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堂常规的要求

发布者:罗正阳     所属单位:阳新县经济开发区白杨中学     发布时间:2016-09-28    浏览数:0

体育教学常规是体育教师的行为准则,是教学管理工作的基本法则,它有利于促进教学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是提高工作效率和教学质量的保障。 一、体育教学规范 为了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规范体育教学,就必须加强体育教学的管理。因此,我们修定了体育教学规范。体育教学常规,是保障体育教学秩序正常的措施。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理论知识、技术、技能和发展身体,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上课前的规范要求 1.教师要熟悉《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掌握教学进度。备课中要认真分析和处理教材内容,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写好教案。 2.教师必须按照课本和教学大纲规定内容进行授课,不得随意更改教学内容。天气变化时,只要能按原计划上课,就应该坚持上课。若必须更改教学内容或停止上课时,要及时请示教导处,同意后方能变动上课计划。若遇到不能控制的社会性事件或自然现象(如室外课中途突然下大雨等),可监督学生上自习。 3.教师因故调课时(病、事、出差等)或请假不能上课时教导处安排代课。未经批准或手续不全者擅自离开教学岗位,按旷工处理。接受代课的老师须有教务员的调课单才能上课。 4.不得私自请人代课或代操。 5.教师上课前要着装整洁,精神饱满,仪表端正。教师和学生上体育课要穿运动服、运动鞋。不准穿西服、牛仔裤、大衣、不准穿皮鞋、高跟鞋、塑料鞋等有碍于运动的服装。衣袋里不装有碍活动和可能导致身体不安全的物品(如:剪刀、小刀、钥匙、笔、等硬质物品)。 6.教师课前不能饮酒,更不得满身酒气上课。课上教师不能吸烟,不准接听电话。 7.根据要求,提前一周备好课,不准无教案上课。 8、课前要进行活动器具的检查和场地器材的布置,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9、老师提前5分钟在校园内组织学生排队,带领学生到操场上课。下课组织学生排队离开操场并一直送学生进入校园后方算正式下课。 10、初一、初二必须按照教材和教学大纲进行备课、上课,教会学生完整的体育知识。 (二)上课常规 1、教师在授课中要仪表端正,语言文明,严肃认真,体育委员整好队伍,上课要“师生问好!”下课要“师生再见!” 2、准时上、下课,做到上课铃响,师生到位,下课铃响,及时下课。上课不得迟到、早退、无故旷课。严格学生考勤,对迟到、早退、旷课和缺课的学生应及时了解情况,查明原因及时与班主任联系,情节严重者及时上报政教处。 3、老师要宣布本节课教学任务和具体要求,养成良好的课堂教学常规。 4、教师的教学应严格按照教案内容教学,教师在授课时应自始至终组织好教学,不能离开教学现场。能够给学生做出正确的示范动作,做到精讲多练,集体讲解和个别辅导相结合。 5、教师口令要准确、宏亮、用普通话进行教学。 6、分组训练时要学生合理有序,不能自由活动。要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培养学生自治、自理能力。 7、要科学、有序地开展教学活动,把握每节课的运动量、强度、密度,不提前下课和拖堂,在课堂上的每时煤刻都是在讲解或训练,而不是休息或自由活动,更严禁“放羊式”,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 8、体育课有其特殊性,老师要处处为人师表,对课堂上不遵守纪律的同学,不准体罚和变向体罚,要循循善诱,进行耐心说服教育。 9、教师加强安全措施,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并做到上课时有预防措施,并及时记录在教案上。 (1)根据教学内容和气候条件,教育学生认真做好准备活动。 (2)认真检查所使用的场地和器材。体操课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做好教学中的保护与帮助工作。 (3)投掷项目的教学,每次课都必须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 (4)长跑练习和测验,要考虑到可能会发生的问题,预先采取相应措施,一旦发生事故要及时抢救和妥善处理。 (5)课的结束部分要做好整理放松活动。 (6)经常向班主任了解情况,对于有身体原因的学生要特殊对待。 10、特长生训练要正课一样对待,要有计划与教案,教师必须一直跟随学生训练,不得离开训练场地。 11、学期结束做好各班学生体育成绩的评定工作。考试、达标成绩的统计和记录等工作必须规范化操作。教师应严格考试纪律,不得擅自更改考试内容、放宽考试标准,对学生要一视同仁,不得营私舞弊。 (三)课后要求 课后要认真总结本次课教学方法,并加以修正,写好课后小结。如果在课堂上发生事故或出现教学器材的损坏,应及时记录并向教导处报告。 (四)音乐教学对学生的考核与评价 1、考核评价应以体育大纲(课标)的教学目标为依据,以平时考查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2、考查方式,可采用技能测试为主。 3、学业成绩经过综合评定,采用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等。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