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信息技术上生物课

发布者:杨孟江     发布时间:2016-10-24     浏览数:0

利用信息技术上生物课
利用信息技术上了一节生物课。上完这节课,我突然有一种释然的感觉,“表演”终于结束,同时也开始了更深的思考。
1.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模式中“自主探究”存在什么问题?
为了使这节课达到良好得效果,做到万无一失,以免影响学校的评估成绩,我做了很多的前期工作:查找到远大于授课内容的材料,制成网页;同一授课内容在不同的班演练了多次;对学生的信息技能进行培训。学生上课的地点也从传统的教室变为在网络教室中进行,学生通过浏览教师的网页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为了弥补材料的局限,还加入了搜索引擎网页,后期又加入了bbs。根据不同的授课内容,学生操作的软件也有所不同。但在这样的课中我却有些迷失了。事实上,在其他班“演练”的时候,效果并不像示范课表现的这样好。问题主要是:①课堂效率极低②学生易偏离教学目标③教师学生普遍缺乏成就感④学生很快厌倦教学内容。
在“自主探究”这一环节中,我引导学生照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去做了,也看到学生已有了一种自主的学习方式和小组合作的学习的方式。可是学生是否真正在探究活动中得到发展?认真分析这种教学模式教学的实质,我发现,这其实是“换汤不换药”,只是从“书本上找答杂”转为“网络上找答案”,忽略了体验和探究的过程。
因此,我开始思考,探究学习的核心是什么?应该是“学”,光是动手活动还不够——学生们还必须有动脑的活动。在课堂上必须精心就“做”的过程和结果开展科学讨论,科学讨论一是要引导学生对探究的结果做出解释,二是要探讨发现的条件,也就是这一结论应用的条件和范围,这就需要重视分析和归纳,注重学习的迁移。
所以,要达到探究学习的效果,我们不必过于关注教和学的程序和形式,不能忽略了学习规律的研究。其实关键要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引导他们去思考,而不仅仅是着眼于教学的形式和手段的东西。
 2.怎样定位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地位?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依据主要是建构主义理论,该理论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变传统教学中教师的全权控制为新型教学环境下尽量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回归。
上完课,我发现其实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犯了一个错误:对学生过于放任自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来替代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对学生的思维训练缺乏科学安排,并忽略培养学生协作能力等现象,结果不但导致信息技术坏境下数字化学习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而且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并不理想,忽视了必要的师生情感交流。
学生能够动手上网,并不代表学会了自主学习。其实对学生的信息素质的培养更多地还要训练他们在短时间内对大量信息的快速浏览能力,把握文章重点的能力,提炼主要观点、评价分析综合表述的能力,下载发布信息的能力等。所以考查这个环节的关键是看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浏览网络、收集信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探索性学习的过程、方法,只有教学目的需要且学生通过适当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主动质疑提高了自身信息修养,提高了判断事物、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了良好的思维习惯,才能达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初步效果。
 3、怎样定位教师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作用?
 如今,我们经常说“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我想,不管在传统的教学情景中还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都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显得更重要。
那么,在我的课堂上,我是否注意到这一问题呢?
在“情景引入”环节,我首先播放与本课学习内容相关的视、音频材料。那么这就是创设教学情境吗?如果没有多媒体的支持,课堂是否可以达到一样或更好的效果?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不少学生对这种程式化的情境创设出现了厌恶情绪,不再有新鲜感。他们觉得视频文件虽然给他们带来了很直观的感受,但却少了自主的思考和师生的互动交流,感觉像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走,限制了学生的思路拓展。
这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教师在设计学生活动时就要注意体现教学重点,且使活动参与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活动参与后要达到意义建构的活动效果。因此不能只注重形式,而忽略了活动效果。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应定位为教学情境的创设者、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指导者、学习工具运用的帮助者、协作学习的组织者、意义建构的促进者。
 4、怎样处理具体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教学模式与其他教学模式的关系?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或模式都不可能是万能的。同时,每种教学方法和模式也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并要综合利用多种方法和模式,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其实,在我的教学中,多少会有些做秀的成分。有些环节,比如情景引入不一定非要采用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模式。传统的教学手法同样有它的优越性。如:传统板书能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在现代教学技术已成为常用教学手段的今天,传统板书的使用仍需保证。事实证明,我在其他班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一样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所以在今后的实际教学中,不能片面追求效果的最优化,不分课型、内容,不顾实 际教学需要,盲目使用各种媒体。我在观摩其他同事的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课堂教学中,发现,不少老师因技术崇拜而忽视教育规律,他们热衷于在计算机上模拟操作而忽视学生的实际操作,结果弄巧成拙,使课堂中的信息过多过滥,造成无效信息的泛滥,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不仅不能提高教学效益,反倒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落实。一些学科专家认为:“多媒体教学不光是借助网络、多媒体手段的独特优势,更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要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不能割裂。”我们在教学实际中看到教师把热情过多地落在具体技术手段上,在什么地方用,用多少次,好像用得少了就不是整合,用不出新招数就不够档次。北京师范大学的王鹏远老师指出:“不是所有的课都需要用多媒体、网络,不应该硬性规定用了技术加分,不用技术扣分,关键是看技术用的是否恰到好处。”
因此,在具体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过程中,必须贯彻适时、适量地使用信息技术的原则,正确处理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媒体的关系。
 5、在教学中应克服师生互动交流的淡漠性
 虽然,评课的专家和老师没有提出这一点,但我自己注意到了在教学中虽然重视培养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却不够重视“人-人”式的交流,缺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导向。bbs、电子数据、荧屏画面并不能完全代替师生间丰富的情感交流语言和教师具有暗示作用的体态语言。教学过程是动态的、发展的过程,时常会出现不可预见的情况。教学中过分依赖信息技术,全部教学环节由技术手段再现,用电子数据代替教师丰富的情感交流语言,用荧屏画面代替教师形体交流语言,使得传统教学方式下师生情感交流的优势荡然无存,反而使师生间产生一种“教与学的阻隔”,不可避免地抑制了教师与学生的创造力,必然会使他们丧失质疑、创新的欲望和能力。[2]虽然bbs等电子交流方式客观上摆脱了交流的时空束缚,缩短了交流的时间,扩大了交流的空间,然而这种纯粹的“人-机”式的电子交流容易使人感觉漠然和无趣,计算机终究只是冷漠的机器而不是有血有肉有情的人,毕竟代替不了人与人之间的零距离接触。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