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标题 :研修作业要求截止日期 : 2016-11-10
作业要求 :
题目: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已经将信息技术手段结合到自己的实际课堂环节中,请根据以往经验,联系本次培训的课程内容,分享在培训课程中您认为值得大家学习和推广的知识点及应用,并简要叙述这样的信息技术手段与传统教学相比有哪些优势?您又是如何应用的?
作业要求:1、 认真阅读作业内容,分享有价值的信息技术知识点或应用技巧,优秀作品将在项目主页获得展示机会
2、 字数不少于500字,要求格式清晰,页面整洁
3、 作品必须为原创,且与本次培训课程内容相关,发现抄袭一律视为0分,且直接取消项目最终评优机会
4、 请务必于截止日期前提交作业,过期将无法补交
作者 :培训管理专员
2016-10-24提交者:学员肖本良浏览(0 )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数学广角》是三年级教材中的一个内容,它主要是介绍和渗透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尝试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可以理解的简单形式,采用生动有趣的事例呈现出来,本节课涉及的重叠问题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是属于集合思想一个数学体系。教材主要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初步体会集合这种数学思想方法。集合是现代数学的基本语言。集合思想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思想。本节教材注重数形结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提出问题,通过学生可能会产生的“冲突,激发探究欲望,提引出借助维恩图表示集合,并帮助学生理解结合的知识及其运算方法。并且安排了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习题帮助学生掌握新知。教材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知识和认知基础,先展示学生运用连线法解决问题的例子,再介绍维画恩图的方法,随后还让学生自己列式解答。这样编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提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握好教学的起点和要求,恰当的选择学习方式。 二、学生分析 学生从一年级学习数学时,就开始接触集合的思想方法了。如学习数学时,利用维恩图表示集合的方法,把1面国旗、2个单杠、3个石凳分别用封闭的曲线圈起来表示,直观形象的表示出数学概念;在比较多少时,通过两组数量相等的实物建立一一对应理解“同样多”的概念,初步体会了集合元素之间建立的一一对应。而且学生在前面学习的过程中已经对集合理论的基础-----分类的思想和方法非常熟悉了。在今后的学习中经常要用到维恩图表示概念之间的关系,如按角的类型对三角形分类后三种三角形之间的关系、各种四边形之间的关系等。针对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在这里只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题材去初步体会集合思想,为后继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学生只要能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就可以了。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具体的问题情境,感受集合的思想,经历集合图的产生过程,能正确的说出集合图中各部分表示的意义。 2、能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和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1、使用的技术有:(1)ppt图片演示;(2)视频动态演示; 2、使用环节:(1)导入环节:使用视频和ppt演示动画片供学生赏析;(2)新知学习环节:通过ppt演示集合两部分重合的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集合中的重叠问题。(3)练习环节:通过ppt演示重叠问题结果的多样性,加深对重叠问题的理解;(4)练习检测环节:利用ppt进行结果的直观演示和点评。 3、预期效果:通过视频引起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动态图展示能“眼见为实”,避免凭空想象,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对问题的深化理解。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 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播放视频 观看视频 视频播放动画片, 引发学生的主动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出示统计结果,自主探究 课件出示统计表和集合,向学生介绍集合 根据统计表,小组讨论问题解决方法 用PPT直观演示统计表的集合表示方法 展示过程 课件动态展示集合重 合的过程,解释集合各部分的表示意义 学生观看ppt展示过程,交流自己的理解 通过ppt直观演示,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进数学观点的形成和发
展。 作业布置 播放课件 认真记录作业 Ppt出示练习内容,便于学生抄写。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集合的知识是抽象的,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给这些抽象的知识披上形象直观的外衣,让学生喜欢看、看得明白,最好看得透彻。本节课上有2次重点解读了韦恩图,第一次是韦恩图的形成初期,第二次是形成了规范的韦恩图后。在解读韦恩图的过程中,我很注重学生用清晰的语言表述各个部分的意思,使学生对集合的理解更为透彻,并逐步过渡到抽象化特别是在解读集合图时,让学生充分理解了红圈和蓝圈的表示意义时,让学生明白这是2个都喜欢的,表示重复的。在这两个过程中,我都重视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使枯燥的文字转化为图形。并对这个图形作了重点解读,从中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读懂了图意,知道了韦恩图丰富的内涵,并正确选择相关信息进行解题,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解题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这也充分体现了要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权。传统的课堂,我们教师往往是主角,只要涉及到一些有难度的问题,都是教师不厌其烦地讲,学生只是被动的听,根本没有参与的机会。现在在课堂上,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我往往想办法让他们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尝试解决问题,这样把课堂的大部分时间留给了学生,学生的参与度高了,参与面广了,效果比教师一味地讲、说好多了。
总之,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实际需要考虑,放开手脚,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给学生一个宽松、民主的教学空间,,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参与权得到更好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