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心理活动课,增强活动意识、唤起学生的幸福情感体验

发布者:罗佳     发布时间:2016-07-27    浏览数:0

 
         斯普朗格曾说:‚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教育的目的是从生
命深处唤醒他沉睡的自我意识,将人们的创造力、生命感、价值感唤醒。情是打开心灵的钥匙,是沟通心灵的桥梁,幸福情感的培养依赖于心灵的感悟,依赖于一种对幸福情感的感知方式。‚体验教育‛强调的就是学生在活动中培养积极向上的心理。在实践体验中,学生的内心深处会产生复杂的心理活动。或爱或憎,或喜或悲,有对过去的认识或体验,再反思,再体验,也有心理矛盾的相互激荡和冲突。这样可以促进幸福情感发展,增强心灵感悟性,心灵体验可以不断增强人的情感洞察力、能体验和理解别人的内心感受。即常说的‚将心比心,换位思考‛逐步学会调节,控制自己的不良情感,扩大自己的幸福、积极的情感。一个人的积极情感增加了,消极情感自然而然就减少了。如老师讲《尊重生命》这一主题时,让学生扮演‚盲人‛和‚哑巴‛角色,两人一组,互相帮助,从讲台出发,绕教室一周,中间经过四个障碍物再回到讲台,在整个任务过程中,‚盲人‛不允许摘下眼罩,‚哑巴‛不允许开口讲话,只能靠动作相互传达信息。学生体验完华,把当时自己的真实感受写出来,并互相交流,在学生的发言中,有的同学说‚做盲人真不容易,过去看到残障人,只知道嘲讽他们,觉得好玩,现在真正体会到了他们生活的不易,要关注,帮助他们,关心他们……‛也有的同学写道:‚盲人整天生活在黑暗里不见光明,看不到阳光,看不到人世间的美丽,但他们顽强地活着。自己五官端正,身体健康已经是很幸福的了,要珍惜生命,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 再如:因为学习负担过重,中学生常会有沉重的心理压力,他们的思想压力常常来源于对学习现状的不满、不恰当的比较或过分注重结果等。所以在讲述《别怕,我们有办法》(缓解学生考试压力)这一主题时, 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并分组讨论:‚如果你可以过100年后再来看你现在的学习,那你会怎么看呢?‛要求学生进行思考、想像(思考5-10分钟),并把自己想到的答案写下来,然后进行讨论交流。学生们的想象力可谓丰富。当时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同学们争着发言:‚学习成绩好与不好都不要太在意,因为不同的人可以做不同的事‛;‚学习与不学习一个样,人都要死的‛;‚学习好与学习不好没什么区别,其实不见得学习成绩好以后生活就好过‛;‚学习太累会短命的‛;‚过了100年之后来看,我想他学习比我好我就不会嫉妒了‛等。所有的观点都陈述完后,老师接着让学生思考另一个问题:‚如果你是‘上帝’,掌控着每个高中生的学习,掌握着高考的‘发榜权’,你会怎么安排呢?‛(同样要求学生思考并写下自己的答案然后交流)。这个问题讨论的最后结果还是只能一部分人读清华北大,一部分人读普通大学,还有一部分人上不了大学等。通过这些问题的思考与讨论,学生们会有很多收获。第一,学生们暂时忘了学习的压力,大家都会很开心,因为在讨论时都是站在很久以后的立场来看问题,当前的功利性思维明显受到抑制。第二,学生们学会并体验以第三者的身份审视自己的学习生活。第三,学生学会比较客观地看待自己的学习,无论成绩好还是不好,这都正常的。第四,学生对学习结果的注重程度降低,功利性降低,并且还存在按自己的兴趣进行学习,使自己的学习进入幸福的情感体验状态中。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