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能有效提高教学与管理水平

发布者:许婧珺     发布时间:2016-10-25     浏览数:0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从出生开始,甚至还在娘胎里就已经接触到了书籍,从书本中获取知识,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为我们教师需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来提高自己。所以我们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承担着传播人类思想文化的重任,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

  记得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曾经有我们学校的教导主任孙敬文老师语重心长的说过,要记得多读书,各方面的书都要读,在教学上要研究好教参、教材,特别是刚参加工作的时候。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自己在教学上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神的领导的赏识。所以我感觉: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一言堂”已全盘否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教师要成为研究者、专家和名师。读书让我更深刻得体会在学生眼里,教师能够与他们平起平坐,他们的心理也就获得了一种平衡,这样的教师最能受到学生的敬重。学生乐意与我走近,常把心里话告诉我,向我诉说烦恼,向我倾诉困难,我因此常和学生交流,这不能不说是一笔最宝贵的财富。

  只有自己的专业知识、业务水平提高了,对教育教学工作才更加热心,态度才更加积极向上。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应用期日趋缩短,知识创新日趋鲜明,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吸取新信息、新知识、新理念,不断充实自己,始终站在知识的前沿;要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做到博学多才,与时俱进,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对所教学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自如,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文化知识,提升综合素质。作为教师,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精通本专业知识,还要学习与本学科相关的人文知识,如社会、心理、信息技术等,力求知识全面。

第一、 体会到了,作为教师要有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幸福应是一种内心快乐的状态。幸福是灵魂的事,肉体只会有快感,不会有幸福感。幸福的条件:良性的社会环境;感知幸福的能力,内心世界的丰富、敏感和活跃决定一个人感受幸福的能力。只有当教师学会领会学生的内心世界,并懂得如何作出恰当反应时,他就具有了师生人际智能,从而能提高教师工作的效能,自然也就能领悟到职业的快乐。

第二、在读书的过程中时刻警醒自我

教学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理性知识的传递过程,更多的是师生间感情交流的过程。教师工作之所以特殊,是因为他的工作对象是充满独特个性色彩的生命体,他们有思想、有情感,要想把学生教好,首先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

对于教师来说,爱是不可缺少的,只有以挚爱奠基,教师才会倾尽精力,激活智慧,把自己的全部热情,甚至生命献给他所热爱的事业和学生。从读书体会到“教师们都应有一颗不泯的童心,时刻保持着真诚、热情、乐观和积极,十分乐意与学生一起活动,一起游戏,一同欢笑,一同烦恼。”钱梦龙老师曾经说:教师只有始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才能以自己的心去发现学生的心。“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是魏书生老师总结的涵养性情的一条法则。这给予我的启示便是“教师要以平稳的情绪和愉快的心境投入工作,善于营造亲切、和谐的愉快的教育气氛,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激发他们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与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以名师们为榜样,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第三、从读书中我体会到“在合作交流中,不断提高自我”

  新课程标准非常明确地把“合作交流”作为营造新课堂氛围的重要目标。作为教师更重要懂得合作交流的重要意义。开敞胸襟,乐于交流句通,不孤芳自赏、不自我封闭。与学生亲密交往、平等对话、真诚交流,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埋诚相对,相互扶持。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身边的长者、名师的指名和帮助,团结的力量大,集体的智慧永远大于个体。豁然大度,宽以待人,不斤斤计较,不同行相轻,也同样是一名有效教师应具备的条件。不断的自我反思,不断提升,在合作交流中不断提高自我。

  第四、读书让我意识到:在干好教学工作的时候,也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教室本是个犯错误的地方。这一理念昭示着这样的原理:在教室里,学习是从问题开始的,甚至是从错误开始的;在教室里,学生们还不成熟,容易出错,出错是正常的,不出错反而是不正常的;教室体现的是对人的价值和精神生活的关怀与尊重,而不是压抑与抹杀。 教育应从宽容开始。学生就学不会与人为善

爱岗敬业,加强师德修养。由于教师的职业,是育人、塑造心灵的事业,因此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甚至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时刻注意自身道德情操的修养,通过言传身教,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为人的道理,帮助学生塑造健康人格,为他们今后美满人生铸造坚实的基石。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人,人是有情感的,需要教师的关爱和关心。教师要在生活上、思想上和情感上要给予关怀。用心育人,建立平等关系。因此,教师要学会缩短与学生的情感距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心理变化,要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体谅他们成长过程中的难处与烦恼;要建立起新型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拉近与学生的心灵距离,沟通情感,才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要无怨无悔!对教学过程负责。为了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要坚持经常学习时事政治、专业理论等;要多听课,虚心请教,学习别人的长处,领悟教学艺术;每上一节课,都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认真完成每一个教学环节。对学生未来负责。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又是环环相扣的过程,一个环节出现缺陷就会影响其它环节,从而影响学生的正常成长。因此,教师要立足当今,放眼未来,以苦为乐,甘于寂寞,充当人梯,为家长负责,为学生负责,为社会负责,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千秋大业负责。对学困生负责。帮助学困生是教学工作的重任,因为一个班级里面总存在学困生。对于学困生,教师在教学上、情感上应给予特殊的关顾,如课堂上多提问、多巡视、多辅导,对他们取得的点滴成绩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他们树立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要勇于摈弃旧事物、接受新事物,要敏锐地了解新思想,认真地研究新理论,主动地、迫切地学习新知识,开拓进取,更新观念,始终站在时代的潮头,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