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课”成就幸福班主任

发布者:钟娅婷     所属单位:阳新县第三中学     发布时间:2016-10-21    浏览数:0

没有人天生就是幸福的,班主任工作并非必然是幸福的,幸福要靠自己努力去争取、去奋斗。能与年轻的学生在一起,使自己拥有了第二次青春,这本身就使班主任工作成为一种幸福的生活方式。而像学生一样做功课,使我的班主任工作得心应手,幸福感油然而生。

一、日课

李镇西说,他每天坚持“五个一工程”——上好一堂语文课,找一位学生谈心或书面交流,思考一个教育问题或社会问题,读不少于一万字的书,写一篇教育日记。李老师简单质朴的语言勾画出一名好教师成长的 足迹。对于我的班主任生活而言,每天要做好十件事。

1.跑操。晨起与学生一起跑早操,利用工作时间锻炼自己的身体,在“11班,非同一般;创造奇迹,奋勇争先!”的嘹亮口号声中用脚步去丈量青春的力量。

2.阅读。与学生一起晨读,啃教育理论书籍与大师对话,在近5年的坚持中我读了100本教育学、心理学、成功学理论著作。晚睡前读历史学、人文学著作,工作期间抽空读杂志,每日读书3小时。去年一年购书就花了6000元。余秋雨说:“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平庸是一种被动而又功利的谋生态度。要摆脱平庸就要用古今浇灌。”因此“教师应该成为职业读书人”(高万祥)。每届学生也习惯地称呼我为“刻苦的秦同学”。我认为班主任应该是首席学生。我应该感谢的是学生,没有他们陪伴,或许我坚持不下来。

3.日记。饭后到班里批阅前一天值日班长写的班级日记,在这引导集体舆论的主阵地上留下自己的思想。当读到“持续几天,地理老师都很疲惫,无论从声音还是从动作、表情都看得出来。可是有些同学并不体谅老师的辛苦,课上乱起哄,好几次需要老师维持秩序,这是我们班的风格吗?”,我回复道:“地理老师虽然年轻,第一次教高三,但他每次上课前都要先听老教师的课,备课、批改作业态度之认真难道不值得我们尊敬吗?当然我知道大家不是故意的……”当同学们争相传阅时我知道目的达到了。

4.寄语。我一直保持着魏书生老师的“每天点燃一盏思想的明灯”的习惯,结合学生近几天的表现写一句老班寄语。当自习课纪律不好时,写一句“静能生慧”;当月考结束,新的征程即将开始时写一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值日班长则打趣地在黑板左侧写道:“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师生一唱一和。朱小蔓说:“德育是盐,一点一滴渗入学生心田。”

5.唱歌。把课前一支歌打造成班级品牌,让歌声润泽生活。当有同学过生日时大家为他(她)唱一首生日快乐歌,过母亲节时唱一首《念亲恩》……今年“十一”放假期间收到一帆妈妈发来的短信:“您好!仅一个月,一帆却有了那么大的变化,这全归功于您的魔力。全班同学为她唱生日歌,这是她14年中最最美好的回忆!国庆假日快乐!”

6.宣誓。我主持了一个省级重点课题——《成功教育理论在高中的应用研究》,其中一项实验就是把成功学理念化成文字融入学生誓词。易发久的《决定一生成就的21个信念》、美国的奥格·曼狄诺的《十道羊皮卷》等已融入学生血脉。

7.教学。历史教学班主任化是我教学的一大特点。在每天的历史教学中,我总是不失时机地通过名人故事及对历史现象的深入分析引领学生思想。《历史》新课程“政治文明史”部分涉及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直到近代西方民主政体形成的过程,结合历史教学我向学生渗透平等、自由、法治、宽容、妥协的民主精神。李镇西说:“民主是教育的灵魂。”我们要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就要使学生在民主生活中学会民主,因此我在班内进行了民主启蒙与实践。崔瑶瑶同学怀着惊奇而喜悦的心情写了一篇周记——《民主万岁》,她是这么写的:“如果把我们班看成雅典,那您就是伯利克里,将带我班进入一个全新的、民主的新时代。进入这个班集体已经四个星期了,除学习氛围浓厚外,我感到非常震惊、振奋的是另一种感觉——民主,竞选班委是民主的,班级内的活动是民主的,班级成员的分工是民主的,这太不可思议了!与我们初中班主任管理模式大不相同,原来是老师说了算,来到这个班,像是进入了异样的世界……老师您采用的民主政策,更加激发了学生的潜能,锻炼了我们的表达能力,使我们敢于在众人面前表达自己的观点,也调节了班级气氛,让班级一点一点变得活跃,民主万岁!”

8.回家。备课累了,课间到班里转一转,我说:“班级是我的第二个家,我来时你们该做什么还做什么,就当我常回家看看。”他们善意地笑了。我东看看问一问篮球队最近搞了什么活动,西看看问一问眉头紧锁的同学有什么烦恼。见到学生在活动,主动参与其中……而这正是我的第一研究现场。

9.美文。中午十分钟读书课,大家把搜集到的怡情美文大餐共享,《读者》上的文章常常入选,写满真、善、美的《读者》成为我们的班刊,半数以上同学能够及时购买。2008年元旦,我意外收到了“《读者》亲情订阅”寄来的杂志,至今不知该感激哪一位同学。

10.写作。夜幕降临,当键盘敲击清脆的声音与思想碰撞出一天生活的火花时,幸福的画面一页一页展开在我的面前。至今,我已在“教育在线”上开过两个主题帖:《高三是一段美丽的旅程》(35万字)、《经营高一》(写作中)。

1924年陶行知在《安徽公学办学旨趣》中写道:“我们深信这种共学、共事、共修养的方法,是真正的教育。师生有了共甘苦的生活,就能渐渐发生相亲相爱的关系。人与人的隔阂完全打通,才算是真正的精神交通,才算是真正的人格教育。”他又于1926年在《我之学校观》中写道:“学校是师生共同生活的处所。他们必须共甘苦,甘苦共尝才能得到精神的沟通,感情的融洽。学校里师生应当相依为命,不能生隔阂。人格要互相感化,习惯要互相锻炼。”

在这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时代,我们应该像汪中求先生所说的那样拒绝浮躁,把小事做细,每日在具体的、琐碎的、单调的平凡小事中深入发掘教育因素。魏书生说:“我所理解的创新,不是今天发现这个问题,明天构建那个理论,创新就如挖井,你能挖到一个别人没有达到的深度就是创新。”

二、周课

1.仪式。让道别与迎接成为一种仪式。我脑海中经常出现一幅令我感动多年的画面:苏霍姆林斯基站在帕夫雷什中学的校门口慈祥地迎接学生。我每个周末依依不舍地和学生挥手道别,并让学生把我写给家长的信带回家。周日晚学生来校时我提前站在门口微笑着迎接他们的归来,一家人经过短暂的分别之后相聚,大家把从家里带来的好东西彼此分享,自然也少不了老班的一份,教室里洋溢着温馨的气氛。

2.周记。周记陆续送了过来,有的写一周学习困惑,有的写寝室伙伴,有的写家庭生活,有的写交友的苦恼……分享学生多姿多彩生活画卷的同时,我一一加以点评回复。通过这种方式,我每周都能与所有学生进行一次心灵对话,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个别聊天的不足。

3.班会。班会是我对学生进行持续激励的主阵地,是学生渴盼的周一加油站。我的班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我的激情演讲、有学生观赏视频、有主题研讨、有学生自主策划。最近结合北京奥运,仿电视节目策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生扮演冠军的《冠军面对面》主题班会,当平时懒散的学生扮演菲尔普斯大讲自己奋斗史,并把“天赋不是你炫耀的资本,努力才是你成功的保障”送给高一学子时,他自己也受到了无痕的教育。学生们感觉新课程科目多,有畏难情绪,我告诉他们“神七”宇航员要学的课程更多,天文学、天体力学、空气动力学、航天医学、心理学、外语以及载人航天七大系统的有关知识都要学,涉及30多个学科、10几个门类,以此来激励他们要勇攀高峰。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