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课堂朗读的自由主义

发布者:王祁文     发布时间:2016-10-27    浏览数:0

摘要:语文教学中的朗读,存在着很强的自然主义色彩,具体体现在朗读的本能论、游戏论和“表情”论上。这是一种“幼年化”认识,需要从根本上加以改变。


关键词:朗读;自然主义;本能论;游戏论;“表情”论


语文教学中,朗读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可是,长期以来,朗读一直被限定在“清晰响亮”和“有感情”的藩篱中,成为没有语文学科特点和语文教学专业特征的、具有非常广泛适用性的一种手段。而且,对它的认识,也始终在“清晰响亮”和“有感情”上兜圈子,研究也好,教学也罢,都只滞留于此,在心理感悟式的认知层面上率性地“跳舞”,带有很强的自然主义色彩。所以,张教授称其为认识的“幼年化”。


这种朗读的自然主义色彩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课堂朗读的本能论


先来看几则教学实录:


例一:


(教师在导入课题和介绍作者后)


师:请打开课文,让我们感受屠格涅夫笔下的芬芳气息。首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一边朗读一边思考一个问题:蔚蓝的王国是什么样的?


(胡健《〈蔚蓝的王国〉教学实录》,《语文教学通讯》,20137-8/B


例二:


(在导入新课和交代学习目标后)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不懂得语句找同学解决。


(《〈端午的鸭蛋〉教学实录》,《语文教学通讯》,20137-8/B


例三:


(在读和说了屏显的三句诗并交代了学习课题后)


师:请同学们先小声地读几遍。朗读时注意字音、韵脚、节奏、语调。然后,我们找同学来读。


(《〈醉花阴〉教学实录》,《语文教学通讯》,20137-8/B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像这样上课伊始就要求学生朗读的教是非常普遍的,即便是全国性的优质课比赛也不例外。


按常理,学生朗读之前是要先预习的。假如先前有所预习,那么,教师要求学生来朗读,不管朗读得好坏与否,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而优质课比赛,一般是没有课前预习的。在这样的情形下,是不宜要求学生朗读的,但上述三课例就不曾顾忌,何以如此?


首先,在教师们看来,只要认得字,会说话,就会朗读。即:朗读是一种人生而能的读书方法。


由此,衍化出第二、三个认识: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与日常生活中的朗读同义,没有学科属性及其专业特点;朗读的过程非常简单,看字,不需要思维、心理、情感等参与。


综合起来,在多数教师的心里,朗读,就只是清楚、响亮而已,纯属人的一种本能。


然而,文本中又充盈着确然的情感,这又无法抹杀,只好在“清晰响亮”之后,加上“有感情”三个字。这一点,可以从词典中找到确证:在20世纪90年代前编写的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大词典》以及《辞海》等)都作“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解;其后,词典里开始出现“有感情”三个字(《汉语同大词典》《汉典》)


从此,“清晰”、“响亮”和“有感情”就这样构成了“朗读”的全部内涵。而支撑这一内涵的核心,便是朗读的本能论。


二、课堂朗读的游戏论


游戏,也是人的一种本能。在这里,我们将它单独列示,就是为了暴露游戏朗读的荒唐不经。


朗读的游戏论形成于这样一些心理基础:既然朗读是“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也就没有了深入探究的必要;它不能完全满足和适应语文教学的需要,深入探究困难很大,也没有应景的短、平、快效果,如果在朗读的形式上翻新,搞一搞朗读游戏,也不失是一条捷径。


朗读的游戏论是在“满堂灌”转型于“满堂读”的语境中产生的,时间大体在21世纪初


“满堂读”的典型表现是,一堂课内,自始至终,各种形式的朗读轮番“轰炸”,没有内化(理解、感受和思想感情运动)上的指导,也没有外化(朗读表达)上的指导,而读的形式却花样翻新,丰富多彩,齐读单读男读女读;试读赛读,机读师读;分角色读、交叉重读等不一而足,大有只怕想不到没有做不到之气概。


这种“朗读”是典型的“原地”读。只在朗读的形式上做文章,翻来覆去、不厌其烦地在同一认知层面上兜圈子,缺少思维认知的梯度和朗读的层次;教法单调,缺乏指导。如果说有朗读指导,那也不过是走过场,作不着边际的纯技巧说教。“满堂读”有朗读的形式而无朗读的质量,是一种无效的朗读。


不过,这还是能够容忍的,毕竟“闻道有先后,有专攻”嘛。最不能容忍的是纯粹的朗读游戏:


赖氏朗读法之一:错误读法


这种朗读法对学生朗读水平要求虽高,但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促成学生在课外进行朗读训练。具体操作如下:开头群体齐读,个体在朗读过程中出现错读、重读、多读、倒读停读时,即刻停止,朗读为听读。如此,越到后面,声音越,能把文章读到底者往往寥寥无几。对最后的胜利者,全班自觉鼓掌给予褒扬。如未读完全班已停止,则群体读的程序重新启动,循环往复,直至结束。为防止不自觉者或不知错,同桌两人互相监督,以恰当的方式提示。这种朗读法要求学生课前必须扫清文字障碍,自读多遍,方保尽量不失。要求虽高,但通过长期训练,学生朗读水平必然大进!


赖氏朗读法之二:错误接龙法


错误接龙,也叫错误接读。先由一生朗读,当出现读法中六种情况之一时,该生坐下,由下一位学生接着读,如此循环,直至结束。接龙的队伍可以是一排,也可以是教室的对角线或教师指定。这种朗读法趣味性高,比较性强,面向群体,涉及面广,在朗读教学中经常采用,必能激起热情,有所广益!


赖氏朗读法之三:错位读法


这种朗读法借鉴音乐中的分声部唱法而形成。具体做法是:以班级两大片或四大组为朗读单位,每组以N字之差,依次朗读,最后合一(N是指根据文本情况选择最合适的等差字数,也可以是一句话)。这种读法不仅能有效地训练语感,激发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抗干扰能力,使学生在动态的环境中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主张。该法最初的训练宜从诗歌开始。如贺敬之的《回延安》一诗,每组依次从“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开始,读来节奏明快,错落有致,至尾“再回延安看母亲”,各组依次等待,最后合。这样的训练到一定阶段,出于学生之口的文章将会成为一首首优美动听的乐曲,可谓一种趣味性极强的娱乐朗读法。


赖氏朗读法之四:极限朗读法


极限朗读,要求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朗读完毕课文。有极限朗读和极限默读之分,前者练口才,重语感培养;后者练速度,重了解大意。快字当头,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达成课堂的阶段性目标,从而为精讲精练、提高课堂45分钟效率赢得宝贵的时间。它是共性与个性的和谐统一,全员参与而又各具特色。可能是七嘴八舌,也可能乱成一团,但正因为这中之乱,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紧迫感与竞争意识,活跃了个体朗读思维,这样的以乱取胜应是高密度、快节奏的课堂教学的重要特色之一。


赖氏朗读法之五:快写读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通过视觉获得的知识,只能记住25%,通过听觉获得的知识能记住15%,而采用眼、耳、手并用记忆法,可使记忆达到70%以上。字词教学少不了齐读巩固。一方面我要求学生放慢读速,与手配合;另一方面,我要求学生快速书写,跟上读速。两方面同时进行,触觉、视觉、听觉三种感官动,不但避免单调,提高字词教学的效率,而且跟其他朗读法配合,在朗读教学中形成了快、中、慢交叉进行的立体型朗读格局。


赖氏朗读法之六:男女对读法


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对异性总有一种朦胧的好感与向往,总想在异性前面表现自我,以期引起注意。男女对读法正是基于这种生理特点而设计。在偶数段的精短文章尤其是韵律节奏感强的诗歌教学中,采用此法,是再恰当不过了。


赖氏朗读法之八:重新启动法


在短小精悍的文言文或散文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朗读课文的准确性,可以采用重新启动法。具体操作是学生在朗读全文的过程中出现该停读的六种情况,学生即刻停止并重新启动阅读程序,从头开始再读,如此周而复始。当然这种方法比较费时,适宜在早读时对学生进行训练。


赖氏朗读法之九,群音伴读法


传统的读法基本上是个人和集体两种方法结合,这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人喜好的“极端”情愫。有时为了检查学生在家读书效果,可以叫两位同学同时起来读,比较高效地完成对学生的朗读作业检查。由此生发开来,可以四人读,六人,甚至八人或十人读……故名群音伴读法。


“赖氏朗读法”共有十条,是一位优秀教师发明的。笔者引用了八条,另外两条,有一定的合理性,不含游戏性质,故未曾引用。


课堂学习的时间本来就有限,围着“朗读”的形式不断地翻新形式的花样,这样训练只具有“熟能生巧”的作用,而不会具有“出于学生之口的文章将如一首优美动听的乐曲”的成效,纯粹“是一种趣味性极强的娱乐”游戏中学语文》2009年第10)朗读游戏的出现,反映了当前教师对朗读学理论认识的奇缺,同时,也向社会和语文界传达了教师对朗读学理论学习之必要和紧迫。


三、课堂朗读的“表情”论


“表情”,表面之情也。也就是说,文本之某一语句、语段、语层、语篇的情感,当诉之于朗读时,无声的文本言语和有声的口头言语之间出现不一致,虽然朗读中也有所谓的情感,但这个情感抛弃了文本自身,只外在并独立于文本之外,是一种与文本不相耦合的情感,即文、情两张皮。


好像小学生最容易犯这个错误。记得有同事说他的女儿读课文总是富有表情,不管什么文章,全都读得情感十足,只可惜篇篇如此。


这种情感胡乱附丽的现象,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以另一面目出现,并表露得更高明些:


第一,浮漫


例:


生:我也是从“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这句。其还可以看出他对日寇的憎恨。


(生误读“憎”为第四声。)


师:你用词很准确。老师纠正一个字音,是憎(zēng)恨,再说一次。


生:憎(zēng)恨


师:你带着这种悲愤的心情,把你的感情融进去,让大家感受到悲愤好吗?


(生读)


师:“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再读——


(生再读)


师:一起读。


(生齐读)


就情感而言,每个词语都含有情感色彩。就拿“手指沾了血和灰”而言,情感是随着朗读者的想象而生发、调动起来的:


看:手指……沾了…………血和灰


感:指→→看到、沾感→→红色和灰白色,痛感和


  次要→→推进→→重点


想:自己的→摆在眼前→→鲜血淋漓,沾着灰烬


  呵护→→真实,痛苦、哀怨→→悲愤和仇恨


读:手指△沾了∧


这种近似解剖性的分析,可以清晰地将每个词语所包含的具体情感及其生发和调动呈现出来。因此,句子的情感并不是如执教教师所言的那么简单。将话语中复杂的情感简单化,这本身就是轻率的表现。


第二,浮泛。


例:


(生朗读,感情平淡。)


师: 她读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她读得还是比较流畅的。但是,感情好像比较平缓,还是没有把敬佩的感情读出来。我觉得有些字词,特别是第18自然段中的,要读得慷慨激昂一点。


师:哪些字词?


生:生死关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师:要不你来试读一下?


(生朗读得抑扬顿挫。)


师:这里我们要读出慷慨激昂之感,但是像“昂首挺胸,长须飘飘”,还要读出一种大义凛然的味道。


(师范读,“昂首挺胸”重读,“长须飘飘”的“飘飘”延长。)


生:我从第18自然段的“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中读出了闻一多先生作为一位革命者面对危险时从容不迫、大无畏的形象。还有,我从第17自然段中“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中,读出了闻一多先生英勇无畏、视死如归、与反动派拼死一战的决心!


师:这种决心是非常坚定的。你能否带着这种感情读一读这一段?


(生读。)


师:他读得怎样?


(生轻笑不语。)


师:那我们一起试读一遍,把决心的人坚定读出来。


(全班朗读,读得坚定有力。)


前面,我们已“手指沾了血和灰”分析过,如果我们再以此来审视这个教例,朗读的情感之浮泛一目了然。而如果我们将它置于该文的具体的语境里,需要说的话语,怕就更多了。


第三,躲避。


人的情感是具体又复杂的。对于文本中的情感,具有不确定、难以把握和难以言说的特性,因此,很多教师常常在教学中除了采用轻率和浮泛的做法外,再就是有意躲避。


例:


1:我觉得他的语速还可以,读得有点感情。有一点不熟。


师:有点感情,语速还可以,不够熟,三点意见。我觉得三点意见都有道理。首先,朗读要熟读;第二,朗读要投入,要有感情;第三,朗读要有一定的节奏。再换个人来读读好吗?


(生举手,朗读流畅。)


师:他怎么样?


2:我觉得他读得很有感情。看他的表情,他读得很投入。


师:老师觉得他的一些重音处理得很好。比如说,“我们看到一些岛屿,晶莹明澈的仙岛”。我们注意一下,朗读的时候,重音往往在修饰语上。还有同学想读吗?其他的段落也可以。


3:我想读第6小节。


(生读。)


师:评价一下他的朗读。


4:我觉得他读得很有感情,速度也很适合这一段。这一段写得很美,他读得也很美。


师:她说的有一点非常好。我们读书的时候,速度、节奏跟着什么来?跟着这一段的内容来。这一段是什么节奏?一片宁静的节奏。所以,我们读的时候就应该慢一点,不能太快。下面,谁再来选一段读读呢?


(生要求老师读。)


该例中,有四次提及“感情”两字,但在涉及他的时候,教师总是极力回避,“顾左右而言他”的意味很浓。


这样看来,很多语文教师是用一种最简单、最“朴素”、最直观和最缺乏艺术美感的眼光来关照语文教学中的朗读,其肤浅和鄙陋由此一览无余。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