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实践研修成果要求截止时间:2016-10-24
  2. 作业要求:

    题目:请在教学实践中,应用您或者小组打磨后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件上一节课,并将这一节课录制成课堂实录视频(如没有拍摄设备,可用文字记录),课后根据实践情况再次修订教学设计及教学课件,并完成教学实践反思,将修订后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终稿)、教学课件(终稿)和课堂实录作为培训成果资源包提交至平台。

    作业要求:1、培训成果资源包至少包括三个作品:教学设计(含实践反思)、教学课件(PPT)和课堂实录,教学设计与PPT以附件形式上传,课堂实录从视频上传通道上传,请选择平台支持的视频格式。
    2、教学设计请参照模板要求填写;教学课件需保证能正常播放查看;课堂实录以视频格式为主,无录制设备也可用文字记录。
    3、所有作品必须原创,做真实的自己,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

    4、请务必于截止日期前提交作业,过期将无法补交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实践研修成果要求

提交者:杨苗     所属单位:建始县业州镇石桥湾小学     提交时间:2016-10-14    浏览数:0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1. 师生谈话:说说在儿时曾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

    2. 教师导语:童年曾发生过的趣事令我们难忘,只要一想起它,我们仍会感受到一种快乐.今天我们要读的课文的作者就用手中的笔把童年趣事记录了下来,让我们走进课文,共同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板书课题:桂花雨)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 默读阅读提示,思考:阅读提示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3. 指人回答,明确:出示课件。
  4. 分同桌轮读,评议。
  5. 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记述了童年时候与母亲一起摇桂花的事情)
 三、合作学习,理解课文。
  1. 你喜欢哪几句话?你能想象当时的情景吗?合作学习。
  2. 汇报交流:如桂花树的样子,母亲送桂花的情景,摇桂花的情景等。
  3. 出示课件:师范读。学生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这下,我可乐坏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

我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4. 默读课文,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抒发了作者怀念家乡,怀念童年生活的感情)

四、品读体会。
  1.八月桂花,十里飘香。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可是母亲

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同是桂花,难道在不同的地方香

味就不一样吗?为什么?
  母亲这句朴素的话,与“月是故乡明”如出一辙。母亲每年都闻着桂花的香气,关注桂花,收获桂花,体验着馈赠桂花的快乐,吃着桂花做的食品,喝着桂花茶。桂花,已充盈她生活的全部空间。家乡院子里的这棵桂花树,是唯一的,是母亲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还会有什么可以替代它呢?桂花是没有区别的,问题是母亲不是在用嗅觉区分桂花,而是用情感在体味它们。一亲一疏,感觉自然就泾渭分明了。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家乡在母亲心中的分量。
  2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这句表

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个“又”字说明作者不止一次地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只是这次母亲的话使他又一次想起。淡淡的一句话,却传递出了作者对故乡桂花深深的怀念。家乡的桂花,是跟作者童年的快乐连在一起的,那种“摇花乐”和桂花雨已植进了他的生命,成为他幸福童年的最美好、最耐人回味的记忆。这恐怕是作者难忘家乡桂花的真正原因。
 
五、拓展延伸
  回忆一下童年的生活,有没有不能忘怀的人和事呢?说给大家听。
 
六、作业
  1. 写一写童年的趣事。
  2. 画一幅表现童年生活的画

 

教学反思:

一、激发兴趣,直奔主题

课前,我先让学生在校园里看桂花,闻桂花,对桂花有了初步的了解,由此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在学生通读了全文,做到读通、读顺、读准字音的基础上直奔课文的主要段落──第三自然段。

二、指导学生读出快乐

课文的第三节是重点段落,在这节中,我着重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摇花乐、父亲的丰收乐、母亲的助人乐以及母亲和全村人的浓浓乡情。开始我就设计了一个问题,你的生活中有哪些快乐的大事?学生发言热烈,觉得很开心,这时学生融入课堂中间,接着让后学生读中理解,理解中读,特别是学生扮演小作者,喊一喊摇花时的句子和缠着母亲要摇花的样子,学生很放得开,喊得入情,做得自然,效果很好,连我也被感染了,忍不住和学生一起喊,一起读。

附件

  • 桂花雨.ppt     下载
  • 桂花雨.doc     下载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