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实践研修成果要求截止时间:2016-10-24
  2. 作业要求:

    题目:请在教学实践中,应用您或者小组打磨后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件上一节课,并将这一节课录制成课堂实录视频(如没有拍摄设备,可用文字记录),课后根据实践情况再次修订教学设计及教学课件,并完成教学实践反思,将修订后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终稿)、教学课件(终稿)和课堂实录作为培训成果资源包提交至平台。

    作业要求:1、培训成果资源包至少包括三个作品:教学设计(含实践反思)、教学课件(PPT)和课堂实录,教学设计与PPT以附件形式上传,课堂实录从视频上传通道上传,请选择平台支持的视频格式。
                   2、教学设计请参照模板要求填写;教学课件需保证能正常播放查看;课堂实录以视频格式为主,无录制设备也可用文字记录。
                   3、所有作品必须原创,做真实的自己,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

                   4、请务必于截止日期前提交作业,过期将无法补交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实践研修成果要求

提交者:柯月霞     所属单位:阳新县附属学校     提交时间:2016-10-22    浏览数:0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优势及反思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已引起了教育的深刻变革。合理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与应用,有可能带来整个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模式、教育过程的积极变革。但实践也让我们看到,缺乏现代教学理念的指导和有效的教学设计,信息技术的课堂应用也存在诸多误区。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应用信息技术于课堂教学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是教育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开展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是提高课堂效益,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手段之一。再者,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合理应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教学能力,拓宽解题思路,发展智力,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另外,更促进了教师更新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深化课堂教学的改革。 作为一名当代数学教师,如果能够熟悉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理论和操作技能,并能依据教学标准,合理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学。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不仅要考虑教学自身的特点,更调从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将实际问题抽象化,与学生价值观等得到进步和发展。再者,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合理选择现代教学媒体,且使之与传统的教学媒体及常规教学手段合理结合,就能够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迁移,并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优势体现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已得到相当的实践,并体现出诸多优势,归纳起来,主要有: (一)图、文、音、像并茂,能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情感、注意力和兴趣。 (二)直观,能突破视觉的限制,多角度地观察对象,并能突出要点,有助于一些教学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 (三)化静为动,反映概念及过程能有效地突破难点。 (四)更强的交互性,学生有更多的参与,学习更为主动,并通过现实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形成认知结构。 (五)通过信息技术真实情景的再现和模拟,培养学生的探索,创造能力。 (六)教学过程的可重复性,有利于突破难点和克服遗忘。 (七)针对性强,使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成为可能。 (八)大信息、大容量,节约了空间和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九)使一些抽象难懂的概念变成具体的可观的画面图,即化抽象为具体。 (十)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教师由传统的管理者和解释者的地位转变为技术助理,合作者和帮助者。学生的思维过程更侧重于调动各种认知策略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思考”。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的确为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二、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中的反思 任何事物都有其正反两方面的效应,信息技术的应用也不例外。我们在看到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优势的一面,也应看到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走入误区的一面。因此,我们必须及时发现误区,分析误区,走出误区。

2015年