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实践研修成果要求截止日期 : 2016-11-13

作业要求 :

题目:请在教学实践中,应用您或者小组打磨后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件上一节课,并将这一节课录制成课堂实录视频(如没有拍摄设备,可用文字记录),课后根据实践情况再次修订教学设计及教学课件,并完成教学实践反思,将修订后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终稿)、教学课件(终稿)和课堂实录作为培训成果资源包提交至平台。

作业要求:1、培训成果资源包至少包括三个作品:教学设计(含实践反思)、教学课件(PPT)和课堂实录,教学设计与PPT以附件形式上传,课堂实录从视频上传通道上传,请选择平台支持的视频格式。
2、教学设计请参照模板要求填写;教学课件需保证能正常播放查看;课堂实录以视频格式为主,无录制设备也可用文字记录。
3、所有作品必须原创,做真实的自己,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

4、请务必于截止日期前提交作业,过期将无法补交

作者 :培训管理专员

实践研修成果要求

2016-10-31提交者:学员何振丽浏览(1 )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现状分析教案

 

 一、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心理健康是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综合目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结果,近13%全球儿童和青少年在心理和行为方面存在问题,并且在近几年呈上升趋势。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当今家庭、学校和社会一个亟待关注的重要课题。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年龄大多在 1518 岁之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是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随着学习生活由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变,发展方向由升学为主向就业为主转变,面临职业竞争日趋激烈和就业压力日益加大的环境变化,他们有的人由于兴趣、情感、意志、习惯等非智力因素所致,学习成绩欠佳,中考失意,产生自卑;由于他们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长过高的期望给他们造成了过重的压力和困扰;职业学校学生由于社会偏见和竞争压力,心理健康表现令人担忧,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进而也影响其在未来社会中的生存与发展。

从目前现状看来,许多中职学校学生存在各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如荒废学业而沉溺网络游戏;不思进取反以差为荣;违反纪律以寻求刺激;面对挫折一蹶不振甚至自寻短见等等。这就是我们当今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那么道底什么是心理健康呢?

二、心理健康概念

在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上,心理健康是这样被定义:(看一看大家能不能理解)“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

 非常难理解,这句话换一个说法,就好理解多了: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你这个人与其他人相比较,发现符合你们这个年龄段大多数人的心理发展特点,那么你的心理是健康的,反之就是不健康。”举个例子:到了十一、二的孩子至少会交些好朋友,如果一个朋友都没有。那这个学生心理一定有问题!那么:怎样去判断小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呢?

由上面我们知道:小学生心理是否健康的应该是这样评判:“如果这个学生与其它学生比较,发现符合小学这个年龄段大多数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那么该学生的心理是健康的,反之就是不健康。”(因为,心理健康的衡量,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要求)有人会问:小学这个年龄段大多数孩子的心理发展具体特点是怎样的呢?我从小学生的学习、人际关系、自我认识、社会适应四方面进行剖析:就能知道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一班标准。

三、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

第一方面是学习: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心理健康的学生首先是能够学习的,在学习中获得智慧和能力,并将习得的智慧和能力用于进一步的学习。因此,与学习有关的心理健康的标准

1、是智力正常 一般地,心理健康的学生智商至少应该在80以上 不然,就是弱智,他就不能顺利完成学业。这样的学生不能算是心理健康的学生。

2、是能自我满足 这里所说的满足感,实际上就是一种学习上成就感。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程度的成就动机。有些学生,对自己的要求过高,一心想成为全班第一、二,结果总是对自己不满意;而有些学生却不想有所作为。认为反正自己不行,对自己丧失了信心,甘于落后。这种过于强烈和过于滞淡的学生不能算是心理健康的学生。因为大部分心理健康的学生都是能“保持在适中的水平上体验学习的成就感”能在学习中获得自我满足感,从而不断增强自信心。例如:有一学生考了65 非常高兴 因为他本来就只能考60分,65分对他来说已经能在学习上获得自我满足感。这就是一个心理健康的的学生。如果一个本来成绩是90分,考了65分,也嘻嘻笑笑的,不当一回事,甘于落后的话,这就不是一个心理健康的学生。

3、是能排除学习中不必要的忧虑。例如:有些学生考试不理想会产生悲伤情绪,考试前会出现焦虑。问题在于,心理不健康的学生一直不能摆脱这些不良情绪的阴影,结果焦虑过度,由其是低年段的学生,甚至害怕去学校,对学习产生逃避。心理正常的学生在学习中也有烦恼,会采取积极的方法,会摆脱这一消极情绪。

第二方面是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的学生既有好朋友,又乐于与人交往。能与父母形成亲子关系,与老师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同学形成较好的同伴关系。

我们常发现班级中有的学生乐于与人往,但总是交不到一个朋友,没人理他。这不能算是心理健康的学生。有些同学却喜欢独来独往,把自己封闭起来,这些都是人际关系不健康的表现,也不能算是心理健康的学生。

第三方面是自我认识。心理健康的学生,不但能了解自己,而且能接受自己,接纳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并努力谋求自己的最佳发展。甚至有些学生对自己无法弥补的缺陷,也能安然处之,有时还会自我安慰。有些学生,一次考试考砸了或做了错事之后,总是极力地找各种借口或对同学和家长隐藏。还有些学生就是不承认自己某些方面的缺点。这些都不算心理健康的学生。

第四方面是社会适应力。人是生活在现实环境中的,社会适应能力对个人的生活和学习有重要意义。所以心理健康的学生都能了解现实,正视现实。社会生活也能符合大部分学生的准则。生活和社会适应不良的学生容易产生出各种心理行为问题。 例如:有些高年段学生沉迷电脑游戏,沉迷虚拟世界里,对学习不感兴趣。这些都不能算是心理健康的学生。

以上四点,是我们评判学生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如果我们知道学生有心理问题,如何处理呢?这里有必要说一说心理健康水平的四个等级。

四、针对中职学生不同于一般普高学生的特异心理,中职学校要按照“全员参与、主体性、发展前瞻性、体验性、尊重与理解学生”五大原则,心理健康教育上采取以下应对策略: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根据德育大纲,中职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该课程面向全体学生,以课堂教学、专题讲座和自学相结合,以导读目标和案例为切入点,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和心理辅导,通过系统的学习,让学生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正确面对社会、面对人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应该是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操作性为一体的,这样才能学以致用,真正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减少心理障碍及其他心理问题,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2、成立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辅导与咨询工作

中职学校要成立心理咨询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由专职心理辅导教师负责,全体教师共同参与。

1)引导学生合理发泄不良情绪。由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育尚未成熟,情绪不太稳定,遇到挫折时如果不能及时得到发泄,可能引起不良后果。根据这一特点,应为他们创设合理发泄的渠道,防止不正当的发泄。较好的方法:一是让他们尽情倾诉;二是引导情绪转移,用积极情绪代替消极情绪;三是音乐抚慰,用优美、轻柔的音乐调节情绪。

2)淡化被动受教,培养自主能力。特别注意帮助学生形成自主能力,侧重于引导,鼓励,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帮助他们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

3)注意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行为习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自理性、自制性都还不够成熟,许多心理障碍表现都与不良的行为习惯有关。因此,对其进行调节时特别要注意行为习惯的训练,用严格的纪律制度规范其行为,帮助其一步步改正不良行为,养成良好习惯。

3、关注特殊群体学生

中职学校由于其学生的构成比较特殊,导致管理难度很大。中职学校要特别关注特殊群体学生教育教学,针对他们各自的特性因人施教:女生主要从“自尊、自爱、自信、自立、自强”上进行系统教育;特困学生通过给予各类助学金解决其在经济上的困难,让他们不因为家庭的贫困而影响学习。

4、以活动为载体,体验“成功”的喜悦,重塑学生性格

人们都有获得成功、避免失败的需要。学生取得成功,可以得到家长、教师的肯定、赞许,提高自己的自尊心。根据学校实际和各类特殊节日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如:感恩、文明礼仪、行为规范、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安全、禁毒、普法等。一年一度的冬季田径运动会、篮球运动会、校园歌手大赛、迎新春晚会、拔河比赛、专业技能竞赛等,这些大型活动的开展,让学生找回自信和自尊,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增强他们的综合素质。

5、在实习实训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中职学生对专业课尤其是专业实训课有浓厚的兴趣。因此,学校应以此为教育的契机和突破口,鼓励他们从初中的挫败中走出来,开始新的生活和学习。我们在实习实训中强调学生要接触社会、体验职业,引导学生进行职业心理调适,帮助学生巩固和强化积极的情感体验,克服不利于将来就业的心理倾向,正确对待职业选择和职业的变化发展,了解职业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培养职业兴趣、爱岗敬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从而适应以后的职业需要。

6、建立学校与家庭联系沟通机制

建立家校联系沟通机制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学校要随时把学生在校的荣誉及时告诉家长,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感受孩子进步的快乐,共同鼓励孩子继续努力。学生违反了学校的纪律(程度较为严重)也要告知家长,让家长配合学校共同教育学生。

中职学校学生的专业技能知识教育固然重要,但心理健康教育同样不可忽视。并且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中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的程度直接影响了他的学习态度,如不能正确地了解到他们的心理特点,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则容易引发学生的心理问题。因此,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改善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这样才能做到专业技能知识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辅相成,才能达到为国家、社会培养高素质综合人才的目标。

总之,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只是其中的一个,需要我们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加入,从多个方面加强引导,正面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采取更多行之有法的知识吸引学生,多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加多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积极的摸清学生的基本动向,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心理情绪等,多开展能够改变学生的行为的活动,并积极的组织学生参与学院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

  

老师评语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推荐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