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习的重要性

发布者:郑庆明     发布时间:2016-07-23     浏览数:0

    进入21世纪,随着网络信息资源的不断丰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信息技术教育不再只是计算机技能培训的翻版和继续,而是在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方面被赋予了更大的责任,具有了更深广的内涵。作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课程教育实施者的信息技术教师,一方面,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另一方面则面临着全新的挑战,新的教育观、课程观、教师观、学生观等要求信息技术教师要不断地寻求专业进步,提升各种能力和水平,以促进教学的发展。
  作为改进教学的一个有效手段和途径支撑,教学反思已越来越广泛地受到广大中小学教师的关注,也已成为教师教育能力发展领域内的一个重要命题。教学反思能力是影响教学反思质量的一种智能要素,教学反思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反思能力。因此,教学反思能力也应予以重视,并加以进一步的研究。
  基于以上的认识,本研究采用了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从教学反思能力的内涵及理论基础入手,梳理了已有的教学反思理论相关研究,总结出信息技术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影响因素和能力构成,并结合这些研究和方法,立足于成都市五所中小学校,对这些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反思及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和探讨。调查发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都比较认同自身有必要提升反思能力,并且在日常工作中也或多或少的进行过教学反思。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包括信息技术教师教育教学问题意识和把握能力不足;教学反思方面的知识不足和反思撰写能力不强;深度分析思考教学问题的能力较匮乏;教学自我调节能力较为薄弱;与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
  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发掘出影响信息技术教师反思能力提升的内、外部原因,探索了信息技术教师解决以上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提出了信息技术教师反思能力提升的三方面策略:一是学校层面的对策,包括营造校园教师反思文化氛围,形成教学反思的良好环境,建立合理的教学反思机制,促进教学反思的良性循环;二是教师层面的对策,包括明确教学反思的内涵、弄清教学反思的实质,提高教师对教育问题的认知、养成问题意识和反思意识,落实教学反思行为、提升教学反思技能;三是教育主管部门的对策,包括建立“校本培训”与“校外培训”相结合的反思培训模式,组织校际教学反思交流会,搭建学习交流的反思平台。希冀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能够提升信息技术教师的反思和教学能力,实现信息技术教育的总目标,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