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专题梳理

发布者:刘高昶     发布时间:2016-10-16     浏览数:0

气候专题梳理

刘高昶     20133

1.大气组成与热力性质

组成:干洁空气(氮、氧、二氧化碳、臭氧等)、水汽、固定杂质

热力性质:①削弱作用(反射、吸收、散射),②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与云层厚簿,夜间)

受热过程:太阳辐射地方时12----地面辐射13时(地温最高)----大气辐射14时(大气逆辐射最强,气温最高)

最简单的运动:热力环流。热升使近地面气压降低,等压面下弯;冷降使近地面气压升高,等压面上弯。高空背向----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异-----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等压线且从高压指向低压)----水平移动(风)

2.气候要素

1)光:影响因素----正午太阳高度、海拔、天气、昼长。与光相关问题有日照时间长短,

光合作用(两个转化),街道采光条件,楼间距,光化学烟雾

2)热:纬度(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势高低,洋流,地表性质;人类活动。

①时间日均温——2时,8时,14时,20时的平均温度。高温利于作物生长。

生长期——春季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 是各种喜温作物开始播种和生长的临界温度,秋季日平均气温下降到10 以下时,喜温作物生长速度变缓。因此,日平均气温大于10 的持续期称为生长期,大于10 积温可用来评价热量资源对喜温作物的满足程度。无霜期指一年中终霜后至初霜前的一整段时间。在这一期间内,没有霜的出现。农作物的生长期与无霜期有密切关系。无霜期愈长,生长期也愈长。

作物生长期——播种到成熟的时期。如东北生长期短但作物生长期较长。

日较差——14时与日出前后温度之差。日较差大利于营养积累。

大小:晴 >阴?低纬>高纬(太阳高度日变化)?内陆>沿海?山顶小于山谷?高原>平原?夏>冬?

年较差——陆地17月,海洋28月温差。低纬<高纬,高山高原<平原盆地

②空间水平方向——低纬的高纬递减。同纬气温不等?

垂直方向——升高1000米,下降6C°。有时出现逆温—辐射、平流、锋面、地形四种类型。如秋冬晴朗夜晚地面辐射散热快易形成逆温,大气稳定,常常多雾,加剧污染。日出之后自下而上消失。

非地带性分布——海陆分布、地形地伏、洋流(等温线弯曲---高高低低原则)

③中国气温时空分布:夏季?冬季?

3)水:大气降水(降雨、降雪等)

条件——水汽、上升冷却        形成类型——锋雨、地形、对流、气旋(台风)

季节分配——夏雨、冬雨、年雨、少雨

分布规律——全球多雨带,少雨带相间分布(中纬锋雨、气旋频繁)

4)风:大气水平运动。如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信风、西风、极地东风、季风、台风、飓风、风暴等。

②风向——三力,地面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且与等压线斜交,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③风力——气压梯度力、摩擦力。东亚通常冬季风大于夏季风,南亚通常夏季风大于冬季风。如华北春季多大风----春季气温回升快,气压快速降低,而蒙古-西伯利亚地区的气温回升较慢,气压仍较高,从而导致两地气压差加大,从而产生大风天气。同时春季北方冷空气频繁南下引起大风。我国北方地区都是春季多大风,华北地区春旱严重,昼夜温差大,地形平坦植被稀少大风更为典型。

④风能——空气流具有的动能,中国风能丰富:冬夏季风强盛,地形复杂山谷风,沿海台风,

青藏高原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主导风与最小风频。工业布局最小风频的上风。

⑥干湿性:干——陆→海,高纬→低纬,如冬季风、信风、背风坡的焚风。

湿——海向陆,如夏季风、大陆西部西风、从海洋吹来的信风、冬季风也能带来丰富水汽。

⑦风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如风蚀蘑菇、沙丘、黄土等。

3、气候因素:①太阳辐射(纬度位置)

②大气环流:因素A:高低纬之间的热量差异   因素B:地转偏向力

因素C: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因素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三圈环流(单一气压,单一风带,气压带与风带交替,大陆气团)

季风:东亚热力季风,南亚行星季风

③地面状况: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

④人类活动:热岛效应,雨岛效应,温室效应,改变地面性质(水域、植被)

4、天气

1)因素:①气团:单一气团控制天气单调。

锋面:冷暖气团交汇处气温、气压、风力、降水变化大。

2)天气系统:

气旋与反气旋,前辐合上升,后下沉辐散,中心无风,赤道地区难以形成气旋。低压槽与高压脊两侧空气运动。

锋面冷、暖、准静止。注意(雨区分布、范围)(冷锋过境)(冬半年昆明准静止锋是冷锋南下遇地形阻挡而形成)

锋雨气旋低压槽与锋线大致吻合;左侧冷锋右侧暖锋;

3)常见天气:北方暴雨,南方暴雨,雷阵雨,春旱,伏旱等。了解下面几种天气现象

a)雾水汽过饱和时,气温降低,多余水汽凝结成水滴

形成条件——一是冷却,二是加湿,三有凝结核

类型:辐射雾——秋冬晴天

平流雾——秋冬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地面或水面

烟雾——排放烟尘、尾气在大气稳定条件下不易扩散

b)雾凇:过冷水滴(温度低于零度)碰撞到同样低于冻结温度的物体时,便会形成雾凇。

c)雾霾形成:①固体颗粒多(燃煤、尾气、扬尘、工厂排放、燃烧秸杆等)

②大气稳定(冷空气活动形成逆温)大气流动性差,不易扩散

③大气输送固体颗粒加重

危害:健康、交通

应对:能源结构、产业转移、技术改造减少排放,少出行、少开窗,带口罩

d)冻雨低于零度的冷雨滴降落到零度以下物体上时,冻结成冰层,也叫雨淞。

e)雷雨:夏秋空气对流上升,冷却凝结。雨滴降落与上升的热气流产生放电。

(f)沙尘暴: 沙尘天气分为浮尘、扬沙、沙尘暴和强沙尘暴四类。形成需要这三个条件:

一是地面上的沙尘物质。(物质基础)北方春季空气干燥,加之离沙漠近,有丰富的沙源。随着人口的增加以及有关方面管理的不到位,西北、华北地区土地大量开垦,草原过度放牧,人为破坏自然植被,形成了大量裸露、疏松土地,为沙尘暴的发生提供了大量的沙尘源。

二是大风。(动力基础)

三是不稳定的空气状态。(热力条件)沙尘暴多发生于午后傍晚说明了局地热力条件的重要性。

5、气候:

气候名称气候特征描述,分布规律,特殊气候分布。如地带性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和表现:a.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澳大利亚的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沿海和中美洲的东北部虽远离赤道,却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这主要是因为它们均处于来自海洋信风的迎风地带,附近海域又有暖流流经,再加上地形的抬升,加强了地形雨的形成,从而发育成了热带雨林气候。b.东非高原赤道地区:热带草原气候。(原因: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形不成对流雨。)c.巴塔哥尼亚高原:温带大陆性气候。(原因:安第斯山阻挡了西风的深入,位于背风坡,降水稀少。)d.南美西海岸的热带沙漠气候和索马里半岛东南侧的热带沙漠气候,其分布接近赤道。(原因:寒流的影响。)

气候判定:三步。气候比较(位置、成因、范围、特点----温度降水的高低多少及季节变化)

评价利:高温、光照强,日较差大,生长期长,水热组合好。

弊:低温冻害、水旱、水源缺乏。

④气候资源: a.气候资源是普遍存在的。

b.气候资源的数字特征。

c.气候资源是一种变化中的资源,有较大的变率。

⑤气候变化:冷暖和干湿的变化,总趋势在变暖-----二氧化碳吸收地面长波辐射。我国北方气温升高比南方明显。举例:

a、  夏季风强弱不稳,季风区水旱频繁。

b、  沃克环流减弱,产生厄尔尼诺。此时信风减弱,海水上泛受限,赤道逆流增强。我国夏季风减弱,雨带偏南,南涝北旱。台风减少。冬季风活动位置偏北,造成暖冬。厄尔尼诺和拉尼娜都会使渔业减产?

c、  云南特大干旱原因:全球气候变暖,太平洋厄尔尼诺现象加剧,破坏了大气结构,造成海洋季风无法登陆形成降雨,是导致极端干旱的主要原因。高原地形,山高谷深容易形成焚风效应。复杂的地质构造,云南全省山区、半山区面积占94%,水资源利用困难,喀斯特地貌广布,径流大部分或全部下渗至地下,造成地表水缺乏也难以发挥对地表植被的涵养作用。天然森林被砍伐消失和山地开垦造成的水土流失生态逐渐恶化。一些片面追求经济发展急功近利而不顾生态环境的政策失误。近年来大规模的毁天然林种植人工经济林又加剧了灾情。水利设施基础薄弱。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