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研修作业要求截止时间:2016-10-24
  2. 作业要求:

    题目: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已经将信息技术手段结合到自己的实际课堂环节中,请根据以往经验,联系本次培训的课程内容,分享在培训课程中您认为值得大家学习和推广的知识点及应用,并简要叙述这样的信息技术手段与传统教学相比有哪些优势?您又是如何应用的?

    作业要求:1、 认真阅读作业内容,分享有价值的信息技术知识点或应用技巧,优秀作品将在项目主页获得展示机会
                   2、 字数不少于500字,要求格式清晰,页面整洁
                   3、 作品必须为原创,且与本次培训课程内容相关,发现抄袭一律视为0分,且直接取消项目最终评优机会
                   4、 请务必于截止日期前提交作业,过期将无法补交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研修作业要求

提交者:梅前芳     所属单位:阳新县附属学校     提交时间:2016-10-15    浏览数:0     

一、判断题:参照学习活动的特点,请判断如下陈述的正误,并对您的判断做出分析说明。

1、对于那些在学习中经常犯错,还“屡教不改”的学生,教师需要不厌其烦地反复讲解,让学生加大练习来克服学习错误。( ×)

分析:学习不是单纯的脑力劳动,而是一种综合的心理活动,如果学生不理解的情况下,加大练习只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应该找到适合学生理解的方法讲解清晰,而后再让学生解答。

2、简单地夸奖未必是对学生积极的反馈,中肯而具体的批评也可以为学生提供积极的反馈。(   
分析:老师对学生提出中肯而具体的批评时,是对错误行为本身作出的客观的剖新和中肯的评价,而不是个人感情的发泄。这样有利于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为被批评的学生接受批评奠定心理基础,又容易使他们从本质上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进而心悦诚服地改正这些错误,实现自己人格的完善。

3、为了在教学中保持开放性,教师不应当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预设。( × 

分析:我们可以尊重孩子的个性,保持教学的开放性,但是教学的对象是活泼的孩子,更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免会出现一些小插曲,但是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我们需要发挥我们的教育机智对教学进行预设并且更合理的处理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所以,我认为保持教学的开放性的同时,对教学进行预设是很关键的。

4、班杜拉通过实验发现观察学习并不一定通过模仿行为表现出来。( √)
分析:学生的观察学习,其表现出来的往往是夹杂自己的理解,并不是简单的模仿。

5、对于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教师需要精讲多讲,把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这样,学生的思维才不会“跑偏”。( ×  
分析:如果你把错误关在门外,那么你也把真理关在门外了。在学习中,学习知识是目的之一,还要让学生有体验,错误也是一种体验,属于自己的真实的切身的感受。所以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6、所谓迁移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促进作用。( ×)
分析:迁移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甚至方法和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迁移分为正向迁移和负向迁移,正向迁移才是对学习的促进作用,负向的有阻碍作用。

7、尊重个别差异就是要相信行行出状元。(
分析: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是个体就有个体差异。任何一个个体都有他独特的特点和风格。要因材施教,教师应观察不同学生的优点和缺点,因势利导,使其扬长避短。教育应以人为本,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每个人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教育因人而异。

8、练习曲线是一条不平滑的曲线,表明学习进程是匀速的。(× 

分析:我们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学习肯定不是一个匀速前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会有反复,会有波动,甚至在某些时候,会停顿在那。

二、讨论与分析
请老师们阅读下面一则小故事及评论,结合讲座中所学内容(比如,对于学习活动的误解,学习活动的特性等),选取一、二个角度来阐明你的看法,最好能够提供本学科的实例来加以说明(不少于300字)。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人也难免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何况是那些天真无邪的小学生呢?小学生犯错误应该是一件极其正常的事情,换而言之,活泼好动的孩子不犯错误,那才不正常呢。在与学生的接触中,教师能根据实际情况抓住学生“犯错”的时机,巧妙地进行引导,促其认识错误,在纠错中进步,终将“坏事”变好事。因此,我认为学生一时的“犯错”可以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资源,教师能利用好这一教育良机。那么,教师应该如何才能利用好这一重要的教育资源呢?  

首先,要对学生的错误冷处理
    
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最好是把他请进办公室,让他用笔叙述事情的来龙去脉,如果几个人都犯错误,一同叫过来。这时候老师应该心平气和,不能带着怒气去处理事情。有一个老师看到一个学生打别的学生,心里很生气,抓过来把学生胖揍一顿,孩子家长不干,最后把老师告到法庭。老师感到自己的的确确做得不对,失去了颜面不说,还会在学生心目中产生极坏的印象。学会冷处理,就不能动怒。冲动是魔鬼,当感到自己要爆发的时候,就要控制,控制不住的时候,就要出去走动走动。

其次,教师应当正确认识到学生“犯错”是个重要的教育资源,如果能敏锐地利用好这一富有生命气息的教育资源,予以及时调整,营造积极生动的教育过程和氛围,促使学生主动认识错误、纠正错误的话。那必将能更好地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自己改正错误的能力。

    再次,在处理犯错的孩子时,教师应从他们的个性特点出发,运用恰当的方法,帮助孩子改正。  

 教师应当重视学生“犯错”的教育资源的闪现,及时地处置,激发学生的再思维,从而将它们转化为具有活力的教与学的资源,真正实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真正弘扬学生的个性,使他们在纠正中前进。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