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向沟渠--用实践活动点亮德育自育的心灯

发布者:李红     所属单位:阳新县附属学校     发布时间:2016-10-23    浏览数:0

德育工作中经常出现这些现象:1.学生在学校好不容易养成的好习惯,一个假期回来,又回到了原点,有点甚至出现了负增长。2.老师用各种方式、各种措施对学生进行教育都是刀枪不入,不为所动。

为什么我们满怀殷切的希望,以火般的热情,用无微不至的呵护总是感动不了他们那颗傲娇的心?在尝试了很多方法不见成效的情况下家长和老师只有放弃:他就那个料,我尽到了自己的良心。将来怎样,随他变去。

其实我们可能一直强调的是我们对学生的教育而忽视了孩子的自育。

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而内因才是关键。

德育是塑造人的灵魂的教育。我们应当从学生的主观能动的内因上下功夫,让真善美等品德在学生身上由内而外地生发,走一条卓有成效的德育自育之路。

明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军事家王阳明的“心学”对我们进行德育自育的研究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王阳明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他强调“知行合一”

王阳明还认为:“万物皆有心”,“心外无物、无事、无理”。

德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心之体”是学生的本来面目,是我们实施德育的基础;“意之动”是学生探知未知世界的欲望,是我们实施;“良知”是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好好把握几个环节:从学生懵懂无知的“心之体”到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意之动”,再通过教学和评价树立学生的“良知”,到最后通过多次实践训练巩固“格物”的行为习惯。

无论学生是捧着一颗怎样的心站在我们的面前,我们首先要学会珍惜和尊重。因为从他们的角度来看,是心外“无物、无事、无理”的。我们决不能将哪怕是千真成确颠扑不破事实存在的真理简单粗暴地塞进他们的内心。

因此,我们应当更加注重德育的过程,而不是焦急地等待结果。

在德育中我们要把握好这几个环节:

在“意之动”阶段,我们的作用除了创设情境外要作好合理引导,但一定不要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让他们自己主动去体验真假、善恶、美丑。

在树立“良知”阶段,我们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去了解各种身边的社会现象。让他们逐步建立对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认知,由浅入深,从现象到本质,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再到解决问题。

在“格物”阶段,我们应当从传帮带再到扶上马送一程。最后让学生经常独力实践,逐步养成习惯。

例如,培养学生“在公共汽车上主动让座”这一习惯我们应当怎样进行呢。

首先要让学生体验在 公共汽车上站立的不容易,可以创设肩负重物、单腿站立等站立的情境让学生感觉“坐”的强烈欲望。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车上让座的现象,再让他们作出对让座现象的评价。最后让学生参与让座实践。这一过程要通过班会和社会实践课多次强化

明月洒遍大地,当然有“照沟渠”的时候,其实明月又何曾能发光呢?为孩子照亮前程,让我们为他点燃自育的心灯!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