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有效的阅读

发布者:方青霞     发布时间:2016-10-22     浏览数:0

在语文学习中做起来最难、也最易丢分的是阅读。在做题的时候, 往往把文章读了两三遍不得要领,只能理解其大意,甚至连大意都理解不了,更不要谈提出自己的看法疑问和深层次的理解、欣赏了。怎样有效地进行阅读呢?
        首先,要做到“三想”。阅读文章应该“三想”:A.读前推想。读前先看标题,标题往往是一篇文章的“眼睛”,是文章的“灵魂”,读它可以了解一些与文章内容有关的知识情况,看完后思考一会儿,本文的文体是什么,文章大概会写些什么内容。如果是记叙文,我们可以推想一下,文章的人物有什么性格特点和生活遭遇,文章情节是怎样发展的等等;如果是说明文,,那么文章的说明对象是什么事物和事理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文章将采取什么什么说明顺序和什么说明方法等。这样的推理,不仅是为自己的阅读创造了思维推断的气氛,还能把文章安排与自己的推测预料对比,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分析。 B.读中联想:任何一篇文章,其中总有关键词句和精彩的描写,读到这些语句时,稍停一下,将其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练习应由浅入深,一步步训练,在评讲订正中充分肯定学生的正确思维,培养他们多角度联系的思维能力,把文章的文字转化为自己想象的画面,即我们常说的换位思考,这对我们理解课文、体会中心、分析人物性格起了很大的作用。C.读后续想。读完后还应该根据文章的故事情节、写作思路继续展开联想,这就是续想。可以给文章的故事安排一个新的结局,也可以顺着文章的思路继续想下去,还可以模仿故事的情节另编一个新故事。这样的续想,可以拓宽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继续想下去,训练联想能力。
        其次,阅读重“读”。阅读指的是既要看又要读,看是默看,读包括默读和朗读。其中,默读和朗读是训练阅读能力的两种重要方法。1.默读。默读就是不出声地读。“养成默读的习惯,有一定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预习课文时,先多默读几遍课文,第一遍慢读,把不认识的生字词勾下来,将大意读懂,可以做预习练习,第二遍稍快,把文字在一定的时间内摄入大脑,理清文章的脉络,第三遍稍快一点,读后想一想文章写得好,好在哪里。

再学习写作方法:A.精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说明顺序并找出隔断所使用的说明方法。B.研读课文体会语言的准确性及其作用。C.仔细阅读课文,找出文中有画、画中寓情的语句,细细品读,体会情感。并逐步形成自己提问、自己解答的好习惯。
    在这一过程中,不管是初读、精读,还是研读、细品,都可以用默读的方法,把文中的形象或意思反应在头脑中,经过大脑过滤后,再用自己的书面语言、有声语言传达出来,这样反复训练,阅读能力就会慢慢提高。
     2.朗读、朗读就是把文章清晰响亮地读出来。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读就要根据课文的感情读出语言的节奏、轻重、语调、快慢。语气,体会出雅俗、文野、庄谐、工拙等韵味,从而正确地理解感受出文章的思想感情,通过文字这道桥梁与作者的思想感情达到了共鸣。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正是这个道理,一篇文章,只有经过反复朗读,才能领会作者所传达出的美感。

      最后,阅读练习不可少。阅读练习能训练自己的具体操作能力。利用练习册的阅读题、辅导书的阅读题或网上下载的文章阅读训练,学会从哪个角度思考,而且这也是积累知识的有效方法。如果能坚持不断、循序渐进地练习,自身的迁移能力、思维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就会慢慢提高,就能感受到阅读不难可以战胜它,有了成功的体验后,才能对阅读产生兴趣,有了兴趣才会自主阅读大量书籍,语感能力就会逐渐增强,阅读能力水到渠成地提高,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为自己将来的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有效的阅读就是把读和思结合起来,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才能从读中深悟其妙,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