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因素、家庭环境、学生人格与中小学生行为问题研究

发布者:阮士水     发布时间:2016-09-19     浏览数:0

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已经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和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目前全球大约有10-20%的儿童青少年有行为问题。儿童青少年的行为问题关系着国家人口质量和国际竞争力。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转型,社会竞争日趋加剧,来自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各种压力源日益增多,且强度不断增加,导致儿童青少年精神健康问题呈现增高的趋势。自上世纪80年代始,针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研究逐渐增多。在中国已有多个城市和地区开展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流行病学调查。但与国外相比,研究设计相对简单,多数研究以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态度与学生行为问题为主,且取样范围局限,样本量较少。对城市学生的调查远多于农村。在中国学校制度下,班主任教师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具有特殊的意义。然而,关于班主任教师与学生行为问题关系的实证研究至今未见报道。本研究认为,阐明班主任教师因素和家庭环境因素与学生人格发展和行为问题之间的综合作用机制,不但对于丰富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对于改变我国“重智教育”现况,改善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模式,实现儿童青少年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亦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研究在文献分析和课题组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如下假设模型:
   假设1:家庭环境对学生人格和行为问题以及学生人格对学生行为问题有直接效应;
   假设2:学生人格特征在家庭环境与学生行为问题的关系中具有中介作用;
   假设3:班主任风格,职业紧张、职业倦怠、工作满意度和抑郁症状对学生行为问题有直接效应;
   假设4:班主任风格、职业紧张、职业倦怠、工作满意度和抑郁症状对学生人格特征和家庭环境与学生行为问题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
   按照假设模型和前期工作基础,本研究目的一是调查辽宁省中小学生行为问题水平,描述其年龄、地区、家庭和班级等分布特征;二是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学生家庭环境与学生人格和行为问题之间的作用机制;三是应用多层线性模型从班级层面分析班主任因素对学生行为问题的效应,阐明诸多变量之间的作用机制,进而为学校加强人格教育和改善班主任教育方式,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提供实证依据。
   对象与方法:以辽宁省中小学生为抽样框,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5个城乡地区的25所中小学校的7000名学生和300名班主任为研究对象,应用儿童行为量表(CBCL)、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家庭环境量表(FES)以及基本情况调查表测量学生水平变量;应用师生互动问卷(QTI)、工作内容问卷(JCQ)、付出-回报失衡问卷(ERI)、工作倦怠问卷(MBI)、明尼苏达工作满意度量表(MSQ)和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以及基本情况调查表对班主任进行测量。使用Epidata3.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一录入,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层回归分析,应用结构方程模型(SEM)软件AMOS7.0验证人格特征在家庭环境与行为问题之间关系的中介作用,应用多层线性模型软件HLM6.0进行多层线性模型分析,探讨班主任变量对学生行为问题的背景效应。
   结果:行为问题总分在学生一般情况分布中有显著差异;学生因素中的父母期望亲子关系、生活事件以及家庭环境和人格特征对行为问题有显著影响;人格特征在家庭环境与行为问题的关系中具有显著的中介作用;行为问题在班级间有显著变异,班主任因素中的性别,师生互动风格中的不满,职业紧张中的回报和工作要求,职业倦怠中的玩世不恭以及抑郁症状对学生行为问题在班级水平上有显著影响,其中师生互动风格解释力最大;班主任因素对个体因素与行为问题之间的关系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结论:
   1.和国内外常模相比,辽宁省中小学生行为问题有较高的发生水平。家庭环境对学生人格特征和行为问题有直接效应,家庭气氛的亲密性、成功性、娱乐性和组织性可以减少学生行为问题的发生,矛盾性的家庭环境会增加学生行为问题的发生。学生人格对学生行为问题有直接效应,精神质和神经质的人格特征可以增加学生行为问题的发生;
   2.学生人格特征在家庭环境与学生行为问题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提示加强学校人格教育对于预防学生行为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3.班主任互动风格、职业紧张、职业倦怠和抑郁症状对学生行为问题有显著预测作用,其中班主任对学生不满的互动风格可以增加学生行为问题的发生,工作中较多的回报和较高的工作要求可以减少学生行为问题的发生,玩世不恭维度可以增加学生行为问题的发生;较高的抑郁水平可以增加学生行为问题的发生。班主任工作满意度对学生行为问题没有显著的直接效应;
   4.班主任因素对学生人格特征和家庭环境与学生行为问题发生水平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