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组织英语课堂教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发布者:曹庭仁     发布时间:2016-10-09     浏览数:0

了解并掌握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明确课堂教学目标。教师应弄清楚教学大纲上所规定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即结合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来选择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长短和难易程度,对所教授知识有所删减,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所提出的教学要求应略高于学生现有的知识与能力,经学生努力后又可以达到,这样,学生们可以督促自己,达到要求,取得进步,增强自信。而教师也能在教学中有效地丰富学生的知识,发展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二)针对教学对象,采取灵活的教学模式。针对中职院校学生入校时英语水平普遍不高的现状,我们必须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围绕中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目标,本着“以实际应用为主”的原则,使学生学一点,会一点,用一点。在课堂教学活动实施的过程中,注重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多媒体创设情境、分组竞赛等,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轻松、快乐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也可以在每日课前听、唱一首英语歌曲或者听一些英文幽默小故事,以增强学生的英语语感,督促学生制定自己的英语学习计划等,教给学生一些学习外语的良好习惯和方法。(三)注意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精讲多练。语言是由于交际需要而产生的。它是一种交流的工具,重在应用。就像小孩子学说话一样,如果不通过模仿,不依靠一定的外部强化作用,是难以获得的。所以课堂上教师应注意“精讲”不宜过多占用时间,而是要在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下,广泛地对学生进行语言实践操练。(四)分层次的布置作业,增强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自信心,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手段。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轻松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堂或是课后作业,增强他们的成功感。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时候,要将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分为不同的水平层次,有不通的侧重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给学生分组,并给出不同的学习任务和要求,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提高了班级的凝聚力、向心力。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