试做,这样能了解每一道题包含的知识要点,体会每一道题的解法与难易程度,同时估计学生的薄弱环节及普遍存在的问题.然后对试卷进行精批细改,对每道题做好统计工作.统计工作中要重点统计以下几方面:(1)妙解:每次考试中,我们都可以从学生中得到许多简洁巧妙的解法,统计后可以在讲评中分析、推广.这样既使其他学生学到了好的解法,又使提供解法的学生受到鼓舞,同时对教师本身也是提高.(2)错解:经过统计,可以透过错解诊断病因,使老师心中有数,有的放矢,重点突出,针对性强.同时,也利于教师今后的教学,因为学生出错的地方,往往是教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的地方.(3)个别问题:受时间等限制我们不可能对所有学生出现的所有问题都一一讲评,但个别学生出现的个别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势必影响学生的后续学习,甚至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统计纪录后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个别交流,这样既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符合因材施教,又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二、归类分析到位

   在做好统计工作的基础上,要逐一审查试题及学生做法,进行归类分析.

    1.按知识点归类.即把试卷中相同或相近知识点的题目归纳到一起分析,提示知识内涵和外延,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使学生对该知识有全面的了解.

    2.按思想方法归类.试卷讲评时要讲清讲透解题的通性通法,提炼和挖掘蕴含在解题过程中的思想方法,加深对常用方法的理解,搞清一些常用的数学通法应在哪些情形下使用?如何使用?使用时应注意什么?这样可使学生的解题思想方法得到进一步的积累和强化,并逐渐内化为他的个人解题经验,成为一种平时解题的自觉意识.

    3.按错误归类.就是老师在批改统计的基础上把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类整理,目的是讲评时帮助学生找出病因,弄清错误.学生的错误一般存在以下几种类型:

  (1)知识性错误:表现为基本概念不清,公式、定理、法则成立条件不明,应用不当.如忘记公式的适用条件,“集合”题忘记空集,“数列”题忘记常数列的特殊情形,“直线”题忘记斜率不存在,“函数”题忘记考虑定义域等,对这类错误一定要追根溯源,充分暴露,引导学生注重基础知识的复习与掌握.

(2)运算性错误:不仅仅表现为计算不准确即所谓的“算错”,还表现为方法选择不当,运算繁琐,解法不合理导致的出错.

(3)审题性错误:表现为审题不准确、不仔细、不全面、不深刻,对题目信息理解不透,忽视隐含条件等.

(4)不良习惯性错误:主要表现为卷面不整洁,书写潦草,解题过程不规范,粗心大意,讲评中应向学生讲清楚其错误危害,使学生端正态度,规范程序,力求解答完整、准确、整洁、规范.

    (5)审题性错误:表现为审题不准确、不仔细、不全面、不深刻,对题目信息理解不透,忽视隐含条件等.

    (6)不良习惯性错误:主要表现为卷面不整洁,书写潦草,解题过程不规范,粗心大意,讲评中应向学生讲清楚其错误危害,使学生端正态度,规范程序,力求解答完整、准确、整洁、规范.

三、暴露思维过程到位

   教师在讲评时首先要明确将来是学生进入考场,任何人不可替代.因此,一定要将思维的过程完全地暴露给学生,使学生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解题能力,不仅教给学生如何解?还要教会学生如何思考?

四、解题思想方法技巧小结到位

   题目讲评之后,不应该满足于教给学生如何求解,还应教给学生为什么这样解?还有什么类型的题目可以这样解?从解题中反映哪些数学思想或方法?这样便于学生形成解题经验或解题意识.

五、变化拓展到位

   最忌就题论题,平铺直叙,试卷中每题的形式虽然简单,但都有其教学过程.为了强化重点,教师应尽量挖掘试题本身的智育功能,适当变化拓展由会解一道题到会解一类题,使思维提高到一个由例及类的档次.

六、矫正练习到位

   讲评的根本目的是复习知识,纠正错误,弥补缺陷,巩固基础,发展思维,提高能力,所以通过上述讲评后设计一定量的矫正练习,为了更好地针对学生的知识缺陷、薄弱环节,矫正错误,可通过题组,设计一系列题目来纠正某一错误.

七、心理疏导到位

   由于学生学习压力大,考试时尤其在一些重要的考试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我们在讲评时也不能只顾对试卷上的知识性问题进行讲评,同时要对学生在考试时因心理问题出现的错误进行疏导,帮助学生掌握考试技巧,迅速提高成绩,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比如常常出现的计算粗心忘记公式题目看错等,其中相当一部分是考试时怀疑自己的能力,做过的题目没有把握,甚至做后面的题目还在想着前面做过的题目,这种做题时心中不静而导致的心理失衡致使错误的发生.这些问题看似是学生的心理问题,实际上这种现象发生次数多了容易挫伤学生学习兴趣,形成恶性循环.

八、错题到位

   “把学生做错的题目让学生自己做回去,试卷讲评并不是老师一味的,而应该首先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重做错题,重新思考错题,很多学生能在知道出错的基础上有新的收获,甚至能顺利解出正确结果.这样的题目老师就不要讲,应放手让学生去做、去悟、去订正、去反思、去总结.

   总之,老师若能有效地进行试卷讲评必可使学生走出题海,减轻负担,提高考试成绩.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