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和误区

发布者:钟合莲     所属单位:经济技术开发区附属学校     发布时间:2016-10-17    浏览数:0

浅谈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和误区

    随着信息技术教学走入数学课堂,广大数学教师越来越重视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课程有机结合,建构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的最优化,许多老师并没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行有机结合,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学的优势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在实践中存在着许多误区:注重课件“外表美观”,忽视其“内在实用性”;注重演示教学过程,忽视数学规律的分析探索。所以,信息技术既有优点,又有缺点。

一、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学的优势

    (1)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有法,妙在得法。由于中学生具有喜欢思考,好奇心强,兴趣广泛。因此,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课件不仅用来传递教学内容,而且还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有利于调节课堂气氛,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活动相结合,相得益彰。如在:“截一个几何体”的教学中,众所周知,利用图形可具体展示截面形状,但空间概念不强的学生对稍加复杂的图形就不能看得清楚、想得明白,而利用信息技术展示一个正方体截出三、四、五、六边形以及各种锥体、柱体的各种截面形状则可弥补这一缺点。它能够变抽象为直观,变枯燥为生动,使静物动起来,在学生面前展现了一个异彩纷程的图形世界,改变了数学枯燥无味的形象,从而使学生带着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愉快地接受新知识并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能动作用,提高课堂效果。

    (2)可以提高教学效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由于课件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所以根据学生的身心特征,挖掘教材中的情景要素,创设学生乐于接受,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去引导学生对所要探讨的内容产生浓厚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从而主动地学习新知识。恰当地运用课件,还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可以节省教学时间,增加课堂信息密度

    在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有时需要用较长时间写出一串长式子,画出图形或图像。有了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教师可以节省画图、擦墨板的时间,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讲授更多的内容,充实课堂,从而增加课堂信息密度。

    (4)可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运用能力

    计算机的运用是新世纪人们必备的重要素质之一。利用计算机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是信息时代对人们的要求。在数学教学中教会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如数值计算、作函数图象、求曲线的交点、求解方程等,不仅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需要。

二、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学的误区

    (1)  以“电子板书”代替“黑板板书”

    传统教学中,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及恰当的体态动作之屏幕更具有亲和力,师生间的交流之学生与屏幕间交流应为融洽、有感染力。另外,教师在板书、板画的同时不仅可以给学生一个视觉上的刺激,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得到一个短暂的思考、回味、休息的时间。若一节课的每一句话,每个问题都由屏幕显示,而教师则一味的翻页、解读,那么屏幕便代替教师成了学生的视觉中心,而没有了普通教学过程中的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融洽交流。这种信息技术形式的“满堂电灌”不仅无法正常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反而导致学生更疲劳

(2)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就是现代化教学,就是一堂好课    

现代教育基础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的,现代教育理论要求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教育技术的运用,要能激发学生的?习兴趣,要努力创造学习者可参与的环境,是传授知识和发展智能与素质培养统一起来。为了体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有些教师误以为信息技术用得越多,就越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些所谓的信息技术课件,只是简单的文字加图片,信息技术成了名副其实的花架子。

    (3)过分追求快节奏

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固然可以节省教师作图、板书时间,加快课堂节奏,增加课堂密度,但有时欲速则不达。在课堂上,教师把教案搬上屏幕,以“电子板书“代表“黑板板书”,讲课只需点击鼠标,配上讲解。当学生正在思考这一页的问题时,屏幕已经显示到下一页的内容。或者当学生正在解题过程中,屏幕上巳经显示出标准答案一一解题思路、步骤、结果,学生可能会放弃自己的思考,不利于学生的独立思考。

   (4)以视听代替想象,忽视抽象思维训练

信息技术课件集声音、图象、文字等多种信息于一体,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学生的视听等感官的要求,激发了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极大兴趣,于是很多教师在着一方面上大做文章,在课件中集中了大量声音图象信息,并在课堂上充分运用。这样以来,学生的思维反而受到了限制,不利与学生想象力的发挥。

  (5)片面追求“花俏的技术含量”

    课件的制作我们要追求外观精美,但坚决反对不顾经济适用原则和实际效果片面追求“技术含量”。许多教师希望信息技术课件“好玩’,一点,“花”一点,“档次”高一点,那些花俏的课件表面看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因为它们只会分散学生的注意,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举个最简单的例子:鼠标的形状何必要用圣诞老人的鞋子,或是蠕蠕而动的小蜜蜂?

    (6)注重教师的“教的设计”,忽视学生的“学的主体”

大部分教师在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中,教师制作的课件通常是课内教师专用的,只设计教师的“教”,用信息技术电脑帮助教师讲清楚用黑板和其他教具不容易讲清楚的问题,很少设计为帮助学生“学’,的内容。    

(7)注重内容演示,忽视师生交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关系已不再是传统的“教材、教师、学生”三元关系,而是“教材、学生、信息技术技术及教师”四元关系。但不能简单地把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关系转变为“人机”关系。教师关注的是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操作,忽略了学生的知识掌握和技能培养方面的信息,学生关注的是屏幕,思考着屏幕上显示的内容,教师的地位就像一个解说员或操作员。这样的授课方式重视内容的演示,缺乏师生的交流,忽略了教师的土导地位,忽视了讲台上的一举一动对学生的启发、诱导的积极作用,失去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