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

发布者:江洪     发布时间:2016-09-01     浏览数:0

    

1 对微课有了新的认识

    微课,全称微型视频课程,它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围绕学科知识点、例题习题、疑难问题、实验操作等进行的教学过程。笔者认为,微课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即微课视频以5——10分钟有限的讲解,来完成某个知识点的教授。二是,因为时间限制在5——10分钟,所以内容选取、教学设计、语言表达时,要做到精而准。

2.用微课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历史学科本是一门趣味性强、故事性强的科目,而现实是现在的历史教科书对历史事件内容的叙述是简单的、干巴巴的,篇幅是有限的,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增加了教师教学的难度。通过制作微课,用文字材料、图片、影音等资料,更好地还原历史,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如《西安事变》微视频使毛泽东、周恩来、蒋介石、张学良、杨虎城等历史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帮助学生回到那个特定的历史年代。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自己的探究下,很好地理解了“西安事变”的背景、西安事变爆发后国际国内形势、西安事变解决的方针以及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影响等问题。通过这样的“微课”教引发了学生探求的欲望、参与的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用微课教学有利于扩充课堂教学的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于《古代中国农耕文明的演进》这部分知识,教材上从“小农经济产生的原因、时间、特点、评价”四个方面讲述的,而其影响既是难点又是高考能力的基本要求,要在四十五分钟的课堂上让学生理解把握实属不易。在微视频中我以文字材料的形式从“政治、政策、科技、文学、民族心理、家庭伦理”六个方面补充了“小农经济的影响”的内容。不仅使我在有限的时间完成教学内容,扩容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给学生理解复习留下了资料。

4.利用微课教学有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

在制作微课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处理教材、整合相关知识;教师要学会正确使用录音软件,学着用恰当的语速、适度的停顿进行录音;要学着影片的插入、声音的剪辑嫁接;要学着让声音与画面同步,等等。在制作微课的过程,说话稍有停顿或稍有差错就得重录,在录制的过程中还要注意文字出现的速度与语言的同步,有问题的地方要稍加停顿,等等。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不仅对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着很大的丰富与发展,也促使教师在微课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地研究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有效解决问题,不断的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

     但微课的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进一步改进   

  1.选课内容不当,微课的内容没有仔细考虑,只是对课堂内容的压缩,没有针对性,使微课停留于表面的热闹,没实际意义。     

  2.教学环节不全,有的微课没有教学内容介绍,没有总结,没有互动等必备的教学环节。

 微课制作技术不够规范,杂音太大,缺乏动态效果,吸引力不强,部分学生失去观看兴趣,影响教学效果。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