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实践研修成果要求截止时间:2016-11-10
  2. 作业要求:

    题目:请在教学实践中,应用您或者小组打磨后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件上一节课,并将这一节课录制成课堂实录视频(如没有拍摄设备,可用文字记录),课后根据实践情况再次修订教学设计及教学课件,并完成教学实践反思,将修订后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终稿)、教学课件(终稿)和课堂实录作为培训成果资源包提交至平台。

    作业要求:1、培训成果资源包至少包括三个作品:教学设计(含实践反思)、教学课件(PPT)和课堂实录,教学设计与PPT以附件形式上传,课堂实录从视频上传通道上传,请选择平台支持的视频格式。
                   2、教学设计请参照模板要求填写;教学课件需保证能正常播放查看;课堂实录以视频格式为主,无录制设备也可用文字记录。
                   3、所有作品必须原创,做真实的自己,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

                   4、请务必于截止日期前提交作业,过期将无法补交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实践研修成果要求

提交者:郭帮来     所属单位:阳新县附属学校     提交时间:2016-10-26    浏览数:0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基本规律;

2.理解昼夜交替、时间差异现象的产生原因;

3.知道地球公转引起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的变化,五带的界线及各自的特点

4.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学会辩证地看待事物的思想

【教学重点】

1.自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周期等属性

2.公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周期等属性

【教学难点】

1.地球运动方向的确定

2.地球运动图示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你有没有发现地球在运动呢?(同学有不同的回答)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大家看到或亲身感受到许多现象――如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昼夜的更替;当世界杯足球赛在欧洲国家举办时,我们需要后半夜起床看球;一年四季昼夜长短发生变化;夏天太阳照射地面时的角度大,冬天太阳照射地面时的角度小;冬寒、夏热、春秋温和等,这些现象是怎样产生的呢?

 

二、感知交流

  1、地球的自转

  2、地球的公转

   比较的项目

      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公转

方向

 

 

在图上表示方向

 

 

围绕的中心

 

 

周期

 

 

 

3由于地球自转产生哪些现象?

   同学回答(略)。

老师讲解:地球上产生昼夜有两个基本条件,之一,太阳照射地球;之二,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昼夜的产生与地球是否运动没有关系,但如果没有地球的自转,就没有昼夜的更替现象。

在同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昼,叫昼半球;没有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黑夜,叫夜半球。

4、地球在公转时,有那两个突出特点?

   之一,地轴始终是倾斜的,并与公转轨道面相交成66.5度的夹角;之二,地轴的倾斜方向不变,北极总指向北极星附近。

                                              

填写下表:

 节气

   日 期

太阳直射的纬度

北半球昼夜长短

获得太阳光热

 冬至

 

 

 

 

 春分

 

 

 

 

 夏至

 

 

 

 

 秋分

 

 

 

 

 

5读课本的“地球上的五带”图,分组完成下列内容:

(1)画出五带示意图,说出五带的名称?

(2)说出五带划分的界线名称?

(3)讨论五带中,哪个带占的面积最大?哪个带最小?

(4)哪个温度带有太阳直射现象?哪个温度带有极昼和极夜现象?哪个温度带四季变化明显?

(5)我国大部分位于哪个温度带?还有一小部分位于哪个带?

三、课堂小结

四、作业

1、 北京一年中哪个月气温最高?哪个月气温最低?一年四季每个季节各几个月?

(气温最高7月,开始放暑假;气温最低1月,开始放寒假;每个季节3个月)

2、 你知道24节气吗?7月应该是哪两个节气?1月是哪两个节气吗?

7月小署和大署,最热;1月是小寒和大寒,最冷)

3、 北半球各季节各是哪三个月?

(春季:1212月;夏季:345月;秋季:678月;冬季:1212月。)

附件

  • 《地球的运动》课件.ppt     下载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