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技术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及价值

刘钊 已在 2016-09-15 08:15 推荐!

发布者:石卫民     所属单位:阳新县附属学校     发布时间:2016-08-28    浏览数:13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的世界,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对于这一发展趋势,把信息技术引进课堂教学,不仅有利于加强教学的时代性,竞争性和开拓性,也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对他们今后成长为高素质的人才起着积极的作用。当然这也将是当前教育教学手段改革的一大趋势。本文就自己信息化辅助生物课堂和实验教学的实践经验,探讨了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优化教学过程,增加课堂密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数学理论的直观性,降低学习难度,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等等方面的优点

生物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其研究方向兼顾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它探究的是有生命的物体,让学生掌握的是生物的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有关知识,内容比较抽象。传统的教学手段对微观世界显得有些无助,而运用信息化辅助的多媒体技术则可将微观的结构和功能或者生理过程生动逼真地呈现给学生。丰富了课堂教学的表现形式和内涵,有利于学生建立生命规律与生命现象之间的联系,形成视听综合感官作用,变抽象的生物学问题具体化;枯燥的生物学知识趣味化;复杂的生命过程简单化,由于多媒体教学软件汇集了文本、图形、动画、声音、视频、音频等多种媒体信息,能创造出图文声像并茂、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能在短时间内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使学生获取动态信息,从而形成鲜明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学习效果,能变抽象为形象,变微观为宏观,变静态为动态,变不可操作为可操作,使“死”的生物概念、原理变成“活”的生物知识,多媒体成为形之有效的教具,使看不见、摸不着的微观世界和复杂的生理过程直观地显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大为提高。因此,在生物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是如虎添翼,事半功倍。

    一、优化教学过程灵活的驾驭课堂

    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师的备课环节中能充分挖掘教材深度,拓宽知识视野,又能考虑到不同层面的学生来设置课堂问题和练习。教师在预设计习方案时,可以适当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一定限度地布置学生网上查找资源知识,使学生能够从课本以外的视野中发现生物的奥秘,激发其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把课本知识、实践知识、网络知识融合在一起,这样预习的效果肯定明显,课堂环节也必然流畅。

多媒体教学为教师和学生的活动赢得了大量时间,可以在同一屏幕容纳多个画面,或将多个画面在很短时间内快速展示,用电脑下载或播放相关影视资料、图片,观看电视新闻或相关教学节目,可以扩展学生课外知识,了解当前社会现象和科技动态。同传统教学相比,大大节约了时间和空间,使教学内容更充实,形式更多样,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习效率。可以使课堂40分钟变得宽松,学生动手、动脑、辩论的机会增多,教学内容也得到了充分落实,练习、课堂检测时间宽松,对课堂教学中发现的问题能在有效时间内得到改正,教学思路也能及时调整,课堂教学效果得到不断提升。用电脑制作复习课(特别是专题复习)、习题课或总结课等课件,或用实物投影把复习提纲、知识网络、题目、试卷等内容直接展示在屏幕上讲解,可以减少抄题、解答过程板书的时间,大大增加课堂的容量,改变了以往单一的传授知识的模式,教学双边活动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尽情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围绕教师制定的方案展开有序的课堂活动,学生课堂中尽量是主人角色,教师适度指导,教学活动可以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进行。

    二、激发学习兴趣,轻松课堂教学

    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非是生来就有的,我们教师可以利用后天的环境熏陶,有意识的教育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生动、具体的教育,激发求知欲望。教师可以通过电脑从网络中得到丰富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甚至三维虚拟动画等用于课堂教学,制作课件,这样图文声像并茂,给学生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种刺激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给学生生动的,真实的形象,并引导学生发散思维,通过图片、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把活生生的生物展现在学生面前,教学方式方法灵活多样,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促使吸引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提高教学质量

如在讲述《血管与心脏》时,利用媒体动画和视频多侧面、多角度地展示心脏的动态收缩图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理解心脏的主要功能。随后画面进行动态分割,展示心脏的内容结构,适时引导学生观察心脏的几个腔、房,室壁的薄厚,与心房、心室相连通的血管,瓣膜开放的方向,血液的流向等。从而高效地解决了“四腔、血管、瓣膜、血液流动方向相统一”的难点问题,同时还能清楚区别动、静脉、毛细血管的知识等。这样生动的画面、丰富的内容,多样的问题和及时的反馈,为学生创设了课堂教学情境,提供了愉快和谐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参与求知的欲望,产生兴趣,提高效率。

    如讲到八年级上册《昆虫的生殖与发育》,本节课从内容与形式上来看,重点是观察家蚕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以及讨论蝗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再总结出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特点。我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首先准备好了“昆虫多样性”、“蚕的一生”、“蝴蝶的一生”、“蝗虫的养殖”视频资料,通过观看视频的方式引领学生进入教学,让学生感觉到昆虫的多样性,感受昆虫世界的神秘,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探索新知的欲望,使学生处于一种新奇、兴奋状态。

    在观看视频“蚕的一生”、“蝴蝶的一生”、“蝗虫的养殖”时,对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后,再进一步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得到答案,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本节通过观察、讨论、观看视频等形式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充分的感性认识,最后总结归纳出知识,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观察思考、表达交流、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生物学素养,体验到了生物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关系,感受到了生命的神奇与力量。

    在这样轻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归纳总结,并且做相关的练习和作业,只有这样在轻松接收了知识后得到巩固。

三、抽象事物直观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生物课虽是一门贴近生活、自然和社会的学科,但它又是一门科学性很强的学科。有些知识没有直观的教学,学生很难理会,因此作为生物教师我们必须力求做到化抽象为形象,化深奥为直观。要想实现这一目标,运用多媒体,充分发挥媒体的功能,把生物知识由“静”变“动”,由“死”变“活”,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形象化、具体化,把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和生理功能真实地展示在学生的面前。用好多媒体资源,这是一种事半功倍的教学,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减少不必要的消耗和浪费,达到加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如生命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将视频、图片、文字等结合起来,就可以把复杂的生命过程简单化、表象化,还可以利用动画将抽象的过程具体化,如光合作用的过程、细胞吸水的原理和过程、植物矿质营养的吸收和利用等过程,都可通过多媒体技术适时展示给学生。把生命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真切感受生命的真谛,感知生命的历程。又如在七年级上册“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一节时,其中的一个重点内容便是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这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理解的,通过flash动画的形式,用三种不同颜色的圆点分别表示有用的物质、没用的物质及细胞内部产生的废物,通过这三种圆点在细胞膜之间穿插的动画帮助学生理解这一重难点问题。实践证明,这种方式使学生更易掌握重难点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积极参与,学生自主探讨知识

    现代教育教学认为:所有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只有自主学习,才能帮助学生确立自己的尊严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所以我教学时有意识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相信、鼓励学生,创造一切可能的机会,帮助他们自主探索,通过实践来获得能力的提高。多媒体课件促使学生更自主地探讨知识,使学生学习更主动,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生物界是丰富多彩的,教材中内容的枯燥、概念的抽象以及在教学中无法实践的难题通过利用多媒体的模拟,以具体、形象、生动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眼前,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使学生更自主地去探讨知识,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多媒体课件使教学难点更易突破,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认识能力和思维有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教学难点也较多。比如我在教学八年级下册《保护生物多样性》一节中,运用视频资料“白鳍豚在长江中的生活现状”、“滇金丝猴”,了解人类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关注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探讨保护环境,减缓物种灭绝,我们能做什么?

    本节设计首先通过视频实例导入,以情感为切入点,在学生心目中留下保护生物多样性与保护我们生命一样的基调,通过具体的资料向学生展示出其他物种的灭绝将会影响到整个地球的生态平衡,会导致人类的生存困境,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深深的震撼。顺势引导学生讨论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同时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几个生态平衡被破坏、物种被灭绝的短片,学生们于悲叹之余,愤怒与焦急之情油然而生,按捺不住纷纷提出各种各样的保护措施。最后利用讨论结果学习国家具体制定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法律法规。树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念和基本的生态伦理道德观,让每一个未来的中国公民真正完成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艰巨使命,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生物素养。

    这样的教学方式,它不仅能使抽象的教学知识变得具体直观,生动形象,而且还有助于创设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兴趣盎然,充分自信的参与教学,真正做到由“要我学”转变为“我想学”、“我要学”、“我乐学”。 

五、优化生物实验教学,强化实验效果

随着学生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将越来越受重视。今后将有更多的学生在课外时间利用开放实验室,增加实验内容,或者做他们感兴趣的实验。这类实验可根据各自的需要和兴趣自行灵活安排,它具有时间和人数不确定的特点,一般很难有师资力量确保进行全程指导。同时,由于生物学实验内容丰富,一般是选做一些有代表性的内容。因此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实验演示课件,让学生领略一些新的仪器设备和实验方法,为将来在学科领域的发展奠定基础。

从无细胞结构且不能独立生活的病毒、亚病毒,原核细胞结构的细菌、古生菌,到具真核细胞结构的真菌、单细胞藻类等这些用肉眼无法看清的微生物,进一步深入到包含了生命全部信息的精巧的dna,以及细胞中最重要的两种生命大分子——蛋白质和核酸,这样一个绚丽多彩的生物世界用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是不可能演示给学生的。通过多媒体技术则可以以图片、flash动画、计算机辅助显微交互的方式,直观地展示出来,从而使学生能观察到微观实验中的各种细节,进一步了解实验的全过程。

利用多媒体技术,建立实验教学虚拟系统,可有效满足学生的实验要求。对于一些实验学时太长,或不能在实验室完成的实验项目,可以将其实验过程以虚拟动画的形式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达到真实实验的效果

六、优化课堂教学,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课堂教学运用信息技术,借助电脑、数码投影机和视频展示台等多媒体工具,在屏幕上向学生展示图、文、声、像相结合的精彩内容,吸引力大,渲染性强。生物世界,既有细微、简单的个体,又有庞大、复杂的生态系统;既有瞬间的变化,又有漫长的生长、发育和演化过程。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就可以实现微观放大,宏观缩小,瞬间变慢,历史重现,跨越时空,深入细微,纵览全局。还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现生物个体与系统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个体与环境之间、生态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这样有利于学生从微观上探究生物内部的结构和特征,从宏观上了解生态系统的发展和变化,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总之,信息化技术正在课堂内外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知识的生产方式和复制方式的变化正在影响着我们认知方式。生物是研究生命现象的一门科学,教科书中只能用从静态的图片、苍白的文字来说明,使活生生的生物好像失去生命力,而微观的现象由于受教学条件的限制又无法看到,抽象的知识无法理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恰好填补了这一缺陷,多媒体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多,技术也进一步的提高和成熟。,使生物学知识突然间变得有趣味性,也拉近了生物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知识性、娱乐性、新颖性结合在一起。但是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与生物教学质量的提高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因果关系。还要注意对课程的体系、教学方法、讲课艺术等方面进行研究。只有根据学科教学需要,才能实现教学相长,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对每一个教师来说,把多媒体技术灵活地运用在生物教学中,任重而道远。

推荐理由:"这是本人这段时间的学习以及结合多年的生物教学经验总结的一份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