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洗礼

发布者:潘晓芳     发布时间:2016-07-26     浏览数:28 置顶 精华

连续观看了几天微课,每一个微课我都是反复看了很多遍,感触很深。尽管我已经是一个十几年教龄的教师了,而且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因为不了解学生的心理,感觉自己总是方法不够好,很多时候教育都效果不是特别理想。看了这些微课,我觉得他们真的做得很好,问题是找本质,各个方面去分析问题,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达到了学知识,同时又育才好方法,在做爱心教育。

从这里我看到了,教书很重要,品德更重要,曾经看到这样一篇文章《成才先成人》,有着良好的品质,这是人与动物的区别,而我们要教育孩子,首先要教育他做一个人,品德更重要,这些微课教育,都体现爱的教育。李玉平老师的《逃跑》,小c面对同伴的压力,选择逃跑,李老师告诉我们的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

从改变同伴开始,教育同伴要宽容,“请不要抱怨他已很努力,抱怨只会让他更没信心!

鼓励同学换位思考,“如果同学都说你笨,你什么感受?”

同时提供帮助策略。教授交往技巧,如何去感谢同伴,如何同伴求助!如何学习。

这个微课已经不仅仅是微课,他指导了老师教育技巧,也指导学生如何学习融入社会。
   
宽容,换位思考,不都是美德吗?

《一封求助信》里的那个老师强调付出总有回报,坚持就是胜利。由于老师的关注点,而影响了学生的关注点,让学生觉得付出等于回报,等于奖杯,将比赛的目标窄化为得奖,这个就是教育与现实产生的距离,使晓芹陷入矛盾体中“不是付出就有回报了吗?但是我的回报在哪里?”李老师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跳出比赛本身,讨论比赛对成长的价值,告诉我们比赛结果不重要,过程才是重要的。付出=回报,但回报在未来。我觉得我自己经常也好像在做这样的事情,以后我知道了,当学生面对失败时,我可以告诉他,你付出了,你就收获了。学生直面成功直面失败!

直面挫折,不也是一种人性进步吗?

 《捂本的孩子》我看到了一个极度自卑的孩子,班级里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学困生,他在拒绝老师的好意,他们不敢说,上课从不举手回答问题,常常给小组就丢分,课堂上他们的回答常常引起同伴的嘲笑,有的老师可能还会认为他的回答叫浪费大家的时间,他们学会了捂,他们在保护自己,老师告诉了我们这样的好方法,教育同学这样鼓励同伴,没有关系,我会帮助你的!教育学生这样帮,我们两个核对一下,这道题我是这样做的,教育学生这样沟通,我们先看你的答案好不好?老师对全班同学这样说,不要笑,他已很难过啦,大家的笑声会让他更紧张,其实我们要鼓励他,恭喜你做对了,告诉我们除了知识,要关注人的感受,除了知识要关注心灵的教育!
   
这节课,不也是对心灵的一个洗礼吗?鼓励,帮助,沟通让我们相互理解,共同进步。

    每一节课都非常的精彩,引发了我的思考,让我真正的觉得自己的责任重大,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是文明的交流,人性的交流,品德的交流。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