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学体育课教学中准备活动的重要性

发布者:徐望     所属单位:经济技术开发区附属学校     发布时间:2016-10-21    浏览数:0

 

内容摘要:科学、合理的准备活动,对提高青少年人体内脏器官的机能,使有机体各器官、系统从相对静止到运动状态需要一个适应过程,逐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克服人体生理机能的惰性,促使机体达到适应体育课基础部分教学内容的需要。只有让身体充分准备好后才能迅速发挥机体的最大工作能力,从而缩短过渡时间。体育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运动损伤的出现,往往跟准备活动不科学、不充分,甚至不作准备活动而引起的。

关键词:准备活动  体育课教学  重要性

准备活动不仅能提高了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学生产生积极参与的意识,而且发展了各肌群,关节、韧带的灵活柔韧性,对提高了机体机能的协调性及工作能力,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有重要意义人们在从事比较剧烈运动之前,往往需要做一些准备活动,目的就是使学主在生理和心理上做好准备,克服神经机能惰性,加快运动神经传导作用和反应速度,使人体尽快地由安静状态进入工作状态,作为体育课中的准备活动,中小学体育教师一般都比较重视,但在实际教学运用中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准备活动的目的

是通过各种训练,提高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它达到适宜的水平,加强各各种器官的活动,克服各种技能活动的惰性,为课的主要内容做好机能上的准备。良好的准备活动,可以促进有机体新陈代谢的加强,使体温升高,使血液中的氧气向组织细胞释放保证氧气的供应,使各组织器官较快地发展较高的工作效率,适应运动的需要。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缓解心理压力、活跃课程气氛,同时可以缩短身体的适应过程,使学生的注意力从其它方面转移到体育活动上来,未完成体育课的任务做好准备,运动伤害事故。

二、准备活动的心理功能和生理功能

准备活动的心理功能:在室外体育课进行的最初阶段,教师通过集合,整理队伍。宣布课的内容特别是进行准备活动后,使学生的心理由静态阶段进入动态阶段,调节大脑皮质兴奋性处于适宜水平。这是一个首要条件,只有心理上作好了准备,才能由大脑通过神经发出指令去完成一系列动作,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之下,才能更精确地掌握和完成所学动作。

准备活动的生理功能:进行准备活动的其中一个重要目的是预防运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运动损伤,包括肌肉损伤,肌腱损伤以及关节损伤等等。据近年上海师范大学对70所中学运动损伤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在众多的中学生运动损伤原因中,准备活动不充分导致的运动损伤占9.2%,仅次于技术动作不准确、场地设备不好、不遵守运动规则而排列第四位。

从运动解剖学上理解,粘滞性是原生质的普遍特性,是其内部所含胶状物质所造成的。肌肉纤维内部正具有这种特性,在肌肉收缩时产生阻力,要克服这种阻力,就必须消耗一定能量,气候寒冷时,肌肉的粘滞性增加。做准备运动之后,体温升高,可以合肌肉粘滞性下降,提高骨肉的收缩和舒张的速度,增加肌力;在较高体温情况下,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会释放更多的氧,从而增加了肌肉的氧供应;由于物质代谢水平提高,可普遍提高神经和肌肉组织的兴备性;肌肉中温度升高还可使其中小血管扩张,减少外周阻力,增加肌肉中的血供应;同时,体温升高增加肌肉韧带的伸展性,加大柔韧性,并预防运动损伤,由此可见准备活动的重要性。

三、目前中小学体育课准备活动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1、对准备活动的意义认识不足

    运动生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准备活动促使血液循环加快,需氧量增加,机体的代谢速度加快,还能使体温略微升高,肌肉,肌腱的弹性、伸展性等处于良好的状态,提高肌肉的收缩力和速度以及动作协调性,避免运动损伤。认真做好准备活动直接关系到基本部分的学习乃至整个体育课的任务完成。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对准备活动的认识不足,有的教师存在轻视或盲目地压缩其时间的现象;有的学生思想活跃。好奇心强,只重视基本部分学习,对准备活动,懒懒散散,动作不到位,甚至只把它作为一种形式。

    2、准备活动缺乏中小学特点

    中小学生由于年龄不同,在生理和心理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就决定了中小学的准备活动应各具特点。但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区别不大,小学成人化,中学公式化,一套操,一个游戏,小学用,中学也用,甚至把高级运动员的专门性练习也拿来用。这种毫无区别,毫无特点的准备活动,违反了教学规律和中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小学生的准备活动应根据身体发育特点,以游戏或简单易学动作为基本,中学体育课的基本部分相对运动量较大,在准备活动时,既要有一般性练习,又要有专门性练习,并要根据男女生生长发育的明显差异,结合教材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

3、准备活动内容单调乏味

一套基本体操,一个游戏长期使用,久而久之,学主感到乏味、厌烦。在教学中,选择准备活动的内容应全面、丰富、形式多样。既要有徒手体操,又要有器械操;既要有原地的、也有行进间的;既有单人的、也有双人或集体的;既有一般练习,又有模仿、诱导或辅助性的专门练习。这样使学生感到新颖有趣,既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又激发了学生的运动欲望。

4、只注重一般性准备活动、忽视专门性准备活动

    许多人认为准备活动就是做个游戏,做几节基本操。他们没有充分认识到专门性练习在准备活动中的作用。我们知道,一般性准备活动主要是使全身各主要肌肉群、关节、韧带都得到充分的活动。准备活动是为主教材服务的,因此要有的放矢,使与完成基本部分主要教材有关的肌肉群、器官以及各主要系统机能得到充分活动。它是在一般性练习基础上,采用动作性质相似和结构与基本部分教材相类似的专门性练习。这是一般性练习无法代替的。只有合理地安排一般性和专门性准备活动练习的比重,才能保证体育课任务的顺利完成。

    5、准备活动的组织、编排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在实际教学中,准备活动在组织和编排上往往俗套、呆板。一个队形、一个位置、一种形式、一套徒手操,长期下去,学生兴趣索然。要提倡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既要有集体形式,同时也适当采用分组进行。基本操有徒手、有器械,活动有定位,也要有行进间的。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变换运用。在编排上应根据人体机能的生理规律,合理安排一套操的顺序,由慢到快,由易到难,由四肢到躯干再全身。专门性准备活动可安排在一般性准备活动之后,使其与基本部分自然衔接起来,在准备活动中,整理或放松活动不宜安排。在组织指导上应根据目的、任务、场地、气候和学生年龄特点及水平有选择地合理安排。

6、对准备活动的质量重视不够

    准备活动具有全面发展身体素质的价值,对培养学生正确姿态,增强体质,发展较差肌肉群,特别是对小肌肉群和关节韧带的发展以及掌握基本技术动作都有积极作用,有些老师对此问题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掌握其难度、强度、时间、次数与学生年龄特点、水平、气候及与基本教材的关系。例如:天气太冷,应选择运动量大些的动作,重复次数多些的连续操等形式活动。

四、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准备活动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针对性原则

所谓针对性原则是根据课的内容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选择准备活动。采用针对性原则主要是以专门性准备活动为主,一般性准备活动(慢跑)为辅的准备活动。准备活动包括一般性准备活动和专门性准备活动。一般性准备活动由相对比较激烈的运动组成,目的是使学生的内脏器官得到充分的活动,为将要开始的专门性准备活动和主要的训练做好准备。如:小步跑、高抬腿跑、车轮跑等专门性练习;加速跑、一般性跳跃练习等。而专门性准备练习的内容要与所练习的专项或要学习的内容接近,目的是为专项练习做好准备。如跳远的起跳和短程助跑跳、三级跳远单足跳和跨步跳、篮球的传球和带球跑动等。因而,专门性准备活动是准备活动及整节课的有益补充,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例如:在六年级的一节短跑课中,我是以大网渔游戏作为一般性准备活动开始的,让学生达到热身的目的,以便在短跑课中能更好的发挥和学习,游戏大约在10分钟左右,然后让学生进行小步跑、后蹬跑、车轮跑及后踢腿练习。这些专门性的准备活动,为学生学习短跑确立了一些正确的概念,无论从学生大脑的映像还是相关肌肉的刺激,都有了不同程度的烙印。对正确地完成动作也很关键。

2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一是指学生在做准备活动时得到启发,从中获得学习的最有效方法。采用启发性原则进行选择准备活动,主要以游戏的形式为主,让学生从富有激情的游戏及愉快的心情中获得良好的学习方法。如:进行篮球运球技术的教学,老师可以把准备活动定为“运球接力游戏”,这样,学生就会从游戏中得到启发,知道怎样运球才快、才稳。学生通过这种途径进行学习要比教师的说教式上课强好几倍。此外,启发性原则还能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对体育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创建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

启发性原则二是启发学生自己做准备活动,体育课的准备活动,一般都是教师带,学生跟着做,很少考虑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其实,学生参加各项体育运动,以及将来从事身体锻炼,都要做准备活动。所以教会学生自己做准备活动,是很有意义的,是学生应当掌握的一项锻炼身体的方法,是我们体育教学的一项任务。首先,应让学生明确准备活动的目的意义;其次,教会学生编排准备活动的方法;第三,让学生实际编排准备活动;第四,让学生进行自做准备活动的实践。

3、教育性原则

教育性原则是指通过做准备活动,让学生从中得到思想陶冶、情感熏陶和渗透,以达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采用教育性原则选择准备活动,主要也是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游戏的方法、形式、作用都要与教育中心主题相吻合。如:对学生进行集体协作的思想教育可选择“交替跳远”、“接力跑”等,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教育可选“拾西瓜皮”、“跑旱船”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选“送鸡毛信”、“五星红旗接力”等,对学生进行交通意识教育可选“红灯绿灯”、“开火车”等。在游戏中,教师应用语言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提示、诱导,以起到顺水推舟,引出主题的作用,最终达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如在上面所说的篮球课中的准备活动,采用运球接力的游戏,让学生发挥其个人的能动性和集体协作的精神进行比赛,比赛中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吃苦耐劳,勇于竞争,积极向上的优良品质,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将课堂的教学气氛提到了最高潮,为接下来的教学工作做了很好的铺垫。

4兴趣性原则

所谓兴趣性原则就是根据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达到热身目的。选择准备活动采用兴趣性原则主要以游戏和各种健身操或韵律操为主。使学生尽快从惰性当中走出来,这样,不但达到热身目的,而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活动热情。如“放鞭炮”、“追人”等,健身操有自编健身操、及自编韵律操。在做操时,结合音乐来学习,从而给学生创造一个更易接受的环境,来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活动热情。

总之体育课教学中准备活动是一节体育课的开始无论什么季节也无论上什么内容的体育课课课要做在每一节体育课的准备部分中,选择内容全面、丰富、形式多样的准备活动并体现出针对性原则、启发性原则、教育性原则、兴趣性原则是一节体育课教学的重要部分因此,体育教师应加倍重视体育课中的准备活动,来帮助学生以饱满的精神和适宜的身体状态去参加一节课的学习活动并应在编写教案时,根据课的内容选择准备活动,要认真仔细,考虑周全,并且要符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努力让每一节体育课中的准备活动都能收到良好的生理效果和教学目的,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了学生的运动的欲望,实现体育课程的基本理念。

推荐理由:"准备活动不仅能提高了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学生产生积极参与的意识,而且发展了各肌群,关节、韧带的灵活柔韧性,对提高了机体机能的协调性及工作能力,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有重要意义。"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