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雷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发布者:盛勇     所属单位:阳新县附属学校     发布时间:2016-10-17    浏览数:0

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雷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及积累语言、表达语言的能力。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教学设计理念:琐碎、机械的语言训练扼杀的是学生学习语文的灵性,因此语文教学的重心应放在创设综合化的语文实践活动板块上,引领学生在具有生活情趣的语文综合活动中感悟、积累、运用语言,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现力,培养学生的灵性。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       激趣,激情导入  

1出示谜面:

    天上有面鼓,藏在云深处,响时先冒火,声音震山谷。

    千根线,万根线,不粗不细,顶天立地。

2学生猜后,分先后板书课题:雷雨。

二、        充分朗读,概述课文

1下面请大家听录音,看看下雷雨时是怎样的一番情景。

2下面我们请一个小朋友来朗读课文,看看他和我们刚才听到的谁读得更好!同时请同学们为自然段编序号。

3接着,我们再请大家想想哪些自然段写的是雷雨前的景色?哪些自然段写的是雷雨中的景色?哪些自然段写的是雷雨后的景色?

教师随即板书: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4分组赛读雷雨前、中、后各自的景色。

三、        创设情境,运用实践。

1下面请大家想想: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课文里写了哪些景物及自然现象?请读读课文,用“——”画出来。请个别同学回答,并板书。

2创设说话情境:出示投影片(雷雨图)

    引读:哗—,—,雨—,雨——,往窗外望去——,——,都看清了。

    质疑:同学在平时的生活中遇见过这样的雷雨吗?能用几句话向大家简单地说说当时的情景吗?下面我们请大家试试看。然后教师归纳:

夏天,天气又闷又热,天空中黑沉沉的,忽然电闪雷鸣,刮起了大风,树儿被刮得东倒西歪,哗   ,倾盆大雨庞然下起来了。不一会儿,雨停了,天边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空气清新,舒服极了。

    出示句子:雨越下越大。房子,树枝看不清了。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让学生领会:“渐渐”在此处就是由大到小的变化,它所反映的是一种变化过程,可出示练习添加“渐渐”这个词,既可添在前,也可添在中间,看谁想得快,添得准。

出示投影片:①我长高了。②四周安静下来。③运动员们加快了速度。④我懂得了爱是伟大的、无私的。

3雨停了,大地间又出现了怎样一幅画面呢?

出示投影片(雷雨后图):

    引读:雨_____了,太阳_______了。一条_____挂在______。蝉____了。蜘蛛______。池塘里的_____,青蛙_____

    出示投影片,______的雨终于停了。______的太阳公公又出现在

_____。一条_____的彩虹____挂在____的天空。蝉______叫着,好像在感谢这场雷雨似的。______的蜘蛛又坐在______网上。池塘里的水满了,青蛙也______地叫起来了,为这雨后的美丽景色增添了无限生趣,人们呼吸着这______的空气,听着这______的声音,心里____极了。

  1. 感情诵读,设计练习

    1根据板书,齐背课文。

    2你们认为课文学到这里,还应该做哪些练习?可让学生运用朗读、背诵,绘画,唱歌,跳舞等不同的方式来表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师:我们可以通过唱歌或者画画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说“唱歌”吧。当然

    我们还可以得用课余时间去研究雷雨形成的科学原理及彩虹是怎样形成的等等。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