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研修作业要求截止时间:2016-10-24
  2. 作业要求:

    题目: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已经将信息技术手段结合到自己的实际课堂环节中,请根据以往经验,联系本次培训的课程内容,分享在培训课程中您认为值得大家学习和推广的知识点及应用,并简要叙述这样的信息技术手段与传统教学相比有哪些优势?您又是如何应用的?

    作业要求:1、 认真阅读作业内容,分享有价值的信息技术知识点或应用技巧,优秀作品将在项目主页获得展示机会
                   2、 字数不少于500字,要求格式清晰,页面整洁
                   3、 作品必须为原创,且与本次培训课程内容相关,发现抄袭一律视为0分,且直接取消项目最终评优机会
                   4、 请务必于截止日期前提交作业,过期将无法补交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研修作业要求

提交者:石教松     所属单位:阳新县附属学校     提交时间:2016-10-13    浏览数:1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应用中的误区

由于信息技术具有生动性、信息化、大容量等特点,我们在历史课堂上也越来越多运用信息技术,将信息技术和历史课程的整合,力图使中学历史学科丰富生动的学科特点得到较直观的体现,又能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历史理论接触大量史实。应用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对我们的实际教学工作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整合却存在着误区。

第一,本末倒置,教学活动受控于多媒体课件。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历史教学,是教师利用电脑多媒体技术优势,采用音、视频、图象、动画等方式,帮助学生树立起历史的时空和动态概念,激活其思维,提高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学习效果的一种辅助性教学手段。这里强调的是辅助性手段,并不是教学的全部手段、方法和主体。有的老师用自己制作的历史多媒体课件教学,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由于在制作过程中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为了收支平衡,在课堂教学中,手握鼠标,一路点击,将教学任务基本上交给了电脑,少了激情的语言表达,少了与学生的情感共鸣,少了对重要历史问题分析和理解的诱导,少了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师倒是轻松潇洒,学生呢,只是看了一场由文字、声音、画面简单构成的雾水电影而已。有的老师是拿来主义者,用下载的历史多媒体课件教学,现炒现卖,缺乏对课件知识体系的完整把握,缺乏对课件为实现教学目标而设计的方法的理解,也是手握鼠标,一路点击,直到下课,无视学生的感受,自己则高唱凯歌还,把本该属于自己演绎、主导的活的历史课堂变成了由电脑制控的死的教学程序,教师反而变成了电脑的工具。

第二、在运用信息技术和中学历史课程整合的过程中向学生收集罗列知识过多而忽视信息质量反馈。

许多教师为了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大容量、传递知识的快速性的特点,存在盲目加大知识的容量。为发挥信息技术信息化的优势,填塞许多的史料进入课件中,只要是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影音资料都被纳入课件里,使得教学内容超过学生的接受能力,结果学生接受信息过多,造成“死机”;也超出课堂承载范围,教师为了给学生演示完大容量的课件,只能在课堂上不停地点击鼠标,根本无暇顾及学生对信息的反馈;而课件面面俱到,重点、难点无法突出,即使是有稍微重要点的板书也总是随画面一晃而过,一堂课下来学生疲于走马观花式的学习,抓不到课堂的重点,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第三、在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中存在片面追求手段和信息技术而忽视师生互动作用的倾向

多媒体历史课件的画面形象生动、图文并茂、声音悦耳动听,对学生的感官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能够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当信息技术的应用作为一种硬性要求或仅仅简单地应用于教学时,很多老师在上课时,相当长一部分时间变成了用多媒体演示教学内容,信息技术这种演示辅助功能得到强化。在教学课件被制作出来后,教师教学的内容只需学生浏览屏幕就可以得知,大屏幕成为学生关注的焦点,老师退到了幕后。他们忽略了自己还有粉笔和一张嘴,也忽视了教师自身的资源,尤其是语言,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身体语言,而这些又能对学生起到非常重要的人文力量感召。

当前,信息技术和中学历史课程的整合会越来越普及,尽管存在上述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但我们也不能因噎废食,而应该在看到其存在的问题的同时,积极探索,努力研究,扬长避短,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