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与乐业教学案例

发布者:邱昌锐     发布时间:2016-10-19    浏览数:0

敬业与乐业教学案例

阳新县荻田中学 邱昌锐

教学内容选择 

  确定核心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思路,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

 2、理解这篇讲演词的结构安排,体会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特点。

  确定支撑核心教学目标的教学内容:

 1、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和思路,真切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旨意。

 2、了解"敬业""乐业"的重要性,以及怎样才能做到敬业与乐业。

 3、理解演讲词的特点,体会论证方法的运用。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设想过自己将来要做什么工作吗?你喜欢或者向往过什么职业吗?你觉得做什么工作的人最快乐?你对哪种职业感兴趣呢?每一代人对待职业的态度和选择职业的原因都不同,甚至每个人的想法都会有不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职业有关的文章。  

   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的一篇宣讲对待事业的态度的演讲词——《敬业与乐业》,在感知先哲思想风采中,去观照自己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领悟人生价值。

二、介绍作家作品。

   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清光绪举人。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著述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宗教及文化艺术、文字音韵等。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全集》。

三、感知课文内容

   ()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思路

  1、请学生思考: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许多有关敬业和乐业的观点,你最信服的是哪一点?你有没有不同意见?说说你持这种意见的理由。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明确:文章中的观点如下:

    1.“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3.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

    4.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5.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6.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7.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8.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在做的事来和他交换。

    9.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10.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10.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12.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

    13.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

    14.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15.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

……

   学生的回答无论是赞同还是不赞同,都可以;关键在于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据。目的在于通过讨论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2、理解主旨

    思考作者以敬业、乐业为话题,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中心论点是什么?

1:先说“有业之必要“然后再说“敬业”“乐业”。

2:中心论点在文中第一段最后:“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师:“不二法门”是什么意思?

3: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教师小结:这篇文章层次清楚,说理透彻,以敬业乐业为论题,首先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然后从有业、敬业、乐业三方面加以论述,最后总结,得出结论。

   (二)关于敬业与乐业

学生活动。

 1)学生速读课文,讨论:从文中寻找什么是业?

学生研讨探究,教师相机点拨:作者所说的业不仅仅指的是职业,作者认为只要是认真地做一件事情就是业。。学生也属于梁启超所说的业的范畴。

 2)理解:怎样才能做到"敬业"?

学生明确:“主一无适便是敬”,

“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即认认真真地做事情,正正经经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就是敬业。

    2、师生互动:文中又是如何论述"乐业"的道理的?

   学生讨论交流:乐业就是能从自己所做的事情中领略到趣味。

“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即乐业),“生活才有价值”,“这种生活”才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

    3、教师小结: 讲演词的第二部分内容理解的重点是阐述什么叫做敬业,为什么要敬业,怎样做才算是敬业。“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你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作者所说的“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吗?

    4、教师解说:“人类合理的生活”就是能有一份正当的职业,并且能全心全意、心无旁骛的投入到自己所做的工作中。并能在专心做得过程当中发现乐趣,达到乐以忘忧的地步。

四、体会论证方法的运用和演讲的特点

   (一)论证方法

1、学生活动。请同学阅读2-6自然段

2、教师点拨、指导。文中是怎样论述有业之必要性,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性的?

3、教师小结:根据本文在这一单元的重要位置和文体的特点,上本堂课应把重点放在体会作者怎样运用论证方法清晰地阐述自己观点的。

   (二)演讲词的特点

1、演讲的特点也是学习本文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论证方法的得当之处,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演讲的特点。

   2、教师小结:语言通俗浅显,准确周密,概括有力。全篇讲演用简明的短句,很少用长句;多用口语,明白如话,一听就懂;引用古代文句时,注重化深为浅。同时文中多次用了设问句和反问句,引用不少古代名言警句,又自己提炼了许多精辟的警句,都使语言显得概括有力。

五、分析文章主题

  学生讨论:这篇演讲词在当代有什么重要的意义,或者说中心意思是什么?

  教师小结:这篇讲演针对听讲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论题,深入地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殷切地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乐业的精神,去过人类合理的生活。

精彩回放部分

“论证方法和演讲特点”部分教学实录

师:初读课文时,老师首先就被课文前半部分吸引住了,猜猜吸引老师的原因?

1:因为引用了孔子的话。

师(点点头):什么话?

学生齐读:“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师:你们理解这两话的意思吗?

2:“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意思是整天吃饱了饭,不肯动脑筋去做点事,这种人是很难造就的呀!

3:“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意思是和大家整天混在一起,不说一句有道理的话,只是卖弄小聪明,这种人是很难造就的呀!

师:这两种懒人即使是大圣人孔子碰见了他们也没有办法,看来真是无药可医,我相信咱们班没有这样的人。再猜猜老师还有没有其他的理由?

4:因为这一部分举出了唐朝百丈禅师的例子。

师(点点头又摇摇头):不完全是。再猜不出来了?(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2-5自然段,体会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来论证有业之必要的?)

5:我认为这一部分还运用了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引用孔子的话是为了说明无业的害处,这应该属于从反面论证,而举百丈禅师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世界上还有以有业为重的人,这是从正面进行事实论证,一反一正,说明的是一个问题,那就是“人人都要有正当的职业,人人都要不断地劳作”,因而是正反对比论证。(学生鼓掌)

师:说得真是太好了。

师:哪位同学来总结一下我们学习2-5段的方法。

生:边读边体会作者是运用什么样的论证方法怎样一步一步阐述自己的观点的。

师:用刚才的读书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剩余部分,体会作者论证方法的运用和演讲的特点,并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部分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生:我最喜欢第六自然段,因为作者阐述什么叫“敬”,引用了朱熹的名言“主一无适便是敬”,然后又紧配上自己通俗化的解释:“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师:从论证方法和演讲特点两方面来阐述自己喜欢的原因,非常不错。那读读吧!(学生读)

生:第七段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先引用《庄子》中的语句并作阐述,再举木匠做成一张好桌子和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这两组例子,说明无论做什么都要'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即“敬业”)。接着从反面论述“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的害处,指出“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并引用庄子、孔子的名言,进一步强调敬业的重要。我觉得举例和引用自然结合才使文章的说理立于不败之地。这是我喜欢这一段的原因。

师:那文中引用的名言大家都明白是什么意思吗?(引导学生看课下注释)有没有同学起来继续交流的?

师:作者在第五段中剖析了生活中常会遇到的感叹'做工苦'这个实例,说明要'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很自然地点到了'乐业'''。第六段,更深入一步,论述'乐业'的道理,分四点说明'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这是作者的经验之谈,令人信服。紧接着又引用孔子的两句名言进一步证明'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即乐业)'生活才有价值''这种生活'才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

教后说教

 《敬业与乐业》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先生于70年代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为学生所作的演讲,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启蒙教育,有很强的针对性。这篇文章,既是一篇演讲词,又是一篇议论文。现在被选入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教科书中,安排在第二单元。这一单元的课文中有两篇演讲词,所以教学时,我兼顾了议论文知识和演讲词知识的初步学习,为后面的课文学习打下基础。教学中我设计了三个教学目标,一是引导学生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二分析本文结构是初步学习论证方法,三是仔细体会演讲词的语言特点。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通过讲解议论文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明确课文的结构思路。在整体感知的环节中,为了引导学生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我通过设计相关的问题,如“什么是业”“敬业的重要性”“乐业的重要性”等内容,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思想上也受到触动。

在交流中,学生主要只谈了课文中的一些理论,而忽视了问题中结合中学生实际的要求。对此,我及时地引导他们结合自身的学习生活谈感受,多例举事例,这样更好的认清自己现在应该如何去做,从而具有积极的实际教育意义,以增强他们敬业乐业、敬学乐学的意识。

作为一篇议论文,通过介绍议论文的相关常识,让学生初步了解论点,论据,论证等相关知识点。在这一环节中,我通过课文内容和相关的问题设计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论证方法的运用,让学生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实际,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达到初步学习论证方法这一教学目标。

总之,在教学中,我尽可能的让学生多读,多思,多发言,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尽量的少讲,注重对学生的评价。同时,结合课文分析,给予学生写作的指导,并通过练习进行巩固,把写作和阅读有机的结合起来。

教后点评

这是一节较成功的课,主要有以下几个亮点:一是,教学目标明确,具体,能够依据学生的实际灵活处理教材,教学的重难点突出,详略得当,深广度适宜;二是,教学结构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结构完整,符合逻辑,且结构间过渡自然;三是,教学过程组织严密,体现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并能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四是,教学活动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并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难得的是,课堂上师生交流充分、气氛活跃,能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协调发展。(王晓萍、潘志琼点评)

推荐理由:"在年级组语文教师的帮助下,很荣幸获得省教研室教学案例三等奖"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